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西結合談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複製鏈接]

71

主題

76

帖子

2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gel836 發表於 2012-4-12 1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位媽媽讓海嵐說說在加拿大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自立精神。個人感覺培養自立精神也在培養責任感,所以就一起說說。

隨著孩子自理能力的日漸增強,孩子就會有這方面的願望。早期教育階段,家長要找好讓孩子獨立做事和為培養孩子獨立性和責任感提供指導和必要條件的平衡。



提供先決必要條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一個基本點就是非常重視先決物質環境對人的影響,在對人提出要求的時候都要看看外在條件能否提升需要的潛質。這點海嵐在北美的兒童教育裡面看到了。在幼兒園,孩子用的傢具玩具都是符合孩子身高的,是孩子可以自己動手達到的。比如,門口的小衣櫃,裡面的掛鉤都是孩子能伸手夠到的,這樣孩子自己脫穿外衣,帽子圍巾后都能自己掛上去。教室的玩具也是孩子自己能拿出來,放回去的。這裡我要解釋一下,在北美有的幼兒園教室里所有擺放是全開放的,孩子在自由活動時間可以隨時到任何中心(教室布置分過家家中心,畫畫中心,積木中心等)拿自己喜歡的玩具來玩。在進行下一個活動的時候,要把先前的玩具收好。也有很多幼兒園是老師公布接下來的自由玩時間哪些中心是開放的,孩子們要做出選擇。無論哪種形式,基本點就是玩具擺放都是孩子自己能夠得著的,這樣就不用依賴成人的幫助取用玩具。宜家的兒童教具的設計基本理念就包含這個元素。感覺現在國內的幼兒園也都能做到這點。隨後附幾個美國幼兒園布置的圖片。在圖片中我們還能看到盛放每樣玩具的器皿或位置上都有這樣玩具的圖片和名稱。這也是有目的的,這叫Labeling。圖片就是能讓孩子順利找到每樣玩具應該回到什麼位置上,名稱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印刷物表現的事物的感覺,為以後閱讀能力的培養打基礎。這個我以前的兒童第二語言習得類博文里《英文親子閱讀階段家長應該知道的一些技巧》提到過。從這個例子也能看出,其實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培養各個方面是相互關聯,一環扣一環的。比如,不是教孩子認字就是認字這一件事,如果把認字融在親子閱讀中,而在親子閱讀中又有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自己做選擇這樣的獨立性培養的因素在裡面,這樣形成的一張網,孩子輕鬆快樂,家長也有樂趣。家長知道了這些,在家裡就要盡量創造這樣的條件,讓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獨立或和你一起把玩具收起來。給孩子弄個能夠得著的自己掛衣服的地方。



在生活中貫穿培養獨立精神責任感的智慧


注意外在條件的配合后,就是家長要知道一些教育原則和方法了,現在好像挺時髦說智慧的,那就是教育智慧罷。

*如何鼓勵孩子獨立做事和做決定。

鼓勵孩子自主,這個好像地球人都知道。可鼓勵的重點在哪裡呢?是孩子最後是否做到什麼了嗎?有很多時候,孩子幫倒忙了。我們是去表現不耐煩和批評孩子沒做好嗎?不是的。或者就是一味說好,大點的孩子會想你睜眼說瞎話。重點是要關注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所做的努力。這個我在我博客分類里美加兒童教育里《家庭教育中父母須知的概念》里提到的過程和結果孰輕孰重指導思想的體現。我們關注的是孩子在為獨立所做的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具體的什麼「產品」,所以對孩子進行表揚的時候也是這樣的角度。比如,泰兒幫媽媽擦冰箱了,謝謝。其實那冰箱讓他一擦更花里胡哨的了。有的孩子更喜歡你對他所做的細節的關注,比如還是這個例子,泰兒找到抹布然後往冰箱上髒的地方一下一下擦,蠻有條理呀。只要保持這樣良好樂觀的心態,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會越來越喜歡做事,而且自然就會做的好了。

*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技巧。以前有個博友媽媽說,也知道這條,可海嵐姐你說大熱天,她非要穿個大厚衣服,這樣的決定你也要她做?這個我們以前幼兒園經常遇到。我們的做法是,底線是如果涉及到孩子健康安全的問題,這個一定是老師提出要求。但象類似熱天穿厚衣服,我們都是和孩子講清楚,如果外面熱,你要脫下衣服,可以,但你要自己經管你的衣服,達成一致后就讓孩子自己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了。去公園的路上,自己拿著衣服也不太好過哈,以後再做類似決定的時候就會想一想了。那冬天,孩子出去不戴帽子,凍著是不行的。我們就給拿著,到外面一冷或者在門口孩子感受到涼風的時候,這時候一問,泰兒你要不要戴帽子?孩子立刻就答應了,但在屋裡的時候如果他決定不戴,我們一般不和孩子爭執。

*給孩子選擇。當你給孩子幾個選擇的時候,實際上已經給孩子設定一個你希望的範圍了,同時又培養了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我記憶最深的是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袁愛玲老師舉的她給她女兒的例子,就是你是要抱著小熊睡呢還是抱著你的小娃娃睡?在這裡不管孩子選擇那一項了,最後的結果都是睡覺。這對2歲左右的孩子很有效。我和泰兒睡前的親子閱讀我都是會放一些他這段時間感興趣的書,然後他來選3本。如果洗漱時間快了,早早乖乖上床了,還可以多選兩本。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對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也涉及孩子自己做決定能力的培養,這也再次說明,孩子任何能力的培養都是貫穿於孩子具體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里的,絕對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機械訓練。

*注意自己的榜樣角色。這個就是潛移默化重要的一方面。海嵐我原來在加拿大幼兒園班裡有個小孩兒,就經常說,沒關係,總會有辦法的,撅撅個小嘴兒很可愛的樣子。後來我就觀察她媽媽,交談幾次就發現她媽媽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

*當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持,尤其心理支持。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幫助孩子平息下來焦躁的情緒,可以撫摸孩子的後背,擁抱一下。然後用語言描述出孩子所面臨的困境,幫助孩子明白。比如,泰兒把棉衣穿上了,可是領子朝下了,很不舒服,怎麼辦呢?這樣給孩子一個機會想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行,就給孩子選擇,你是要就這樣呢還是脫下來重穿?重穿的時候,我們一般把棉衣領子對著孩子,讓孩子把兩支胳膊伸進去,然後flip over,就是繞過頭頂,這樣衣服就套上去了。

*孩子需要有構架有規律的生活獲得安全感。這其中包括持續連貫的discipline.這裡翻譯成紀律不太恰當,感覺是一系列具有連貫性的規則。在這些系列規則里,要體現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和孩子對家長的期待。孩子明白家長的期待會增加對自己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這樣更願意自立和有獨立精神。

*注意生活中提供機會給孩子,讓孩子多多實踐自立精神和責任感。比如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這點我看年媽做的特好,舉個例子,她讓年年和她一起剝豆子,這個鍛煉孩子的眼手腦協調一致,也是很好的鍛煉孩子手指小肌肉群發育的活動。我有時候懶了,就對自己說,學學年媽哈。

*鼓勵孩子「冒險」和正確對待失敗。這裡的冒險就是嘗試新東西,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的安全。這是有尺度的。也不要把孩子完全罩在自己的羽翼下,怕失敗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其實失敗不可怕,可怕地是沒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失敗。我努力正確傳達給泰兒的信息就是努力了嘗試了就好,成不成無所謂。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時刻,孩子有「失敗」的時候,這時候爸爸媽媽一句大度的化解,會把孩子的失敗心理一掃而光,很有可能對孩子一生都有一個積極的影響。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媽媽的例子。我媽媽就是最淳樸善良節儉勤奮的老一輩媽媽。我小時候大概5,6歲的時候,有一次幫媽媽拿餃子,結果沒拿好,整整一蓋帘子的餃子都扣地上了。那時候餃子的概念是什麼,是一年全家才能吃一次兩次的。我年紀小也知道餃子的分量,當時腦袋就木了,等著媽媽說我。可媽媽淡淡地一句,『沒關係,老姑娘,我孩兒不是故意的。媽媽把餃子撿起來洗洗我們還能吃。』當時我心理就嘩地一下子又晴開了,那種感覺真好。媽媽的一句話包含了兩個內容,一是對我的原諒,不是故意的。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餃子洗洗還能吃,這都很關鍵。當然媽媽生活中可能處處體現了這種寬容和樂觀解決問題的品性,這種潛移默化是我不知不覺中得到的。但我也感覺這件事造就了我不怕失敗勇於嘗試的性格。讓我受益終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