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鐵凝夫婦捐1100萬謝絕命名教學樓 華生曾開火鍋店身價30億

[複製鏈接]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ansfan 發表於 2012-5-17 1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鐵凝 2006年11月12日,時年49歲的鐵凝當選中國作協主席,成為繼茅盾、巴金之後第三位統領中國文壇的「掌門人」,她是首位未到50歲就擔任該職務的作家,也是首位擔任該職務的女作家。他叫華生著名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是中國證券市場具有影響力的研究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今年6月2日,東南大學將舉行110周年校慶典禮。為了慶賀母校110周年生日,著名經濟學家、東大校友華生和夫人鐵凝聯名捐贈1100萬元。這將是東大建校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昨天,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鬍敏強向記者介紹了這筆捐款幕後的故事——
解密1 華生和東大是怎麼聯繫上的?
本以為捐100萬就差不多了 華生一口答應捐1100萬
華生是怎麼與東大聯繫上的呢?其實幕後一點也不複雜——
臨近校慶,東大「北京校友會」頻繁舉行校友活動,校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校友會的負責同志挨個聯繫了知名校友,其中就有華生。」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鬍敏強告訴記者,作為東大校友,華生時常參與北京校友會的活動,和校友會的同學比較熟悉。
有一次,北京校友會會長馬其祥半開玩笑地說,「母校馬上要110周年校慶了,你捐點錢吧。」沒想到華生當時就爽快地回答:「沒問題!」一口就答應了。
很快,東大派出相關負責同志,在馬會長的帶領下與華生見面。「當時華生說,母校過110周歲生日,那我們夫妻就捐1100萬吧。」去的同志很吃驚,要知道,當時沒有任何校領導在場,華生很平靜得報出了一個數字,捐款達成了「口頭協議」。「連馬會長也沒想到,在他印象中,個人捐款一般在100萬左右。」就這樣,東大恢復高考後的校友中最大數額的個人捐款「誕生」了。
胡敏強認為,華生向母校捐款並不是意外:雖然長期居住在北京,他一直關心母校的發展,東大黨委書記郭廣銀、校長易紅都和他有過密切的接觸。
解密2 為什麼謝絕東大命名教學樓呢?
堅持不要「華生鐵凝樓」 有個說明標記就行
4月底,胡敏強副校長和黃大衛校長助理專程趕往北京拜訪了華生。
「我們專門到他的家中表達母校的感謝。」胡敏強回憶說,那天華生穿著很樸素,一件簡單的粉紅色T恤,為人謙和。大家一碰面,他熱情地和母校來的老師們握手,表示歡迎。
大夥剛坐定,華生的一席話,令在場的人很感動。「有錢的人很多,我不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但我認為我應該帶頭去捐款,因為我有一定的能力。我的這種堅持也是希望在校友間樹立一個榜樣,建立回報母校的模式。」
胡敏強代表學校向華生表達了要以「華生鐵凝」來命名教學樓的意願,沒想到被華生婉言謝絕了,「我捐款不為出名,不求回報,只要有一塊『說明』標記就行了,主要目的以此激勵校友,倡導大家參與公益事業,回饋母校。」
胡敏強告訴記者,學校正在考慮採取一個特別方式銘記華生校友對母校的支持。
解密3 鐵凝並不是校友,為何聯名捐?
1100萬是夫妻共有財產 以夫妻名義捐贈
記者了解到,華生的夫人鐵凝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中國作協主席,此次華生將和夫人聯名捐贈1100萬元。
胡敏強表示,與華生交流時,他就明確表態,「因為這筆錢是夫妻共同財產,東大是我的母校,鐵凝也有這個想法,願意捐獻給東大,所以我們就聯名捐獻。」
胡敏強透露說,華生和鐵凝沒有對1100萬的用途作具體限制。「學校每年有上千萬獎助學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校友。一般情況下,會根據校友本人意願支配捐款。如果沒有特殊的指明,一般用作以下三個用途:一是基本建設,二是學術研究,三是培養師資。」
在那次見面中,華生欣然同意6月2日和夫人一起來東大開講。
「我們原本安排華生和鐵凝各做一場講座,但華生推辭說校慶當天會有很多知名校友回母校,他和妻子的講座就放在一起,兩人一起為學子作報告。」
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華生將回到母校,擔任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招收博士生。
東大校友華生是誰?
被迫下海,從開火鍋店到「身價30億」
留學英國期間被社科院除名 不得不下海
華生早年因家庭的政治問題隨父母離開南京去蘇北鄉鎮。1978年25歲的華生考入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共邁進校園,他就是《南京大學報》上發表了經濟學論文。大學畢業后考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財政系讀研,和很多優秀的中國青年經濟學者一起直接參與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成為中南海的幕僚。彼時,他已成名。
1987年,他和郭樹清、張維迎等人去英國留學。華生在牛津大學學習了4年,后應聘在劍橋大學研究任教。
華生對經商的經歷不願多談,他說:「書生做企業主要還是靠同學,有大學、研究生和留學時的同學來加盟,上世紀90年代剛從英國回來的時候也就兩三個人,蹬個自行車,從個體、合夥、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企業集團一步步走來。」 餐飲業沒有讓他挖掘到第一桶金。餐館倒閉后,華生將目光投向諮詢業,引進ISO9000、ISO14000國際標準認證體系,也算與他在牛津大學讀的「信息與動力機制」對口。在那時,華生算得上是這個行業的開拓者。
1999年,華生的公司花1.57億元收購上市公司閩福發,華生任董事長和總經理至2003年。此後,華生辭去在閩福發的高管職務,將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留給同學打理,自己則一頭轉入學術研究。
如今,閩福發的總市值超過30億元,經營範圍包括電子、電腦、諮詢、環保等。華生仍保留了重慶金美通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職務。對於在這個重點軍工企業的任職,華生表示實難推脫。
華生同學、東大博導回憶:
專攻經濟學,愛打乒乓球,很有毅力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蘇明和他有同窗之誼。「我是77級馬列師資班的,但我們在一起上課。」在許教授印象中,華生是個有獨立思維和獨立行為方式的人,不一味追求學習成績,卻在很早時就確定在經濟學方面有所成就的目標。
「他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甚至可以為他的目標作出一定犧牲。他認為學好經濟學之餘,學外語是必須的,他常常鑽研外語。」在學習之餘,華生擅長乒乓球和圍棋,「兩個興趣愛好成為他調節生活的手段。」
畢業后,華生常和校友交流,參加校友活動。有傳言說,華生身價數十億,「我不願意作數字的猜測,我個人認為,在知識分子中他是最富有的人,經濟學家中實業又做得這麼成功的,沒有第二個。」 蔡蘊琦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沙發
nierdaye 發表於 2012-5-19 14:50 | 只看該作者
鐵凝 2006年11月12日,時年49歲的鐵凝當選中國作協主席:黨終於把作協給領導了。

沒有權利的制衡、約束的制度,就是培魔鬼和災難的培養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3: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