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決海洋危機中國應做長遠之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3 0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5-02   來源  草根網

作者  龐中英


  當眾多的中小國家試圖通過多邊框架、國際法約束大國時,大國簡單地加入這類協定要特別謹慎小心。美國對待《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態度其實非常值得中國借鑒。

  目前,中國在海洋一線出現了相當的危機。從北到南,形勢逼人。在黃海和東海,韓國、日本對中國海洋權益的侵蝕,戰略危害性甚至超過一些東盟國家在南海對中國海洋權益的侵蝕。如果做簡單的算術,我國原有在黃海、東海、南海諸島(群島)的島嶼(群島),如今在中國手裡的已經不多。而即使還處在中國控制中的,上述國家都還在堅定持續地「索討」。

  為什麼中國的海洋危機會日益加劇和惡化?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

  從國內來看,作為「改革開放」、擁抱自由貿易的必然結果,中國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巨大而深刻的對海洋的依賴。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在過去並不主要依賴海洋,但她的現在和未來,卻再也離不開海洋了。

  海洋是「海」加「洋」。中國現在的情況是,「海」或將不「海」,「洋」還根本談不上。

  我們與非洲和拉美的關係在過去十多年發生了歷史巨變。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向來以美國為其最大貿易夥伴,最近兩年,中國卻取代了美國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非洲500年來以歐洲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如今,也是中國成為了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正是中國,而不是歐洲,為非洲帶去了「發展」。

  當然,這些「最大」貿易夥伴,仍然是統計意義上的。考慮到中國經濟結構中外商在華生產和出口的成分,也即「全球化」因素佔據著關鍵的地位,中國與拉美、非洲的經濟關係,其中有許多內容並非純「中國」的,且這樣建立在資源為基礎上的中拉、中非經濟關係並不穩固。

  中國與拉美和非洲的經濟故事,雄辯地證明了當代中國是一個極其高度依賴海洋的國家。

  筆者這裡並不想論述中國與拉美、非洲的經濟關係,而是想藉此提出一個問題:中國與廣大的拉美、非洲等建立起來的全球通商關係,為什麼是「易碎的」?

  原因正在於中國並不擁有對全球海洋的支配權力。也就是說,儘管世人都在爭相談論中國崛起為世界級「強權」的可能與趨勢,但在近現代「強權」必須具有的「海權」上,中國是真正的「一窮二白」。

  在「硬實力」方面,中國海軍一些新獲得的「硬實力」,並未得到實戰的檢驗。

  在「軟實力」方面,中國在世界海洋事務上的地位更加有限。原因在於,中國只是一個被現有國際海洋規則約束和治理的國家,在國際海洋規則的制定上,中國沒有也難以發揮實質性作用。

  世界海洋一直主要由美英和歐洲大陸強權以及這些強權後來衍生出來的海洋強權(如澳大利亞)等控制。它們的簡明邏輯是,控制世界就要控制世界海洋。美、英為了控制海洋,制訂了一系列關於海洋的國際規則。今天,美國動不動就講的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航行自由」,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夜就談妥了的。美國等目前要求中國「按照國際海洋規則辦事」,說白了,就是要求中國按照美、英制定的國際海洋規則行動。

  世界上眾多的中小國家尤其是一些與歐美在歷史、戰略和政治上關係密切的海洋性的中小國家,如新加坡,在上世紀70年代后推動和制訂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上升到制定國際海洋規則的地位。從維護中國與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的團結,也鑒於當時中國對海洋的依賴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大力支持並加入了這一公約。而作為西方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強權,美國直到現在,為了美國在全球的「自由」,並不支持也沒有加入這一公約。尤其是,當眾多的中小國家試圖通過多邊框架、國際法約束大國時,大國簡單地加入這類協定要特別謹慎小心。美國對待《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態度其實非常值得中國借鑒,如果中國希望變成美國那樣的世界級海洋大國的話。

  在可見的未來,筆者還看不出中國能有效改善其在國際海洋規則制定中的地位。

  當中國意識到要成為「世界海洋大國」的戰略重要性,並試圖大力發展時,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軍事上的突破「第一島鏈」,以及不允許自己的海洋國土、主權繼續遭蠶食和侵略的行為,都讓西方和中國的海洋鄰國們集體「焦慮」起來。

  防止中國成為新興的世界海洋大國,正成為美國、日本、韓國、一些東盟國家、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外交政策上的一個目標,它們為了防範中國而集體行動。

  中國的海洋國土主權已經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或者在這一點上達不成全民共識,中華民族面對的未來世界將極其嚴峻。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