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光誠事件被各方關注的來龍去脈

[複製鏈接]

21

主題

2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陳光誠在進入北京的美國駐華使館停留6天後,於昨天自行離開使館。這一波折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始的前一天出現轉機,顯示出中美雙方都不希望陳光誠事件干擾兩國關係大局。
  陳光誠的事情發端於中國山東臨沂基層的糾紛,在西方輿論甚至外交力量採取不正常的干預后,逐漸陷入僵持。陳光誠被西方輿論和中國網際網路上的一些活躍人士捧為爭取人權的符號,他承擔的政治角色逐漸大得出奇,陳光誠似乎對扮演這個超級角色挺願意的。
  實際上不管願意不願意,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配合這些政治力量的擺布,大多都別無選擇。
  在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中,陳光誠的支持者們大概比他本人更清楚,事情後來所涉及的,早已不僅僅是基層鄉村如何調整對陳光誠的態度。炒作者們致力於把陳光誠描述成絕對受迫害的盲人,並把他個人的事情上升為這個國家的縮影。
  西方一些力量和他們在中國的支持者們永遠需要與中國現行政治體製做鬥爭的工具,「有幸」或「不幸」成為這個工具的人和事,都會變形,被標籤化。做這樣的工具,可以不寂寞,也會有其他利益。當然如果他們做過了頭,也會付出代價。
  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陳光誠的事情只是中國社會前進路上極小概率的事件。它不會給中國社會的穩定帶來實質傷害,也不會影響中國人權事業的正常發展和進步。以後遇到這樣的事,中國官方完全可以更坦然些。
  陳光誠事件值得總結,但借它攻擊整個中國的人權是無聊的,在中國也只有閑得無聊的人和決心否定一切的人,才會參與應和。中國人權這些年的進步明擺在那裡,哪是一些輿論攻擊就能抹殺得了的?中國微博上一些「抱團取暖」的邊緣情緒代表不了中國社會的態度,中國大多數人的心裡,都對國家人權領域的進步有一桿公平的秤。
  中國穩定的根恰恰就在基層。中國基層的問題最多,但基層一年年的向好趨勢明確無誤,樂觀主義遠比悲觀主義強大得多。儘管中國因為很大一些對抗點會不時出現,但它們總是被周圍的主流樂觀情緒淹沒,它們沒有在今天的中國現實中連成片的機會。
  西方輿論常常找中國的一個茬,並把這個茬誇張放大,這次,陳光誠及其支持者與西方輿論相互利用,重複著抹黑中國的慣性。但這些人也只能過一過口舌之癮,怎麼樣不了這個國家。輿論工具在西方人的手裡,他們這裡不罵中國就會那裡罵中國,這些罵聲有時可以給我們有益的提醒,但如果我們聽煩了,也完全可以把它們當成中國航船前進時兩岸傳來的猿鳴。
  希望美國駐華使館謹慎行事,主動遠離與其職能不相符的活動。美國使館應把興趣放在博取中國主流社會的好感,而不是做中國極端情緒者們的精神倚仗。因為後一角色實為美國使館的不可承受之重。
  陳光誠的事情會就此平息嗎?希望是。但中國國內和國外都有一些人未必願意。那就讓我們多看一些堂吉訶德式的妄想症好了。中國的崛起也是世間豐富多彩的舞台。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5-16 19:13 | 只看該作者
是呀,我們都在關注他去美國留學的事情,結果現在每天一片肅靜,好像美國方面沒太大的興趣接受他。網上只有他說的他侄子的事,要美國政府給他做主,不過,美國國務卿在本國也是不敢幹預司法的,怎麼敢幹預中國的地方政府司法。
陳的侄子最多就是被送到縣法院吧,那是很低級別的地方法院,美國行政分支應該夠不到那麼底層哦。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