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習時報駁法治與經濟發展衝突等錯誤觀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2-4-17 0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4月16日15:37  新華網

  4月16出版的《學習時報》刊文認為,在現實中,推進地方法治政府建設的步伐仍較緩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據調研得知,這與當前一些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對法治政府建設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有很大關係。文章釐清了關於法治的幾種錯誤觀念。文章如下:

  釐清關於法治的幾種錯誤觀念

  杜敏

  據統計,在2012年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80%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地方法治政府建設。由此可見,加快推進地方法治政府建設,已是當前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更是地方政府建設的重點。

  然而在現實中,推進地方法治政府建設的步伐仍較緩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據我們調研得知,這與當前少數市縣領導幹部和一線行政執法人員,對法治政府建設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有很大關係。在我們對100名市縣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的調查問卷中,關於當前地方法治政府建設應該如何推進的選項,認為應該加快推進的佔16%,認為應該穩步推進的佔80%,認為應該遲緩推進和說不上來的占 4%。而在關於具體原因的調查問卷中,「如果你認為我國法治政府建設不能快速推進,你的理由是什麼」(多選題),認為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水平跟不上佔68%;法治與當前的經濟發展相衝突佔44%;推行法治與創新相衝突佔29%;當前發展壓力較大,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過快,影響辦事效率佔23%;法律法規嚴重滯后佔19%;我國的文化傳統和人治土壤不適合的佔17%;其他原因佔8%。可見,認為當前推進地方法治政府建設不能太快的原因中,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跟不上、法治與當前經濟發展相衝突、法治與創新相衝突、法治與辦事效率衝突的分別居前四位。這四種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都是觀念上的原因。從某種角度上看,當前之所以法治政府建設推動不快,主要就與人們主觀上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有關。因此,要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釐清人們關於法治政府建設的幾種錯誤觀念至關重要。

  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並不影響依法行政的推行。首先,一些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所認為的,當前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較差本身就是一個沒有證明的偽命題。事實上,我國經過「一五」到「五五」普法,通過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廣泛宣傳,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座談中,安徽中部某個比較發達縣的縣委書記曾經感嘆,現在有些城郊結合部的農民關於土地徵收及房屋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比他們懂的還多。在我們就某些普遍的法律問題隨機訪問一些公民時,絕大多數公民所了解的法律知識比我們想象得要多。其次,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並不必然影響法治政府的推行,依法行政的好壞與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沒有直接關係。雖然,當前的確有一些公民為了利益,明知違法而故意為之,這不是他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不高,而恰恰是因為有些行政執法人員未能嚴格行政執法,有門路的、與執法人員關係比較好的,即使違法了也可能不會被處罰或處罰很輕。而沒有搞好關係的,結果可能恰恰相反。此種情形使之產生違法獲利更大的投機心理,其心理一旦產生,必然會導致更多的違法事例,使法治政府建設難上加難。所以,當務之急,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強調嚴格依法行政是重中之重。最後,一些公民現代法律知識欠缺,行為仍然還停留在原來的思維模式中,這隻能說明法律有可能和傳統習慣、情理產生衝突,面對這種衝突,需要我們在立法中審慎地解決好習慣、情理與現代法治的銜接,需要更大程度上做好新出台法律的宣傳,而不是否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義。

  就依法行政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而言。依法行政不僅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會促進經濟發展。首先,依法行政能夠促進形成一個更加高效、廉潔、公開的政府。這樣的政府一旦形成,必然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其次,做好依法行政,能更好地形成一個平等、自由、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此種環境一旦形成,必然更好地促進市場的透明和充分競爭,也必然有力地打破原有的市場壟斷,從而更有力地吸引更多的投資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再次,經濟發展絕不能和知法違法必然地聯繫在一起,也不能和制假賣假必然地聯繫在一起。

  就依法行政和創新的關係而言,依法行政影響創新的觀點同樣是錯誤的。依法行政只是要求行政機關在執法活動中依法進行,依法制止違反法律的行為,規範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雖然法律有較多方面對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進行規制,是因為這些方面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允許市場主體進行創新,是最基本的底線,如企業產品質量的基本要求,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等,這些是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而且,法律是一個由原則、規則、概念、政策等要素構成的完整的體系。除了這些最基本的義務規則之外,法律恰恰通過大量的權利規定賦予企業更多的自主權,更多的創新自由。「法不禁止即自由」,正是表明,市場主體在規制的行為之外,有很多空間去充分發揮創新精神。法律不僅沒有阻礙創新,而且鼓勵創新。

  最後,依法行政也並不必然導致效率低下,反而能提高效率。也許就單個事務看來,通過個別處理,的確可能效率更快,但這種個別處理可能會形成示範效應,引發其他人的模仿,而一旦所有事務都不按照程序和規則辦理,則會大大降低效率。同時,如果不按規則和程序進行,中間必然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權,其結果必然導致更多的人忙於構築人脈關係,導致更多的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這種現象一旦大量產生,會使人們對社會公正產生懷疑,從而影響人們創業及奮鬥的積極性,其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當然,在現實的程序立法中,也有可能有一些程序規定得不太合理,人為地設置一些不合理的步驟、期限,但這隻能說明立法本身不科學,需要通過法律的修改來完成,而並不能說明法律程序影響效率。整體而言,人類正是通過無數個法律程序的設置,既保證了公正、公平的實現,也促進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的效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4-17 08:47 | 只看該作者
當然,依法治國,只會促進經濟的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