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國兩制、一國兩區、一中兩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8 17: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4-8 09:21:46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退役上士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蔡逸儒7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在和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時,提出有關一國兩區的說法。他特別舉例指出,台灣處理兩岸關係的是大陸委員會,而非「外交部」,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兩岸之間的特殊關係。消息傳回台灣,立刻引起爭議,綠營再度上綱上線的痛批自我矮化國格,馬區長之名四處散播,而各國媒體、外國駐台機構同樣更是爭相探詢其中有無新意。

  文章說,4月1日,來自台灣的「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在海南博鰲會見大陸副總理李克強,兩人互稱「先生」,吳敦義引用《禮運大同篇》強調要繼續深化兩岸關係,並提出新16字箴言。吳敦義表明希望兩岸能「求同存異,兩岸和平,講信修睦,民生為先」。當吳敦義在提新16字箴言后,李克強忍不住說:「啊!又16個字啊!」兩岸之間的十六字箴言已經多到不勝數,李克強應的真好。

  兩岸高來高去,不知情的人以為在打啞謎,有的人則是過度猜測其中意涵,甚至不當引申解讀。准「副總統」吳敦義提十六字箴言中的民生為先似乎意味著今後台灣仍然要以經濟為重,但這又和吳伯雄日前主動提出一國兩區似乎有點矛盾。而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則表示,「鞏固深化兩岸政治互信,才能推進經濟合作」,大陸的弦外之音也溢於言表。台灣不斷釋出錯綜複雜的訊息,兩岸關係到底要如何走下去?

  「一國兩區」的含義

  文章說,先說一國兩制,這是北京的一貫政策,當然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港、澳、台地區的特別安排,頗有矮化台灣之嫌;再說一國兩區,這裡指的是「中華民國」主權範圍內的大陸地區和自由地區,台灣也不無吃北京豆腐的可能。不管是兩制或兩區,畢竟其中都有一國的字眼,共識是兩岸同屬中國,未來雙方如能各退一步(或進一步?),由此走向一中兩區,用這種新思維、作法和表述來處理兩岸關係,不知能否為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開闢出一條新的康庄大道?

  其實,一國兩區的主張也反映出,馬英九過去所主張,現在仍堅持的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立場。兩岸主權重疊,而其主權範圍均含蓋大陸與台灣兩地,但雙方政府不能彼此承認對方主權,否則立刻出現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或台灣獨立的情況,而這並不合乎國際現實、兩岸立場及國民情感;但是雙方卻又各有管轄範圍,治權不及於對方,所以只能客觀並不否認對方治權的事實。這就是現況與實況。

       事發之後,馬政府並未否認吳伯雄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談話內容,最多只說過分簡化,後來馬英九還親上火線,說是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一國兩區提了20年了。同樣的,大家也別忘了,民進黨過去曾經主張過一國兩市、「憲法」一中,蔡英文自己也說過一國四區(中國大陸、台、港、澳)的概念。其實,民進黨的立場仍是只有自己的堅持和主張是愛台與維護主權,而別人就是賣台與自我矮化。

  文章說,中國大陸方面對於吳伯雄一國兩區說法並無立即回應,北京後來只能抓著兩岸同屬一中這個話題,強調只要兩岸當局都認同只有一個中國,其他一切好談,然後又把胡錦濤的兩岸關係新三段論重提一遍,1949年以後兩岸雖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並未改變,中國的領土主權並未分裂。北京的立場其實可以理解,也算間接回應了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現實。

  簡單的說,吳伯雄的一國兩區之說既遵守了「中華民國」的「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反映了馬政府的政策,至於其談話是否為馬英九的事前授意,是不是一個試探氣球,各界可有不同解讀,但若賦予太多政治意涵恐也未必正確,知情人士對此大概只能說,雖不了解所有決策細節,但事出有因,所以不會覺得太過意外。相關方面或許正在做各種嘗試,如果今後兩岸能夠擱置主權爭議,但在治權方面由互不否認走向相互承認,這將會是一項重大突破。值得思考。

  凡是了解兩岸關係的人都知道,中國與中國大陸雖然只是兩字之別,但其中有很深的政治意涵。只要是堅持把中國與台灣並稱,慣於把兩者擺在對立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支持分離主義或至少是不反對台灣獨立的人,反而是那些動輒把大陸政府稱為中共政權、北京當局或中國大陸的人是堅決主張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所謂「統派」,因為這些人堅信,中國屬於兩岸全體同胞,不是任何政黨或政權所能獨佔。

  文章說,台灣許多人習於把政權和國家區別對待,他們有意見的是共產政權而非中國,若由這個角度出發,海外,尤其是大陸的朋友就應該理解,兩蔣時期反共不反華的立場,以及馬英九的苦心,他特別要求在政府官文書中不得把中共政權稱為中國,而應以中國大陸或北京當局代之,其背後的邏輯就是「中華民國」就(也)是中國,台灣不能自外於中國,中國大陸在兩岸之間不能獨佔、專有中國的稱謂。

  這應該就是馬英九政府大陸政策思維邏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