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究竟在「黃岩島事件」中失去了什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9 1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5-8 19:13:05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志松


前言

        中菲對峙月余,專家分析不停,人民罵聲不斷,進展絲毫沒有……這是志松對此事件的簡要回顧。一個如此簡單的外交風波,我們除了選擇戰爭之外竟然別無它法,到底是誰之過錯,誰之悲哀?又是誰承擔了可能本不屬於他的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或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進行深刻的反思。

第一部分:擺事實

        聲音的來源有三種:官方,學者和媒體(人民的聲音多屬於被引導者,本身不具備話語權)。其中,官方具有決策權,學者具有建議權,媒體具有引導權。這三種聲音幾乎涵蓋了我們中國的所有聲音,當然國外媒體專家也有很多對此事的評價,我們暫且不予考慮,因為其出發點並非是為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著想。接下來志松將以此為綱,爭取為大家梳理出一個框架,還黃岩島事件一個最真實的面貌,客觀理性看待其得失,權當作「黃岩島事件」的月總結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官方的聲音。

       官方聲音主要來源於外交部、人民日報、黨報等,外交部則是最能反映決策層的聲音。

        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此次黃岩島事件完全是由於菲軍艦動用武力襲擾手無寸鐵的中國漁民造成的。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黃岩島海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漁場。必須指出,中方堅持通過外交協商解決當前事態的立場沒有變化。我們強烈敦促菲方回到外交解決的正確軌道上來,任何使事態複雜化、擴大化的言行均無益於問題的解決。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在約見菲駐華外交官時強調,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希望菲方不要誤判形勢,不計後果地不斷推動事態升級。中方敦促菲方撤走在黃岩島海域的船隻,絕不能再干擾中國漁船作業,更不得干擾中國政府公務船依法執行公務。中方也做好了應對菲方擴大事態的各種準備。傅瑩說,中方將堅持通過外交協商解決當前事態的立場。中方再次敦促菲方認真回應中方關切,儘快回到正確道路上來。

       黨報發表評論稱中方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新華社強調菲律賓小動作可以休矣!

其次,我們看一下學者的聲音。

         志松主要挑選了一些影響力比較大或代表性比較強的聲音,這些專家學者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工作,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羅援:菲律賓目前態度強硬是在試探中國底線,中方完全有實力在對峙中奉陪到底。

        魏遠峰:中國不可能一直忍耐下去,尤其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是不會做退讓的。應做好防止美國介入的一切準備。

        張召忠:中國不出動海軍是因為不好意思欺負菲律賓。中國要積極防止菲律賓打第一槍。菲拆除黃岩島標識試探中國底線。

        喬良:中國航母對菲律賓不是實際威懾。可學美國炸完之後說是誤炸。

        戴旭:黃岩島對峙系菲律賓苦肉計欲引中國動武。是菲律賓有意挑起,美國參與的政治遊戲。

        庄國土:如果冷靜地判斷目前的南海局勢,尚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

        韓旭東:這只是美日菲三國在亞太地區布設軍事新棋局的一個動作。

        韋民:我們從來就沒有一套處理南海問題的戰略,長期以來根本就沒有被納入到決策層的視野之中。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媒體的聲音。

        其實,學者的聲音多通過媒體表達出來,得以對普通大眾形成影響力。但是,媒體本身在報道時就有很多傾向性。由於媒體的聲音不容易找到具體語言或表達,志松在此稍作分析。媒體就是跟著新聞走,跟著大家喜歡或關注的事情走,一個媒體工作者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其所報道之事,通過輿論的影響力,保護了這個國家,民族或者人民的切身利益。但是,隨著社會功利化的走向愈發嚴重,不乏有些媒體的責任道德感逐漸淪喪。有學者認為,菲律賓一直就特別多事,只是以前不怎麼被媒體關注。可見,媒體對於輿論走向具有極大的引導權。對於菲律賓,媒體目前基本上統一了口徑,簡而言之,極其可惡,需全民共討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媒體聲音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所向,比較接近普通民眾。

第二部分:講道理

        在對三種聲音做出了概括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對於黃岩島事件,決策層更多的是強調和平發展,菲律賓的小丑行為只需口誅筆伐,還未達到戰略上武力解決的高度;學者則眾說紛紜,各有偏重,總體來講認為美國是幕後黑手,菲律賓正在逼近中國底線,當還以顏色;媒體並不顯山漏水,更多的引導人民傾向於菲律賓很可惡,不打之不足以保主權,和平需用戰爭捍衛,國家尊嚴不能掃地。看待一個同樣的事件,卻同時存在多種「理性」的聲音,這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有人或許會說,學者和媒體聲音很一致,怪就怪決策層的懦弱!那你真的就大錯特錯了,眾所周知中庸之道,講究的就是一個度,細細品味就能曉得,三種聲音的「烈度」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有一點可以理解,即大家出發點不同,學識不同,角度不同,那麼對事情的判斷處理自然不同,這個世界也需要不同的聲音。但是,不同的聲音如果用於討論解決問題,自然可取,那麼現在我們對於黃岩島事件的三種聲音,能否達到探尋真理或者理想化解決方案的目的呢?志松不以為然!至少從目前事情發展情況來看,它更多的只是削弱了中國政府的公信力。

        「其實大家都不乏發現問題的眼睛,但大多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句話或多或少道出了當前中國的現狀,黃岩島事件只是一個縮影。智庫不少,專家一堆,甚至全民熱情參與,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卻並沒有提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政府在拖,專家在論,百姓在罵(雖然罵可能更多的只是借題發揮),可是究竟怎麼辦呢?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韋民的論點可謂一語中的,「我們在南海缺乏有效的應對策略」。黃岩島事件可能的確是一個惡作劇,但我們解決不了,所以它就有可能變成大麻煩。

結束語

        一個國家也好,民族也罷,出了問題不要緊,關鍵在於心態。如果我們只有固執,只為爭論,問題只會越來糟;反之,我們如果能夠互相理解,更注重問題的解決,那麼,就真的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中華民族的崛起了,黃岩島事件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黃岩島事件,「得」在哪裡無從知曉,「失」在中國政府的公信力被再度削弱,卻是不爭的事實。志松斗膽以一句問話作為結語:大家可曾想過,誰最希望中國政府的公信力嚴重削弱?(文   志松)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