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加國無憂 2012-5-4
利比亞阿拉伯灣石油公司新聞處官員阿卜杜勒-賈利勒·馬尤夫宣布,利比亞反對派準備重新考慮與俄羅斯、巴西和中國簽訂的石油合同。馬尤夫說:「我們與西方公司之間沒有問題,比如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的公司。但我們與俄羅斯、中國和巴西可能存在一些政治問題。」
莫斯科、北京和巴西利亞早前均反對嚴厲制裁卡扎菲,並主張利比亞衝突雙方加強談判。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3日報道】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文仲亮2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利比亞局勢穩定后,中國希望繼續與利比亞開展各方面的經貿合作,並希望利比亞新政府繼續保護中國投資者的權利和利益。
文仲亮表示,中國在利比亞的投資,特別是石油方面的投資,對中國和利比亞雙方都是有益的。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8月22日報道】卡扎菲在利比亞長達42年的統治即將結束。中國外交部表示,希望在利比亞重建中發揮積極作用。此舉顯示,曾通過官方媒體激烈反對北約干預的中國出於在利比亞巨大的經濟利益,已經堂而皇之地站到勝利者一邊。
在利比亞今年2月發生政局動蕩后,中國從利比亞疏散了3.5萬名在當地從事各種工程項目的中國公民。中國在利比亞的投資高達180億美元。
華盛頓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非洲問題研究員梅爾文·阿約古說,很顯然,中國希望在利比亞重建中發揮重大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國在利比亞有巨大的經濟利 益。他說:「在利比亞的經濟利益一直是中國關注的重點,只是他們通常都默不作聲,現在中國公開做出表示,同時包含了對利比亞人民和對中國投資的關注。但他 們從來不談論卡扎菲是不是該下台,還是繼續執政。」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2日文章】題:卡扎菲倒台對中國以及亞洲有何影響?
的黎波里也許看上去離北京和首爾很遠,但亞洲與全球各地的貿易往來四通八達,中產階級日益擴大,所以利比亞的局勢變化肯定會對這裡產生衝擊。
對中國來說,風險與機遇向來都比較大。利比亞是中國第十一大石油供應國。但利比亞政府近年來對中國日益敵視。中國在利比亞的確有 3.5萬名勞動力。然而,利比亞政府公開譴責中國推行殖民主義,200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競購一家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的能源資產,遭到利比 亞政府的回絕。利比亞此次政權更迭也許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
【西班牙《起義報》8月22日文章】題:中國和美國在非洲相遇
最近幾個月我們一直在關注對利比亞災難性的軍事干預。許多人都談到這個國家對石油供應的重要戰略意義。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稱,利比亞石油儲量高達 465億桶。然而,很少有人談起這場戰鬥將如何重繪非洲北部的勢力版圖。雖然我們非常不願意與冷戰時期對比,但我們不能無視有哪些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到了影 響以及有誰受到了威脅:從利比亞撤離的3.5萬名中國工人說明了很多問題。
雖然中國和俄羅斯錯過了在安理會抵制軍事干預的機會,但這兩個大國一直公開抱怨北約對利比亞使用武力。在這一立場背後,是中國對在利比亞的巨額投資 的擔憂。軍事干預不但為重新簽訂對西方更有利的石油開採協議開闢了道路,還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原油進口。對利比亞的干預為西方提供了多種可能:一個很容易被 妖魔化的獨裁者、一個后卡扎菲時代的傀儡政府、一座對美軍非洲司令部非常重要的軍事基地、大量優質廉價原油以及使中國遠離利比亞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