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善待弱勢,強勢才有生存的空間

[複製鏈接]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3 0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ruthrose 於 2012-12-13 06:08 編輯

莫言領取文學獎的時候,講了三個故事,故事1,2的寓意比較直白,倒是故事3挺有意思:

」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有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倒塌。「

大難臨頭時,人必然不會坐以待斃,面對天災,人又無能為力,「善惡報應」使得人相信「必定有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才會有災禍降臨。揪出這個幹壞事的人,並讓這個人接受懲罰,便可平息天怒。然而誰會承認自己是那個害人精呢?誰有絕對的說服力否認自己就是那個害人精呢?於是自以為是的人,只好用」丟草帽「的方式,讓老天來幫忙,挖出害人精。那個不幸的人被挖出來了,儘管他不服,但是7:1,面對眾人,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誰叫他是少數派?誰叫他是弱者?誰叫他是倒霉蛋?誰能聽得進去他的苦苦哀求聲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人再強也無法勝天,七比一,人多勢眾的強者,因為不能夠善待弱者,最終還是親手斷送了自己生還的可能。面對大自然,弱肉強食並不是人類得以生存的方式。相反,善待弱者,才是符合天意的。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沙發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4 08: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2-12-13 19:30 編輯

謝謝姊妹分享。

不過怎麼看怎麼覺得莫言的邏輯思考能力問題很大。也許文學家都這樣?

這話說的好像是如果不把那個人趕出去,大家一起被破廟倒塌所埋,就不是這種結局了?或者廟就不塌了?

真不太清楚莫言想表達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3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4 19: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uthrose 於 2012-12-15 00:54 編輯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4 08:24
謝謝姊妹分享。

不過怎麼看怎麼覺得莫言的邏輯思考能力問題很大。也許文學家都這樣?


集體作惡,集體遭報。
八個瓦匠本是一夥的,彼此應當還是很了解的,既不是完人,也不是傷天害理十惡不赦的罪犯,而是一幫罪人。既然相信雷劈是對「傷天害理」的報應,那麼大難臨頭時,就要持守這樣的信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信老天爺不會做錯事,老天爺是公正的,人沒有資格替老天爺來判斷善惡。推卸自己的責任,罪上加罪,強勢推出替罪羊,那就是傷天害理的大惡了。個人作惡,個人遭報,集體作惡,集體遭報。
倒是那個被扔出廟的瓦匠,因禍得福,因弱勝強,本來是被同夥判了死刑的替罪羊,上天憐憫弱勢,給了他一條生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4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5 01: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uthrose 於 2012-12-15 01:42 編輯
這話說的好像是如果不把那個人趕出去,大家一起被破廟倒塌所埋,就不是這種結局了?或者廟就不塌了?

Read more: 善待弱勢,強勢才有生存的空間 - 基督家園 - 貝殼村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捉住行淫婦人的那些以色列人,當耶穌說「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說完,又彎下腰繼續在地上畫字。 人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都出去了「,這些以色列人,他們知道自己同樣是罪人,因此沒人敢拿石頭打那個女人。而這八個瓦匠,不知罪不認罪,大難臨頭了,不知反省自己,反而推卸責任罪上加罪,假如以前還沒有傷天害理的話,那麼這次面臨生死關頭,死不悔改,那就是行惡了——多行不義必自斃。

所以,一個群體如果沒有自我反省認罪悔改的精神,遲早會做出傷天害理的惡事,破廟倒塌是必然的,集體作惡,集體遭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5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8 10:42 | 只看該作者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4 12:13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捉住行淫婦人的那些以色列人,當耶穌說「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

謝謝姊妹的解釋。我可能是看了本貼的標題有了先入為主,然後看內容,覺得有點脫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6876

帖子

579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796
6
 樓主|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8 19:14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8 10:42
謝謝姊妹的解釋。我可能是看了本貼的標題有了先入為主,然後看內容,覺得有點脫節。 ...

莫言講的三個故事中,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它給了聽者一個較大的聯想空間。「天欲其亡,先另其狂」,人如果不自省,就必然走向狂傲(作惡),狂傲(作惡)的結局,就是死亡。不知這七個瓦匠的結局,能不能讓沒有憐憫心的強勢(人),引以為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7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2-12-19 07:50 | 只看該作者
ruthrose 發表於 2012-12-18 06:14
莫言講的三個故事中,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它給了聽者一個較大的聯想空間。「天欲其亡,先另其狂」,人如 ...


願老莫和與那七個人用同樣的都能聽到姊妹勸人為善的心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