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芋的營養價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遠行翱翔 發表於 2012-4-21 18: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芋,又稱地栗子、菜用土圞兒,還稱:香參,地栗子,土欒兒。豆科,纏繞草本植物,土圝兒屬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一般作一年生栽培。塊根呈球狀,形似小馬鈴薯,直徑2~7.5厘米,表皮黃褐色,肉白色,是人們栽培所求的食用部分。因其肉似薯類,但味道既非山芋、芋艿,又非馬鈴薯,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餘味不盡,故取名香芋。香芋塊根形如小土豆,褐皮白肉,味雅香濃,分粗皮細皮二種。香芋燒、炒、燉皆可,與雞肉、豬肉一起烹其味香而不膩,酥而不爛。這種植物既不是上海人常見的紅心、白心山芋紅薯,也不是燒老上海休閑小吃糖芋艿的紅梗、白梗芋艿芋頭,更不是廣東美食大型香芋艿。稀有蔬菜「香芋」產於江蘇南通一帶的通州、海門、啟東及上海崇明等地。舊時啟東人有個習慣,逢年過節、喜慶筵席上必備用香芋烹制的鄉土佳肴。

香芋屬於天南星科,魁芋類,可一年種一年收,也可頭年種次年收,是農民自引自種的一個特優蔬菜品種。

香芋適應性強,適宜海拔1000-1800米,平均氣溫18℃以上地區種植,全生育期300— 350天,畝產2500-3000公斤,與一般人頭芋的不同點是:葉柄連葉頂中央著紫紅點,葉柄綠色,球莖肉質有紫紅斑紋,香芋的主食部分為球莖,葉柄可腌芋荷,作青飼料等,球莖纖維少,澱粉含量高,食用沙又香,味美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香芋的食法很多,水煮、粉蒸、油炸、燒烤、炒食、磨碎后燉食等。

產品歷史
據說清代香芋從美洲引入我國種植,海門、啟東一帶氣候、土壤最適宜香芋繁殖生長,成為當地名菜,有香芋燒竹雞、香芋燒茶干、涼拌熟香芋等佳肴。明清時上海、江蘇地區已將香芋視為珍品。1504年上海縣明代舊籍稱,香芋形似馬鈴薯,果濃香,因馬鈴薯在上海叫洋山芋或洋芋,香芋因此得名。《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大概內容是寶玉和黛玉講閑話,黛玉要睡覺,寶玉怕她睡出病來,便編出揚州地方一個聰明伶俐的小耗子變香芋(香玉)的故事哄她:……小耗子道:「米豆成倉。果品有五種:一是紅棗,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老耗子聽了大喜,即時拔了一支令箭,問:「誰去偷米?……誰去偷香芋?」只見一個極小極弱的小耗子應道:「我願去偷香芋……」有人質疑:是不是作者把芋艿說成是香芋?非也!《紅樓夢》第五十回中曾講到過大芋艿:「李紈命人將那蒸的大芋頭盛了一盤,又將朱桔、黃橙、橄欖等物盛了兩盤,命人帶給襲人去。」說明曹雪芹把芋艿和香芋二物分得很清的。

營養價值
香芋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曾被人為蔬菜之王。據測定,每百克鮮香芋,含蛋白質5.15克,脂肪0.28克,碳水化合物12.71克,鈣170毫克,磷80毫克。其蛋白質含量為山藥的2.1倍。食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之藥效。香芋烹煮方法種,燒、炒、燉皆可,用其與雞肉、豬肉一起燉、燒,其味香而不膩,酥而不爛。歷來是逢年過節、喜慶筵席上必備的上乘菜肴。此外,香芋粉可以泡奶茶

藥用價值
功用:香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之藥效。香芋含有較多的粗蛋白、澱粉、聚糖(粘液質)、粗纖維和糖,蛋白質的含量比一般的其它高蛋白植物如大豆之類都要高。香芋塊根肉質細膩,味清香,常供筵席食用,一般與肥雞一起煮做成「紅燒香芋雞」或作冷盆菜底。香芋中的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機制,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長期食用能解毒、滋補身體。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特別適合身體虛弱者食用;

2. 對於有痰、敏性體質(蕁麻疹、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者、小兒食滯、胃納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應少食;同時食滯胃痛、腸胃濕熱者忌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7: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