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中國讓美國頭痛的是哪三大太空能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16 1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論壇出處:西陸東方軍事 作者:八榮八恥 時間:2012-05-16 11:10:23




「北斗」導航衛星系統

  《中國三大太空能力進展讓美頭痛》的標題,映入眼帘。此消息來自近日【香港亞洲時報在線報道】,原題為《美國追逐中國上空的流星》:在美國神話中,最觸動人心的內容莫過於冷戰時代的太空競賽。美國人會帶著一絲柔情回顧這個國家在載人航天方面領先於世界的往事。對那些向來不信任北京的人而言,中國的太空計劃將為他們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觀點火上澆油。除此之外,中國有經濟能力維繫載人航天與美國和歐洲的財政處境形成鮮明對比。

  為便於網友和朋友們瀏覽更清晰明快,筆者在原報道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綜合歸納,請看以下五點梳理:

  一、太空航天技術被視為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衡量標準。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近日委託撰寫了一份報告《中國正在發展中的太空能力:對美國利益的影響》。上周公布的這份報告承認了太空在一個國家對自身「大國」地位的構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來自2049計劃研究所的報告執筆人石明凱(馬克·斯托克斯)和成斌寫道:「……自冷戰以來,空間技術被視為政治合法性、國家實力和在國際社會中地位的衡量標準。」

  二、中國奉行航天國家戰略勢必與美國形成競爭。至誠大兵我認為,正因為太空航天技術被視為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衡量標準,中國要想擁有「一席之空」,必然只能加入這個競爭,而2003年楊利偉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就是美中太空競爭的重要標誌。中國以這一成就向世人表明,它有意圖成為「大國」,也有願望在航天方面奉行它自己的國家戰略。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特別是目前調整戰略重返亞太之際,當然是希望能夠壟斷太空,而不希望出現一個在太空領域可與之對抗的中國。

  三、美國擔心中國太空技術用於「邪惡目的」。事實上,作為意識形態與美國相異的中國,中國的發展包括任何領域的進步,都會讓美國「不爽」,何況是國家太空資產大多具有軍民兩用性質的情況。這就是至誠大兵我眼裡看到的「邪惡」,這也是對中國的太空技術美國擔心一旦一旦圍繞台灣問題發生衝突時有能力拒止美國軍事資源。

  報告寫道:「中國的太空抱負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平性質的,但技術也可用於邪惡目的。」美國決策者擔憂如果發生台海衝突時,那麼中國的太空政策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太空資產將提供若干重要優勢。台海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內戰導致的分裂對峙,美國憑什麼非要介入他國的內政之爭呢?統一中國的努力怎麼又成為美國政客眼裡的「邪惡目的」呢?

  中國工程師已經注意到,SAR成像是自動化目標識別海上船隻的關鍵」。這顯然是指中國現在有能力觀測台灣海峽及周圍東海和南中國海從而實時追蹤美國海上設備的動向;其次,中國太空基礎設施能提供的第二個優勢與北京剛剛起步的反衛星(ASAT)能力有關。一旦發生衝突,中國的ASAT技術會使它得以干擾美國的大批通信設施,致使美國的軍事資產即使能夠做出反應也很難協調一致。

  北京的ASAT技術不僅說明了中國在太空的能力日益增強,也說明了其能力增強的速度。五角大樓總體上對中國的軍事能力有許多擔憂,但北京的A SA T能力始終是最令人頭疼的一項。美軍近來面對過的衝突都是雙方力量十分懸殊的。美軍所嚴重依賴的高技術含量武器平台能否照樣有效地對付一個擁有像中國ASAT那種能力的國家尚有待觀察。ASAT能力防不勝防,可能會使美國軍事規劃者有更大壓力發動先發制人的襲擊來摧毀中國的ASAT發射設施,那會需要深入中國大陸內部,而那又必定會引發一場範圍更廣的戰爭。

  再次,中國的太空政策在發生衝突時能帶來的第三個優勢是北京最新的、尤其是毀滅性的導彈的協調與制導。這些新式導彈有從地面發射的也有從海上發射的,有巡航導彈也有彈道導彈,它們「將用衛星定位和慣性導航系統連成一體」。報告稱,這些導彈將「與中國的空中和太空SAR項目緊密聯繫,導彈裝載SAR的優勢包括全天候能力、高解析度、大範圍成像和自主制導」。

  五、美國稱中國三大太空能力讓美國頭痛仍是為「中國威脅論」造勢。至誠大兵我認為,其實,與美國相比,中國在太空能力上處於弱勢,頭痛的恰好是中國。如今美國重返亞太,就是專門以中國為遏制對象,試圖包圍收拾中國。毫不諱言的是,中國三大太空能力的確有了較大進步,可要離「讓美國頭痛」,還差得很遠。美國如此忽悠,恰好提醒中國頭腦必須清醒,切不可得意忘形,我國的三大太空能力尚需提升精益求精。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