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行車"名字的由來不一般

[複製鏈接]

454

主題

105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80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qwxqwsean 發表於 2012-4-18 2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寫這個貼子時, 我並沒有查過資料, 純外行評論。

"自行車"這個名字真的不一般。  它對應的英文應該是automobile。 在清末世界上還沒有機動車時, 有個中國人在試騎過自行車后, 決定把自行車的英文bicycle(兩輪車), 翻譯成自行車 -"會自己行走的車", 這個人對自行車的性能把握得極為準確。

自行車確實是自己會行走的車, 只有對機械原理極為敏感的人才能悟到這一點, 一般的人, 即使騎了十年自行車, 也會一直以為是自己在騎車, 而不是自行車自己會走。  

是車載人,而不是人騎車, 這一點在冰雪上騎自行車時比較容易體會到。 在冰雪上騎自行車, 必須儘可能發揮車自動保持平衡的能力, 騎車人只是保持車行進的大方向, 不過度干預車的自動工作, 如果騎車人覺得自己才是老大, 自行車只是被自己操作的工具,結果就是摔跟頭的可能性大增。  

自行車如果有了自備的動力,就成了摩托車, 騎摩托車的人比較容易理解到摩托車是"會自己行走的車"。  

摩托車的翻譯來自音譯motorcycle, 毫無新意,如同把自行車音譯成"百司科", 把飛機音譯成"普蘭"一般可笑。  把自行車翻譯擦成單車, 或腳踏車也是缺乏水平的標誌。 你會說, 如果有人把眼鏡翻譯成"格拉西絲", 你也會罵他是白痴。

我以前在遼寧呆時聽到當地人把摩托車叫做"屁驢", 這個翻譯聽起來雖土, 但也比"摩托"要好, 因為它指出, 摩托車是一邊跑一邊放屁的驢, 是無人操作時也會自己跑的驢, 指明了摩托車是"會自己行走的車"的本質。

454

主題

105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8020
沙發
 樓主| qwxqwsean 發表於 2012-4-19 02:51 | 只看該作者
自行車和摩托車的保持平衡主要是由車自動完成的, 騎車人的操縱起輔助作用。

自行車這個名字顯然是在準確把握了自行車的特性之後才起的, 十分貼切。

那些騎過幾年自行車, 仍然認為它只是腳踏車, 而不是自行車的人, 悟性實在不高。   

自行車這個名字也許最早是日本人起的,但我希望如果別人告訴你這個物品叫兩輪車, 你在試用之後, 不要給中國人丟臉, 能有足夠的悟性把它改名為自行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05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8020
3
 樓主| qwxqwsean 發表於 2012-4-19 03:38 | 只看該作者
自行車摩托車車自動保持平衡, 不是因為陀螺效應, 而是因為前叉和地面所成的角度, 在運動中, 前輪側向偏轉會導致車的重心變化, 自動調整角度,自動保持平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4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2-4-19 18: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好啊好啊1 於 2012-4-19 02:45 編輯

其實,還是現在台灣人使用的詞翻譯的確切,腳踏車。不過,似乎因為不雅。

bicycle能自行?見鬼的說法。除非是從一個斜坡上向下溜。只能表明當年中國人力學知識的匱乏,想象力和實際相差的太遠。還是不要吹捧的話好。

日本人翻譯的是自転車。智商水平和當時的中國人一樣。

台灣人早期日治時代用的是日本人的說法。應該是抗戰後,改為國語普通話的腳踏車了,可能是南方的說法。這表明還是水鄉的南方人的智商好。翻譯的到位。

中國人翻譯成自行車的可能和日本人翻譯的不是一回事。日本人看到的是輪子再轉,中國人在意的是像一個方向的行進。

自行車可能是京師大學堂翻譯的殘存不多的外來詞。而中國人使用的大量的外來詞都是日本人翻譯的,辛亥革命後梁啟超大肆提倡使用的日式外來詞。不知道別人的情況,好啊好啊對很多詞,理解起來非常吃力。因為,根不正。

嘿嘿,
好啊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05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8020
5
 樓主| qwxqwsean 發表於 2012-4-20 21:26 | 只看該作者
洋馬, 鐵馬等名稱也能指示自行車的自動保持平衡的功能, 算是好名字。  

孔明車的叫法應是讚歎其設計巧妙, 間接指其自動保持平衡的功能, 若無此功能(例如三輪車), 也就不必稱其為孔明。

自行車自動維護自身平衡的功能與起結構, 也與起重量和重心位置有關, 重心越接近車頭越穩定。  我據此認為中國的客貨運輸用的自行車把載荷都放在後貨架是很錯誤的做法, 此前我有給中國自行車發展建議的貼子, 對載重50公斤以上的客貨運自行車, 特別指出載荷要放在騎車人前面而不是後面。

摩托車車重量大,自平衡能力強, 有的表演車手不僅能在運行中手不扶車把, 而且在車上做各種雜技動作。

自行車在無人騎的空車情況下因重量太小不易穩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6
kumar 發表於 2012-4-27 10:20 | 只看該作者
香港叫單車。都比自行車有道理。自行車應該是從日語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