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孩子也是門技術:父母必讀的27條育兒良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4-4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3-29 15:43 來源:智慧空間   編輯: 小武


      被稱為「獨一代」的80后,現在大部分已為人父母。面對「獨二代」,許多還被人視為孩子的新爸媽們,有時候會束手無策,有時候甚至因採取措施不當而給孩子帶去一些不利影響,有的索性將養孩子的任務全權交給了父母。

  部分80后不會養孩子,急煞了他們的父母。

  80后媳婦不懂照顧孩子婆婆直搖頭

  「孩子都5個月了,還一點做娘的樣子都沒有。我媳婦長得蠻好,但帶孩子真的讓人看了只能搖頭。」2月25日,網友「六弦之音」向記者大倒苦水。

  「六弦之音」說,媳婦今年25歲,自孩子生下來后,媳婦就沒怎麼管過,除偶爾心血來潮逗逗孩子,似乎一切都與她沒什麼關係。「孩子剛出生兩三天,她就拿著個手機,對著孩子猛拍,那個閃光燈閃得我們老年人都覺得刺眼,小孩就更不用說了。」「六弦之音」說,媳婦生了孩子后,還是按自己的性子行事:月子未滿,就天天坐在電腦前上網,把孩子的小床也移到了電腦邊;孩子剛出生,產婦要吃得清淡點,她要麼不吃,要麼就對著自己的母親大喊大叫,說她媽媽存心不讓她吃好,還說吃那麼多肉,要胖死的。

  更讓「六弦之音」難以接受的是,前段日子,她外出一星期回家,發現孫子變成了紅屁股,媳婦竟然還不知。後來,她一問,氣不打一處來。「我不在這些天,她白天上網,將孩子放小床里,怕孩子冷,就在小床下面放了取暖器,一天吹七八個小時,晚上她讓孩子和自己睡,開了電熱毯,她給孩子換尿不濕又不勤,結果孩子拉濕了,下面的取暖器一吹、電熱毯一加熱,相當於孩子的屁股一直處在蒸發的熱氣中,能不紅屁股嗎?」

  手忙腳亂的80後父母不少

  「你的孩子會帶下一代嗎?」「你知道怎麼養育孩子嗎?」記者訪問了9名剛榮升為祖父母的老人和21名初為人父母的80后,發現80後父母在養孩子方面,手忙腳亂的還真不少。

  「我女兒今年25歲,去年生的孩子,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帶,都是我們弄的,孩子哭了,她只知道對著孩子喊'不許哭,睡覺、睡覺』。」50多歲的鐘先生說,面對剛降生的孩子,女兒不敢抱也不敢給其穿衣服,給孩子洗澡時,叫她扶一下,她都扶不住,讓孩子滑入澡盆。前幾天,她拉孩子出去玩,自己在前面走,孩子從後面的拉車裡掉出去了,她還不知道(當時孩子沒哭),好在旁邊一位老人及時提醒。

  「他們帶孩子完全是按自己想的來的。」邱先生的孫女三歲,兒子和媳婦在養孩子方面沒有任何顧忌,孩子幾個月大就敢喂她冰淇淋,孩子說渴了,嫌弄涼開水麻煩,就讓其喝牛奶,致使一段時間,孩子便秘,且胃口也變得很差。

  「剛開始看到這個軟軟的小東西,很恐怖,不知道怎麼辦」、「孩子剛生下來,怎麼餵奶費了很大的勁,剛開始怎麼弄都會壓著孩子的鼻孔,把我媽嚇壞了」、「我是80后,養孩子沒經驗正常呀。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我最大的法寶是有什麼不懂就上網查詢,或者看網上一些辣媽寫的帖子,照樣畫瓢,馬虎馬虎能應付,但這畢竟是紙上談兵,有些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孩子剛出生時,我覺得應讓孩子多曬太陽,於是就將窗帘都拉開,讓其在陽光下睡覺,結果孩子白天大部分時間都醒著,一個月下來,孩子還是很瘦,後來醫生說小孩剛出生,最大的任務是睡覺」「我們父母都在外地,自己在金華帶孩子完全是門新學問,孩子一哭,偶那研究生畢業的丈夫就急忙翻書,就像做實驗一樣」、「上回我家小果發燒好幾天,我嚇得哭了,不知怎麼辦好」……

  在「女人緣」QQ群,21名80後母親說起養育孩子,有一大堆困惑,大家紛紛表示,由於以前沒接觸過,加上平時很多事情都由父母承擔,養育孩子手忙腳亂就不足為奇了。

  專家:養孩子也是門技術

  「現在開車有駕照,養豬、養雞需技術、要證書,就是養人不要任何'技術』。」厲勵是金華健兒育嬰師培訓部的工作人員,由於工作原因,他經常接觸一些80后家長。「有些家長連自己的飯都不會做,怎麼為寶寶做營養餐?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沒有規律,怎麼來培養寶寶的生活習慣?」厲勵說,許多80後父母在生孩子之前,不僅一點育嬰知識和技術都沒有,更無從談育兒知識了。他認為,要改變這個現象,在沒有當上父母之前,趁早學一點育嬰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很有必要。

  「養育和教育孩子是件很有難度的技術活,而多數家長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了。其實在孩子出生前,家長就應該學習一些養育和教育知識。」高恬是貝因美高級育嬰講師,每年要對4000多名年輕父母進行育嬰培訓,每次講課結束了,還會有好多父母拉住她問問題,內容涉及「孩子病了,家長怎麼護理?什麼情況下送醫院?什麼情況下物理降溫」、「孩子偏食、認生怎麼辦」、「得了濕疹怎麼解決,注意些什麼?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后應該吃什麼補充」等,高恬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其實都不難,只是需要家長平時加強自我學習和積累,有時間也可以參加一些機構組織的培訓。另外,也需要一些長輩的放手。長輩放手了,小輩要自己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自然而然會想辦法去學習。

        父母必讀的27條育兒良言
  做好父母其實很簡單,很多時候,你往往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這裡的建議也並不難,但它們來自美國PARENTS雜誌龐大的專家顧問團,絕對值得聽取。

  1、許個願:

  不用時時刻刻都以孩子為中心,但是每周要拿出一兩個小時來,滿足孩子幾個願望,別分心、別煩心,哪怕做一個已經讓你膩煩的小小遊戲。一定要記住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2、讓「我愛你」成為每一天的前奏和尾聲:

  我們總是認為愛是應該有行動去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3、精挑細選寶寶用具:

  別以為多多益善,恨不得把整個地球都塞給寶寶,那樣只會過猶不及。給孩子挑選玩具和兒童器材要格外注意材料和功能,多和其他用戶、專家交換意見;及時準確地了解產品的性能,觀察寶寶怎麼玩兒,並給予適時的指導。

  4、逃離現場:

  如果孩子正在因為什麼人或事鬧個沒完,從後面把他抱走,太多的正面「接觸」有時只會讓局勢升級。

  5、浪漫絮語:

  將約會和獨處進行到底,在孩子面前也不迴避親密,不要吝惜對你的另一半說:「我愛你」。(在孩子面前甜蜜的竊竊私語只會讓他感到父母的美好與親密,這就是愛的教育)。

  6、別急於懲罰:

  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個杯子,渴望被愛、關注、諒解和尊重盛滿。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大便乾燥帶來的挫折感、批評等都會讓這個杯子一下子變得空蕩蕩的。如果孩子淘得有點過,先聽聽他的解釋,拿點時間觀察,考慮一下哪種反應或許有實際效果。有時交流比批評和懲罰有效得多,而且他讓你和孩子更接近。

  7、別為孩子挑食緊張:

  孩子不會讓自己餓死的,最好多給孩子的飲食來些花樣,少食多餐。再有就是要讓孩子知道你有多愛吃蔬菜。

  8、先行動、后商量:

  當孩子淘氣惹禍的時候,先果斷採取行動,以後再「心平氣和」地交流此事,因為在氣憤當中很難公允,容易有狡辯。

  9、親密昵稱:

  給寶寶起個小名,可以表達寶寶的一個特點,昵稱可以反映你和孩子之間的獨特聯繫。昵稱多的孩子也是獲得寵愛多的孩子。

  10、將暴力傾向扼殺在萌芽里:

  不要讓孩子打你或者踢你,哪怕你了解他生氣了或是有挫折感了。你要立刻阻止他(當然不能以暴制暴了),並告訴他:「你不可以打爸爸媽媽。」

  11、教孩子簡單的兒歌或詩詞:

  節奏和文字的聲律是很好的啟蒙材料,對以後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12、別讓寶寶在你的懷裡入睡:

  寶寶困了,打著哈欠,這時候把他放到小床上,讓他自己學會安靜入睡。

  13、承認錯誤:

  對孩子說出:「對不起,我把事情弄糟了」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但是這是人和人交往的一部分:承認自己的錯,也諒解別人的開始(即使是寶寶)。

  14、在小小挫折中提高抵抗力:

  你是不是曾一度想讓孩子生活在天堂里:沒有失望、挫折、壓力、眼淚、時刻都圍繞在愛的光環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就錯得有點兒離譜了,因為你所做的恰恰是把恐懼、痛苦、失落這一切的「慢性毒藥」親手包上了厚厚的「糖衣」,送進了孩子的口中。當「陣痛」來臨的時候,你能一直為孩子準備好「止疼片」嗎?不,他們需要自己止痛,自己療傷。請相信他們吧,其實他們結實著呢。

  15、避免惡性循環:

  如果孩子做了件錯事,你說了100遍也不管用,那麼就別再給他第101次警告,不妨想一個辦法,使他改正得更容易些,更有趣味些。比如他總是把衣服亂扔在地上,那麼就釘一個合適他身高的衣鉤,並且做好榜樣,好奇的他一定不會讓你再一次失望。

  16、避免惡性循環:

  如果孩子做了件錯事,你說了100遍也不管用,那麼就別再給他第101次警告,不妨想一個辦法,使他改正得更容易些,更有趣味些。比如他總是把衣服亂扔在地上,那麼就釘一個合適他身高的衣鉤,並且做好榜樣,好奇的他一定不會讓你再一次失望。

  17、允許孩子探險: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或是把東西翻得亂七八糟,但這是孩子學習的捷徑,我想每一個父母都不會剝奪他們寶寶「自學」的機會。

  18、叫醒孩子:

  叫醒孩子有時比等他自己起床要好。早晨叫他,中午他或許會比較容易睡個午覺;下午叫醒他,晚上他可以睡得更好。

  19、禁止孩子說壞話:

  怨恨、嫉妒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慢慢養成的。別讓孩子在你的面前說別人的壞話,尤其避免理由不充分的厭惡。要使孩子學會發現其他人身上的優點,尋找共性,尊重他人的特長;學會體諒別人,而不是挑剔他人。

  20、轉移注意力來制止淘氣:

  孩子淘氣的時候,不一定每一次都要義正詞嚴,試試可以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記搗亂。比如說:孩子把盤子里的菜亂攪,弄得哪兒都是,這時你若遞給他一杯奶,或許比批評更有效。

  21、鼓勵建立友情,而不是嘩眾取寵:

  你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這一不可能、二不必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慎交朋友,不要試圖過多插手他的交往,不過倒是可以多聽聽他對小朋友們的評價來了解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情況。

  22、讓孩子理解人們各有所好:

  寶寶可能特別喜歡某個東西,比如說甜食,而你喜歡青菜。把這種差別明確地告訴孩子特別重要,這樣孩子就能慢慢理解:蘿蔔茄子各有所好,深刻了解這一點將受益無窮。

  23、別讓兒童發育數據干擾你:

  愛因斯坦5歲才會說話,他可不是笨蛋噢!孩子的發育有不同的節奏,別太心急。時機一到,孩子一定會給你信號:我要開始爬了、走路了、認字了。

  24、不吝惜也不濫用誇獎:

  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內部獎勵機制」,真正做得好時,就得有點鼓勵。可以把你的誇獎改變一下,別說:「我的寶寶真棒,媽媽給點獎勵!」,而是說:「做得好!可以獎勵一下自己。」

  25、讓孩子自己做作業:

  家庭作業是孩子的,不是你的。如果你總是插手,他就會形成依賴,什麼難題都想求助於人。

  26、偏向而不偏袒:

  如果你對情況了解不夠,不要當「魔鬼代言人」或「正義使者」,孩子不需要像法官一樣公正毫釐不差的爸爸媽媽。比如說,孩子說:「我們的老師太壞了!今天她當著小朋友的面笑話我。」你如果不了解來龍去脈,不要說:「你肯定搗亂老師才批評你。」孩子同樣需要理解,請不要由於你的無心而傷了孩子的心。

  27、一起做菜:

  讓孩子一同決定買什麼和做什麼菜,可以的話,讓他給大廚打打下手,孩子的胃口說不定會更好,自己的勞動果實當然倍感珍惜噢!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0 2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