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和靜鈞:法國「普通先生」緣何成為總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5-12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5月12日07:17新京報[微博]
和靜鈞 學者

「奧朗德當總統?做夢吧!」法國社會黨前第一書記洛朗·法比尤斯曾經說過。

弗朗索瓦·奧朗德,生於1954年,因文採好,又喜調侃,曾博有一個「小玩笑先生」的綽號。這位大學畢業后就追隨社會黨的政治人物,混到2012年大選前,卻依然是個「三無人員」:沒當過政府部長,沒致命弱點,甚至「沒有做過決定」。在左右共治的社會黨若斯潘總理手下當過發言人,那算是他在政府里「最輝煌的資歷」,但若斯潘選中他的,是因為奧朗德普通、不會搶風頭,對他不構成挑戰。如果一年前,有人說奧朗德會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總統,恐怕會遭到嘲笑,法比尤斯也好,社會黨人的巴黎市長德拉諾埃也罷,沒有人會料到社會黨「江郎才盡」到靠奧朗德披掛上陣的地步。

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帥氣外表和一副微胖身材的奧朗德,因他的低調,卻常常成為社會黨內力爭上位的人競相選用的夥伴。以2007年大選為例,代表社會黨出戰總統大選的是羅雅爾,羅雅爾與奧朗德共同生活達25年,兩人育有四個子女,但奧朗德的身份依然是羅雅爾的男友,而在羅雅爾奮力與薩科齊爭奪總統大選時,羅雅爾的男友早已經不是奧朗德,但羅雅爾依然公開說出的男友是奧朗德。而卡恩開始成為熱門人物,卡恩也樂意選擇奧朗德為其合作夥伴。

就這樣,當領頭的人突然被推倒時,跟隨的「小夥伴」,被別無選擇地推到了歷史的前沿,當卡恩突然陷入性騷擾醜聞中而不得不離開政壇之時,「普通先生」就繼承了他的人氣和他的支持率,而他的「毫無毛病」的一無是處,反而成為不會淪為另一個卡恩悲劇人物的最佳人選。當換掉自我主義的薩科齊時,奧朗德就成了這樣的人選。

奧朗德的當選,是政黨輪替規律中對舊執政黨不信任后的新選擇,人們對現狀不滿並要求變革時,會把機會送給反對黨,剩下的,就看奧朗德和左翼社會黨的表現。

法國的選民是成熟的,雖然送走了不得人心的薩科齊,但第二輪大選中給予奧朗德的支持率也只有51.62%,法國選民依然保持了一種左右平衡的權力制衡狀態。

法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國家。法國的中央集權傳統,正如社會學家托克維爾所說,可以上溯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舊制度,選擇政治強人當政,歷來是法國的傳統,奧朗德上位,首次打破了這一傳統。

不過,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所繼承的國家主義傳統,卻不會被法國所拋棄,奧朗德在國家主義情懷中如何扮演一個「慈父」角色,將考驗著他的既要增進社會福利支出,又要反對財政緊縮的政策主張,就連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政策一旦失敗,有可能導致空難性後果,已經失去3A主權信譽級別的法國,光憑徵收高達75%的「富人稅」就想削債轉危,恐沒有這麼容易,奧朗德改寫「歐洲財政契約」的努力,勢必使他失去與德國默克爾成為「親密戰友」的機會,從而使歐盟又轉回過去多個中心的局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