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感謝菲律賓,中國不再懦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28 20: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4-28 09:48:28 來自手機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志松


帖子需要,換個通俗的題目,原意未變,敬請諒解。原題為《中菲對峙:中國外交轉向的標誌》


前言   
  
       中菲對峙將近20天了,雙方都不願退讓,在國人面前表現出寸土必爭的強硬姿態,最大程度的喚醒著民族主義;同時,雙方政治家又都不願訴諸武力,也不願給予第三方更大的發言權。這時就出現問題了:以前的類似事件都是怎麼處理的?中菲對峙將如何解決?它又將對中國外交產生什麼影響?

        志松曾撰文指出,中菲對峙的本質原因就是菲律賓的外交策略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當美國宣布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並在澳增兵進入實戰部署后,中國外交趨於強硬在所難免。此時,菲律賓仍按舊思維舊模式舊策略來應對中國,出現磨擦就不足為奇了。接下來志松將從時間緯度上進行論證,說明中菲對峙極可能成為中國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進而影響到中國外交轉向。

歷史篇:以前類似事件是怎麼處理的?

        」南沙巡航護漁指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5月12日至5月21日的短短10天內,我3艘漁船28名漁民先後被周邊國家武裝力量無理抓扣、沒收船隻和漁獲。」當志松試圖通過百度「漁民被抓」關鍵字,以便於羅列中國漁民被抓的歷史時,看到這麼一個片段,就索性放棄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漁民被抓已經是屢見不鮮,主要挑釁國家有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其中影響比較大事件主要有:日本抓捕並非法扣壓詹其雄17天,最終以日本釋放我漁民而結束;中國漁民刺死韓國海警,現在被判刑,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在如此多的漁業糾紛中,多數能夠通過雙方共同努力進行解決,主要就是依據一些臨時性的雙方協議,或是通過外交斡旋進行解決,但多數情況下就是交罰金了事。我們或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過去在維護漁民合法權益方面一直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並不能主動將事情解決於事前,而是被動處理於事後,直到中國在這些事情上飽受折磨與詬病,海監、漁政才正式踏上維權之路,中國漁民得以更多的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這次中菲對峙緣何遲遲未果呢?

現在篇:中菲對峙將如何解決?

        我們首先來看看這次事件與以往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以前的糾紛很少涉及島嶼主權之爭,或許說雙方已有比較好的處理經驗與模式,如釣魚島。二、時代背景不同,美國戰略重心轉移,中國的外交趨於強硬了。三、中國開始重視輿論訴求,加強對漁民保護以呼應民意。四、中國逐漸開始具備海洋意識,而南海是中國的首選出海口。其實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主權問題,它涉及到黃岩島的主權之爭。

        那麼,該怎麼解決呢?很明顯,這方面不會存在臨時協議,主權問題外交斡旋也難以解決,銀子更不靠譜了。志松認為可能會有如下幾種解決方式:一是打。說不通就打嘛,誰厲害誰說了算,但是至少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極小,不符合雙方國家利益的現實需求。二是雙邊談。就是通過中菲多輪談判,最終敲定一個雙方都做出一定讓步的方式,這個有可能,不過似乎希望也不大。三是多邊外交。當然不會包括美國,而是中國加東盟的模式,通過東盟向菲律賓施壓。目前來看這是中國的處理思路,也是最可能的結局。如果每次類似事件都吸引我們這麼多的精力,那將得不償失,那麼,中國將來或許會轉變思路……

未來篇:對中國外交的影響

        在南海問題的處理上,中國一貫堅持小平同志「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十二字既定方針,可是隨著周邊國家得寸進尺,百般挑釁,依據此策略解決問題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從民間到學者,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依據當然是實事求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甚至在社會上引起了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太討論,大家各執一詞,褒貶不一。

        中菲對峙,截止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中國精力。國家領導人出訪印尼、泰國、汶萊等尋求共識,梁防長亦對此事做出表態,人民日報、黨報等相繼發表評論……當外交解決地區糾紛越來越難以湊效時,戰爭並非是唯一選擇,外交轉向是最大的可能,但是將向強硬的方向轉移多大角度,是否會用局部戰爭來推動,這就超出了志松所學,不敢妄下結論了。

結束語

        風風雨雨六十年,小平同志十二字方針,為中國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但隨著中國海洋意識的催發以及走向海洋的需要,它是否仍能應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是該好好衡量一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一成不變的永恆真理。中菲對峙,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極有可能成為中國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對中國外交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文   志松)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