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蒙古內戰上演:中俄後院起火竟是美國一手導演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18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4-17 15:28:49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中國小兵


  俄羅斯之聲網站文章:蒙古國內的政治鬥爭氣氛變得異常激烈,前總統恩赫巴亞爾被拘捕讓形勢變得更為破朔迷離。據分析,前總統被捕的可能性之一是因為他早前公布了國內主流政治黨派代表會晤的秘密速記材料。這次會晤是在2008年7月發生大規模騷亂之後舉行的。據恩赫巴亞爾的支持者介紹,對前總統涉嫌腐敗的指控僅僅是要對其進行清算的借口而已。其實,早在4月12號的時候,護法機關的代表們就曾經試圖將其逮捕,但前總統的保鏢讓這一計劃暫時未能實現。恩赫巴亞爾的衛士們將他護送到臨近的建築物中,形成了一座事實上的堡壘。結果,蒙古強力部門不得不採取強攻才佔領了建築物。這一事件具有極大的轟動效應。要知道,恩赫巴亞爾是蒙古唯一的、曾經在不同時期擔任不同高級職位的政治家,從總理、大呼拉爾主席、直到國家元首。此外,他的支持者眾多。而他領導的蒙古人民革命黨是現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所領導的民主黨的主要競爭對手。可以說,他們之間的競爭並非僅僅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的競爭。他們的對抗具有綜合特性,既涉及到國家的社會發展路線,也包括國家的對外政策。
  
  夾在中俄兩個區域大國之間的蒙古並非神秘國度,由於歷史和民族的原因這個幾十年前還在中國版圖內的國家,至今也無法隔斷與中國的聯繫,獨立的蒙古國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而且在中國台灣省的全國地圖上,蒙古依然是中國的領土蒙古真正與中國的感情分離的原因還是在冷戰時期,蘇聯利用鐵腕和中蘇關係中的弱點有效控制了蒙古。這段歷史中國人都瞭然於心。網路上的很多愛國憤青也一直在炒作外蒙回歸的暢想。但是歷史是無情的,人們總要面對現實。冷戰結束后,隨著蘇聯的崩潰和中國的復興和崛起,蒙古的戰略地位凸顯。走出蘇聯陰影的蒙古開始思考如何在大國夾縫中贏得尊重和利益。為了平衡在中俄之間二選一的僵局,蒙古前總統恩赫巴亞爾將美國勢力引入區域政治,加強與美國的軍事政治聯繫,積極參與美國發起的反恐戰爭,在中美俄之間搞合縱策略。
  
  對於蒙古政府的外交策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副所長謝爾蓋·盧佳寧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總結說:「做為蒙古人民革命黨領袖的恩赫巴亞爾,曾經當過總理和總統,他在『三大支柱』構想的框架下執行等距離的政策。這三大支柱是俄羅斯、中國和西方、也就是美國和歐盟。從表面上看,民主派的代表們、包括現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也堅持這一路線。但是,他們卻更多地傾向於西方,力圖給西方公司提供更多的優惠條件。尤其涉及到自然資源開採領域和重要的戰略礦區更是如此。」筆者認為,蒙古前總統恩赫巴亞爾的政策對於蒙古自身來說是最安全的,與中美俄三國的等距外交構築的國際政治三角型最具穩定性,進退空間有餘。而現政府要打破這個穩定的平衡關係,必將遭到中俄的聯合抵制。而作為內陸國家的蒙古卻根本無法在軍事政治上得到美國的全面支持。從經濟角度上,雖然蒙古礦產豐富,但是出口和外運都要依賴俄羅斯,而之前蒙古試圖打破這種依賴與中國洽談中蒙鐵路構想,在中國開闢新的出海口。而這個問題是美國無論如何都解決不了的。
  
  俄羅斯專家盧佳寧認為,清除恩赫巴亞爾,將使蒙古國的對外政策更加西化。但是蒙古現政府的目光極其短視,而且完全忽略了蒙古的地理地緣因素限制。小國的依存之道是依附大國的安全保護,這也是為何在蒙古獨立后和冷戰期間蒙古依附蘇聯的原因。但是由於地理地緣限制,美國的軍事實力再強大也無法保證蒙古的安全。筆者認為,美國只想把蒙古作為遏制中俄的一枚戰略棋子,看中蒙古的稀土戰略資源而已。在軍事介入上美國不得不考慮中俄的感受,所以最終只會是裝備支援和人員訓練的層面,而如果在蒙古建立任何級別的軍事基地都將面臨中俄的強烈回應。中俄如聯手對蒙古實行經濟封鎖和圍堵,那麼蒙古經濟將很難存活。這是擺在蒙古政府面前最殘酷的現實。美國是當今一超是不爭的現實,不過自身的因素決定了,不是每個小國都可以傍美國大款的。
  
  在蒙古眼裡可能有兩種危機感,一是俄羅斯擁有的傳統軍事鉗制能力,二是面對新興經濟大國和曾經的母國—中國的經濟捆綁。不過要解決這兩種擔憂都要在地緣政治範疇內考量對外政策,這不是美國的能力範圍能夠幫助蒙古脫離困境的,況且美國的全球政策永遠是要服務於美國的國家戰略。在蒙古這個中俄的戰略後院,美國只會放火不會救火,而現實是蒙古自己卻在玩火。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