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因中共高官引發的幾起著名「醫鬧」(圖)

[複製鏈接]

1620

主題

2225

帖子

33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秦全耀



被醫鬧的金茂岳


「醫鬧兒哪是現代人的專利?自古醫生就被鬧。」當本博和卓信醫學傳媒《中國醫院院長》原主編孫晨聊起時下的醫鬧新聞時,他拋出這麼個觀點。

孫晨指出,最知名的醫鬧事件,莫過於華佗遇曹操。只一個頭疼病沒治好,華佗就被曹操身邊的刀斧手、行刑隊組成的醫鬧們來了個身首異處,並且,華大夫的處方筆記和麻醉藥方也一起沾包兒,化為灰燼。到底是華佗手藝不靈,還是曹操誤判,至今也無從權威鑒定,整個一場糊塗醫療事故。

「相比之下,還是人家扁鵲扁大夫最牛叉。給蔡桓公瞧病,扁大夫意識到『病入骨髓、誰也沒轍』,他既看到了桓公的死期,更看到了自己的死期,醫鬧事件已到眼前,還愣著幹嘛?他早早地就腳底板抹油兒溜了,用智慧避免了一場血腥。可嘆,華佗腦子慢,心眼死,沒跑了,丟了命。」孫晨說,李時珍、孫思邈、張仲景不都當過醫鬧的受害者么,翻翻《醫學衷中參西錄》、《醫家誤》、《醫林改錯》,都有醫鬧的影子晃悠。

1943年王明在延安整風時期患神經性心臟病,從1941年10月下旬至1942年8月13日在中央醫院住院治療。

受當時延安醫療條件和藥品的限制,在王明患病治療過程中,因為甘汞的副作用導致王明尿液中含有汞。王明和孟慶樹為此致信中央,告發金茂岳是國民黨特務,要毒害王明。

當時整風運動剛剛開始。對此,中共中央立即組成了調查委員會,審查金茂岳。1943年8月6日,劉少奇、任弼時、康生、鄧發、李克農等親自參加調查。從他們的身份上就可以看出這個調查委員會的規格之高,可見中央對王明的身體健康是極其重視的,尤其在出現輕微汞中毒后更是提高了警惕,對此專門成立了調查委員會作徹底的調查。從調查記錄上可以看出,劉少奇、任弼時、康生、鄧發等都親自對金茂岳進行了仔細的審查問訊。在延安時,金茂岳曾是李訥(毛澤東的女兒)、林豆豆(林彪的女兒)、賀鵬飛(賀龍的兒子)、陳偉力(陳雲的女兒)等3000多人的接生者。1987年去世時,他的職位才是個離了休的北京衛生局副局長。

1965年4月10日,中央發布告政治局委員上海第一書記柯慶施去世,訃告中稱他是「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友」,系當時中央政治局委員一級的規格。這一切都說明,柯的死一切正常。誰知一年多之後,西南的紅衛兵造反小將拋出「重磅炸彈」,揭指是「賀龍和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李井泉狼狽為奸,勾結起來,共同謀害了毛主席的好學生柯慶施」,弄得舉國上下一片嘩然。為此四人幫還組成了專案組又抓又查鬧了個夠。

1974年3月30日,張春橋的妹妹張佩瑛死於手術事故中,終年46歲。其實只是做個普通的子宮肌瘤,不就是子宮切除術或者子宮肌瘤挖出術嗎?在婦產科只算得上是個中等手術,可在上海專家手術時卻出了人命。對此專家的解釋是「緊張」。那張春橋是什麼人呀,不抓起來揪出個反革命不算完,因此還成 立了專案組。

70年代初老秦在協和動扁桃體手術,正碰上張慶松教授查房。他是中國變態反應醫學的開山鼻祖,文革初期他堅持針灸扎啞叭能說話,針刺麻醉疼不怕是做假。文革時張教授挨整的一條罪名就是,他查房見到鼻腔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對學生說,這種腫瘤惡性程度太高,除非把頭砍下來,幾乎無法根治。對於階級弟兄的這種惡毒言語當然是不可饒恕的。張教授鼻內開篩手術做得很好,號稱「篩王」,不過在一次為某部隊首長手術,術中損傷視神經導致單側失明,遭降級處分。篩竇曾被認為禁區,而鼻內篩竇手術被稱為「是所有鼻竇手術中最盲目和最危險的手術」也不無道理,特別是在沒有內窺鏡足夠視野的情況下。

胡耀邦主政后, 人性化的歐陽啟旭被任命為協和醫院院長,在上廁所時他發現了正在打掃衛生的張慶松,此刻男兒有淚不輕彈,淚珠已是叭叭叭。不久張慶松被恢復了副院長職務。是不是醫鬧惹的禍?死者單位沒完沒了,專家教授把廁所掃。

1972年12月,副總理鄧子恢在北京醫院病情惡化,陷入昏迷狀態。生命垂危之際,鄧子恢喃喃細語:包-產-到-戶-沒-有-錯!本博秦全耀從北京醫院前院長林鈞才的一篇回憶錄中看到這是個醫療事故。如若事發在今天,說不定就會另一種後果。在一次專業會議上,中國率先開展肺移植、肺減容的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主任劉德若教授語出驚人。他說,毛主席是因COPD病逝的,要是毛主席活在當代,只要做上個肺減容手術,他老人家就完全有可能多活上幾年甚至90高壽。不假,倘若毛主席逝世於21世紀,說不定真會有人鼓動家屬把醫院告上法庭:你們憑什麼不給他老人家做個肺減容手術?

有官員有特權就有腐敗,有醫生有患者就有醫鬧。說真的,中國官員們的醫鬧事件不少,人死了,不給個xx級別的待遇,不再給套房子,不給後代個一官半職。操,連屍體都不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