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茅於軾一語點中重慶模式死穴:沒有生產,哪來的分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28 2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3/27  消息來源:金融家




  「地方政府競爭曾經被視為中國經濟奇迹背後的力量,但福兮禍所依,這一獨特機制很可能也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經濟與社會風險來源。」國際對沖基金經理、廣晟財富投資管理中心投資總監劉海影在《誰來約束地方政府?--重慶模式的經濟批判》一文中如是開頭。「重慶模式是財政軟約束下的以土地、金融槓桿化為特點的政府拉動型經濟。」他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現在要擔憂的不是他們在經濟發展中起的作用不夠大,而是起的作用太大了。」

  其實,對重慶經濟模式的爭議由來已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劉業進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在天則經濟研究所於2011年舉辦的一個關於「重慶模式」和「廣東模式」比較的研討會上,他就試圖論證「重慶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持久」。

  政府主導下的經濟增長

  劉海影認為,如果非得給重慶經濟發展定義一個模式的話,那就是財政軟約束下的以土地、金融槓桿化為特點的政府拉動型經濟。這種模式在短時間來看效果是很好,長期來看則未必美妙,因為"借錢是要還錢的"。

  事實上,在1997年成為直轄市以來的十幾年歷史里,重慶的經濟發展從來沒有像最近幾年這樣異軍突起、引人注目。這一切都離不開被外界稱為"重慶的CEO"的黃奇帆市長的積極運作。在重慶市政府的主導下,一系列經濟建設大手筆給外界印象最深。

  2002年重慶市八個城建融資平台創立,即重慶城投公司、高發公司、高投公司、地產集團、建投公司、開投公司、水務控股和水投公司("八大投"),均由重慶政府擁有、授權經營。在"十一五"期間,"八大投"充當了全市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城市建設、水利設施、軌道交通、旅遊投資等各方面的主體。

  重慶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3、2004年開始推進國資改革,重慶國有資產從1700億元發展到如今1.46萬億元的規模,其資產分佈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在原來的重慶國資中,有80%是工商企業,現在變成了40%是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投資集團,30%是金融企業,30%是工商企業,這使得重慶的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極大增強。

  這些大手筆確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十一五"期間,重慶市全市生產總值在5年中翻了一番。2011年,重慶更是憑藉以地方債務平台為核心的城市經濟運作模式,在各省市GDP競賽中以16.7%的增速榮登榜首。

  不過,在這些成績面前,劉海影的看法始終比較謹慎。他認為,歷史經驗表明,政府主導的經濟項目不太具有經濟合理性,長期如此,政府借的錢可能還不了,到時候會出問題。

  劉海影在上述文章中曾指出,僅在2011年,重慶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600億元,占當年重慶GDP比例高達76%。毫不誇張地說,投資的超高速增長構成了重慶經濟快速擴張的主要動力。"政府不應該是經濟直接參與者、操盤手的角色,尤其不應該靠打壓私營部門的經濟活力來搞純粹建立在投資拉動上的經濟。"劉海影對記者如是說。

  劉業進則進一步指出,"重慶模式"體現的是一種發展經濟的社會工程師"工程技術思維",不太嚴格地說,可以稱為小計劃經濟。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上面,以工程技術思維來處理必敗無疑,這是以20世紀計劃經濟導致數千萬人蒸發換來的經驗教訓。

  高赤字和高負債並存

  政府主導經濟和投資驅動的結果是,重慶政府面臨高赤字和高負債隱患。

  來自重慶市財政局的一組數據顯示,2011年,重慶全市地方財政收入超過2900億元,地方財政支出超過3900億元,收支增幅雙雙超過40%。同時,2011年,重慶財政赤字規模超過1000億元,占整個GDP比重達10.52%,遠超3%的國際警戒線水平。

  實際上,重慶市如此巨大的赤字規模還是發生財政豐收的情況之下,"政府有多少錢也不夠花"這一點在重慶市得到印證。公開資料顯示:最近三年,重慶市實際財政收入分別為2009年1165.7億元,增長21%;2010年1990億元,增長70.8%;2011年2908.8億元,增長46.1%。支出方面,2009年實際完成1806億元,增長24.7%;2010年實際完成2749.5億元,增長48.4%;2011年實際完成3961.7億元,增長44.2%。

  劉海影在分析文章中指出,2011年重慶GDP合計約為1萬億元,而財政收入高達2908億元,佔GDP比例接近29%。財政收入佔比如此之高折射出政府對社會資源的強力抽取。而力度如此之強的資源佔用依然不能滿足政府開支需求:2011年重慶財政開支高達3961億元,接近GDP四成,而全國該比例僅為23%。

  仔細研究還會發現,在重慶市財政支出中,中央補助部分佔比很大。重慶市2011年獲中央補助、上年結轉等共計1843.4億元,而與重慶財政收入規模相同的另一直轄市天津,獲中央稅收返還、轉移支付補助等資金332.9億元、上年結餘166.8億元。重慶此項可用資金是天津3倍還多,這體現了中央對於重慶這一西部唯一直轄市的重視,而重慶如果對此過度依賴,長期而言令人擔憂。

  而2008年金融危機,以中央政府推出激進刺激計劃為契機,各地政府同時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效的刺激本地經濟發展的秘訣:以地方債務平台為核心的城市經濟運作模式。

  事實上,與財政赤字同樣引人關注的是重慶的"八大投"負債。對於精通資本運作的重慶市政府來說,"八大投"融資平台的負債規模一直是個謎。"從地方債務角度分析,2011年8月份披露的重慶市地方債務數據顯示,不包括市一級債務、僅統計區縣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159億元。考慮到該數據未包含市一級政府債務(全國平均而言市一級政府債務是區縣一級政府債務的1.6倍),總債務規模約5000億元,再考慮到重慶預算內收入僅1488億元,債務的可持續性顯然值得擔憂。"劉海影對記者表示。

  千億投資換來公租房建設

  如此高的財政赤字和地方債務是如何產生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頗具重慶特色的各種民生建設工程。重慶最典型的民生工程有以公租房建設為重點的"民生十條"和"五個重慶"建設。

  2010年重慶"兩會"期間,黃奇帆市長提出,重慶市將從2010年起在全國率先建設大批公租房,計劃10年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其中,前三年新建2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到了2010年6月,這一計劃增至前三年在主城區建設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

  重慶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累計開建公租房2871萬平方米,配租11萬套,規模、進度和配套水平全國領先。

  不過,知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租房建設其實就是政府討好老百姓,政府的錢從哪裡來?還不是納稅人的錢。"茅於軾認為,政府建設公租房會有尋租和後期運營維護的問題,相比於市場建設商品房出租沒有經濟效率。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重慶公租房建設總共需約1000億元的投資。其中,政府將投入30%的資本金,由土地出讓金收入、對高價房的稅收、土地儲備收入等來負擔,此外70%要依靠市場融資。

  而按照《中國改革》雜誌2010年採訪黃奇帆時所作的保守測算,三年的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建設的總投資規模超過700億元。如果考慮到政府劃撥3萬畝土地投入建設,由此損失的土地收益大體也將達500億元,這將佔去重慶市2009年至2011三年財政收入(約6000億元)的1/5,這還沒有包括政府在後續維護、更新改造以及管理、服務方面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此外,2010年6月重慶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做好當前民生工作的決定》,決定本屆市委任期內,用兩年半時間,在解決全市群眾最關心的十大民生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這個"民生十條"還包括農民萬元增收、森林綠化、農民養老保險等各個方面。據重慶當地媒體報道,為實現此次全委會提出的"重慶民生十條",兩年半時間內,重慶市政府的總投入將高達3400多億元。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民生投入,茅於軾不無擔憂。他認為,應該由政府實施住房救濟的只是最低收入的少數人,而且應該通過貨幣補貼的方式讓他們到市場上租商品房。

  而劉業進則對記者表示,"住房問題的根本是政府通過壟斷土地使用扭曲了住房供應市場,解決住房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承認農民的土地所有產權,允許建設小產權房入市交易。"他認為公租房可能導致分配不公,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富裕、公租房需求降低,可能面臨巨大的浪費。

  福利主義道路是條死胡同

  重慶大規模投資公租房建設和所謂的民生工程也引發"福利主義"的擔憂,尤其是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大背景下,這種對於大政府主導下的福利主義的擔憂更是揮之不去。

  在2011年7月30日天則經濟研究所法律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地方治理與國家轉型研討會"上,關於如何看"廣東模式"和"重慶模式"的問題就產生過激烈爭論。"民間確實有主張大政府搞二次分配的福利主義土壤,一些學者也支持這樣的觀點。"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劉業進告訴記者。

  在那次研討會上,以獨立學者秋風為代表的一方認為,當下中國存在著嚴重的分配不公,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民眾要求進行再分配是完全正常的。"如果經濟學家根本不能說服政府降低民眾稅收負擔,那麼,要求政府在給定的財政收入中,拿出更大比例用於改善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就是完全正當的。"

  但是,劉業進認為,秋風發現了問題,卻給出了錯誤的藥方。他告訴記者,面對分配不公重要的是找出形成收入差距的原因,而不能簡單地通過稅收、通過行政的方法來抹平差距。"當前形成收入差距的機制是兩個方面:權利歧視、政府壟斷和政府管制。如果我們視而不見,或者轉移了關注的重心,去關注收入本身的分配問題,這其實掩蓋了真正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了問題。"

  劉業進認為,針對當前宏觀稅負高的問題,對策是呼籲減稅,控制政府擴張傾向,而不是承認既成事實,然後去"分配錯誤的收入"。搞民生工程,恰恰為高稅負提供了口實和短時期的合法性,也為前述壟斷收益提供了道義支持。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稅收水平已經遠超GDP增長速度,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同比增長24.8%;而個人所得稅在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的情況下規模仍達6054億元,同比增長25.2%。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遠超GDP和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如果國家擴大福利政策,勢必要徵收更多的稅,個人與企業將難以負擔。"沒有財富的生產,哪來財富的分配,重慶是不是比其他地方有更高效的財富生產呢?"茅於軾認為,"重慶大力發展國有企業,國進民退,恰好是降低生產效率的一種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你哪來那麼多錢搞民生給大家做好事呢,很可能是靠向銀行舉債。"

  很明顯,政府福利不是免費午餐。劉業進從三個方面向記者講述福利主義為何行不通:"首先政府有一隻手為你提供免費或相對廉價的公共物品,就一定有另一隻手從你的口袋裡攫取稅收,羊毛出在羊身上;其次,我們應該看到福利國家的危機愈演愈烈,歐洲福利國家幾十年的實驗告訴我們,高福利打擊工作創造的積極性,鼓勵了懶惰,從而使得國家經濟不可持續;第三,我們要從捍衛任何一個人合法私有財產的角度,去防止通過福利主義合法地剝奪公民財產。"

  劉業進主張,以"普遍富裕"替代傳統"共同富裕"的說法。因為"共同富裕"暗示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平等訴求,"普遍富裕"是在追求富裕的過程中承認人與人之間合理的差距。

  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普遍富裕"的根本出路在於保護產權和鼓勵私人領域的創新,而絕不是均富式的"福利主義"和政府主導經濟發展。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laodai 發表於 2012-3-28 22:54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專家」真是蠢得可以。

什麼叫「財富的生產」?輕、重工業,服務業,金融,文化產業,商業,IT業,房地產,軍工和農林牧等等,都能產生財富。重慶怎麼會沒有「財富的生產」呢?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3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2-3-28 23:36 | 只看該作者
邏輯是對的。沒有生產,何來產品?沒有產品,何來分配?
問題是用來栽贓陷害重慶就不對了。因為不管是薄熙來或是他之前的官員都沒有執行過這種「不生產就分配」的政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4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3-29 00:43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工資的差別那麼大。還有貪污那麼多的錢如果用在民生不是大好事嗎?剛談福利,就揮出高福利的大棒。難不成現在中國人是高福利了?是窮人過不下去了。看不起病,買不起葯,住不起房,就是這些人在生產。他們是為了生存而生產而像樓主這些人是為了享樂來管理。這是本質不同。革命就是這樣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563

帖子

750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01
5
rfw1972 發表於 2012-3-29 03:03 | 只看該作者
沒有生產,那來分配,不只是重慶一個地方,整個中國都是靠投資拉動經濟.只不過重慶在利益分配上向下層百姓傾斜.
茅於軾是代表外國資本,官僚資本等即得利益集團代言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2-3-29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rfw1972 5樓 的帖子

那這個茅一定是大壞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1163

帖子

129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9
7
snsnjsn 發表於 2012-3-29 03:21 | 只看該作者
那是一條臭名遠揚的漢奸狗,他的話能信么?
樓主轉這樣的文章,是何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8
laodai 發表於 2012-3-29 08:10 | 只看該作者
如此改頭換面的文章竟然成為「精華」,可見管理層隨心所欲的操作到了何等地步!

本文的原題為「高負債刺激增長 重慶模式寅吃卯糧」,刊登在《金融家》3月25日 。http://www.jrjia.com/2012/03/25/2404.shtml

必須提醒各位,《金融家》就是所謂「天則經濟研究所」的刊物。其主要成員就是張五常、張維迎、茅於軾等一批人。一批靠「外資」豢養的人。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9
laodai 發表於 2012-3-29 08:17 | 只看該作者
在「金融家 」,茅於軾還發表這樣的文章:《挨罵也要堅持為富人說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10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2-3-29 09: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2-3-29 09:42 編輯

這個估計比樓主的更有分量..........

中國兩大腐敗家族 胡錦濤和溫家寶家族

www.***.com www.***.com


中國大陸的現實是,胡錦濤是第一大腐敗家族,溫家寶家族是第二大腐敗家族。

A 先看第一大腐敗家族:
胡錦濤的女婿茅道臨是以風險投資著稱的企業家,曾經是大陸門戶網站之一的新浪網CEO,在海內外供認是個大腕級的人物,《亞洲華爾街》日報根據「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集團」發布的消息,茅道臨在大陸信息科技企業家最新富豪排行榜中排名11,身價三千五百萬至六千萬美元之譜。2003年9月與胡錦濤的女兒胡曉華(又名胡海青)在夏威夷成婚。今年四月胡錦濤訪美,第一站選擇遠離政治中心華盛頓,該道美國西雅圖的微軟公司做客,消息人士披露茅道臨從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對微軟盛情接待的回報,胡主持儀式與其簽訂了一個十多億美元的電腦軟體合同,胡錦濤家族在這中間到底獲利多少,可能要等胡錦濤下台之後才能知道的了。此外,胡海青、茅道臨在深圳、哈爾濱等地從事收購當地醫院和國企的「大型」商務活動,還有,最近深圳將妓女嫖客遊街,就是因為胡錦濤家族看中了那塊地,為了幫胡錦濤家族搞拆遷而掃清道路的。

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是清華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視股份"有限公司/ Nuctech Co.) 的總裁。據BBC英國廣播公司和法新社等國際媒體報道,中國民航總局12月12日宣布,胡海峰的公司贏得民航總局的液態物品檢測儀器合約,合約範圍將包括全國所有機場,以加強反恐安全為由,全國147個機場都將安裝"威視"的X射線液體安全檢查系統。這款儀器出口價為20萬美元一台,整個這項政府合約金額高達數十億人民幣。整個過程近乎黑箱作業, 競爭對手資料全部保密,有故意圖利胡錦濤家族之嫌。

B 第二大腐敗應當是溫家寶家族:

溫家寶夫人張培莉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原是溫家寶的同事,有教授職稱,後來下海做珠寶生意,《遠東經濟評論》曾報導說,由於丈夫的權力,張培莉在中國珠寶業炙手可熱,影響力很大,是許多政策和法規的幕後推手。她是全國工商聯所屬的中國珠寶協會副主席,也是中國唯一上市珠寶企業北京戴蒙得寶石公司的總裁,該公司一直操控著中國的珠寶鑽石交易。后因溫家寶出任國務院總理,張培莉轉任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人。《開放》雜誌2006年6月號報道,張培莉實際上繼續在做珠寶生意,北京平安保險大廈的戴蒙得珠寶公司還保留著她的辦公室。
溫的兒子溫雲松,是北京網路公司優創(Unihub)的公司的老總,並和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合夥,李注資優創使該公司大舉發展,並取得華夏銀行、平安保險、中信證券、南方證券及招商銀行等全國性金融公司作客戶。媒體稱溫雲松是一位隱形大亨,其財富可能已高踞全國十大之內。6月號的《開放》雜誌還報道大陸傳聞的一個消息,溫家寶家族最近通過證券買賣,僅一次交易就獲利50億人民幣之巨。

胡錦濤的兒子胡海峰的公司最近獲得中國政府高達數十億人民幣的巨額和約,雖然中國民航總局說威視股份的產品「最出色」,但是,考慮到胡錦濤是當今中國「核心」,黨政軍一把手,那麼他兒子的公司從政府得到巨額和約的行為,不得不讓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要有所懷疑。

在一個政府行為透明的國家,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應該儘可能被避免的,除非這個中國只有「威視技術」獨家生產這樣合格的產品(雖然大家都知道那是南韓販買來的)。

C 胡錦濤家族從太祖父起,已經居住泰州四代了,他為什麼不敢說自己是泰州人?因家鄉個個都知道他是貪污分子兒子,名聲不好。他父親死了,胡錦濤母親娘家不允許貪污分子胡靜之(胡錦濤父)與胡母合葬,胡靜之只能孤單地一個人葬在泰縣當時人稱「亂墳葬」的泰縣城東荒灘上。

因母親娘家堅決拒絕和貪污分子合葬,胡錦濤只得將自己的父親,葬在了離自己母親墳5公里一個亂墳堆里。明明是江蘇泰州人,卻不敢說自己是江蘇泰州人, 做人做到連自己是哪裡人都不敢說, 假大空到了極點!

關於胡錦濤父母的安葬問題,原來也有一個頗為長篇的故事。

胡錦濤父親胡靜之因為貪污腐敗,在1960年代初被戴上「貪污分子」的帽子。他在1978年去世后,因為沒有還沒有摘掉貪污分子的帽子,當時胡母親的娘家人反對將胡靜之和李文瑞(胡錦濤母親)合葬。胡靜之只能孤單地一個人葬在泰縣當時人稱「亂墳葬」的泰縣城東荒灘上。胡錦濤因此有個心結,覺得母親娘家裡的人沒有在胡家最困難的時候站出來,反而選擇和被戴上貪污分子帽子,受了很多苦的父親胡靜之劃清界線。

胡海峰此次還是第一次到泰州:

按照有關大陸官場的級別,即使他是國家主席兒子,也不可能享受到警車開道沿途封路的高級官員的待遇的

官員早在10天前就通知,「要大力抓好市容市貌的建設和管理,因為國家副主席曾Q紅要到泰州和姜堰視察」。直到2005年4月6日,在沿途公路上值勤的員警和其他人員才知道,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副主席,中央組織部部長也只是到了鄰埠揚州,實情是神秘的胡海峰來了。

有泰州和姜堰的目擊百姓指出,當天上午7時多,到姜堰市米鎮20多公里長的公路上,開始布滿了員警和警車。當時路上3米左右就站有一名員警,所有的車輛不得在路上隨意停留。據了解,泰州地方政府不但動用了下面所轄靖江、泰興、興化、高港、海陵、姜堰等縣市、區的近千名員警為其站崗,而且20多公里的公路和姜堰市區硬是被封閉和半封閉了4個多小時,給當地的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多名從事長途客運的老闆因為少拉了很多客,他們都對此紛紛抱怨: 「如果國家領導人公幹出行要封路,我們還可以理解,現在人家兒子回來掃墓,你政府又封的那門子路?!」

當日上午9時許,有七八輛黑色的高級轎車,在前後8輛摩托車和兩輛警車的開道保護下,直奔姜堰白米鎮。兩個多小時后,該車隊又由原路返還。


又據姜堰當地居民指出,為了接待好北京的貴客,市政府在兩天之間,還將姜堰東轉盤處的「影響市容」的百姓的舊房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在這些房子的外面砌上了一道遮醜牆。

對於泰州官員「欺騙」國家主席兒子的手段,有泰州居民表示不滿:「真的不知道那些北京的貴客知道自己坐在車裡所看到的路兩邊長達5百米長的圍牆竟然是一夜之間砌起來的話,他們真的不知道會有什麼想法?」

D 溫家寶的伯樂地質部長孫大光。溫家寶一九四二年九月出生於天津市遠郊北辰區宜興埠鎮一個農村小鎮的書香之家,祖父當過國民黨時期的縣區督學,還做校長,父母也是教員,家中生活殷實。文革期間在地質隊,溫家寶曾因此一度被說成是家庭出身不好,在政治上受到冷落。

一九四八年底溫家寶一家遷往大城市天津,父親溫剛在天津三十三中學任地理教員,母親楊秀蘭在小學教語文。

溫家寶中學進的是周恩來的母校著名的南開中學,一九六○年考進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系,專業是地質測量和找礦。
近年來,在中國政壇和民間社會,特別是網路上,譴責溫家寶的風聲不絕於耳,勐烈抨擊溫家寶當總理八年來的政績與政策,把溫家寶視為「趙紫陽集團」的領軍人物。這股批判潮流是怎麽形成的,對中共十八大中南海領導層,乃至中國發展的未來趨向有何影響,這是人們所關注的。

  令人矚目的是,被視為自由派的作家余傑,也在香港出了一本《中國影帝溫家寶》的書痛批溫家寶(見二十六頁專訪),成為「倒溫」聲浪中三股勢力之一。這三股勢力一是中國國內稱之為「極左派」、「保守派」的毛澤東思想左派;一是權貴勢力,即特殊利益集團;一是對溫家寶「只說不做」看不順眼的自由派人士。按理說,這三股政治力量走的原本就不是一條路,一個反對當今的經濟體制改革,更不願啟動政治體制改革,企圖在中國恢復毛澤東時代;一個致力於維持現狀,阻礙改革繼續深化,以保護特殊利益、既得利益;一個是呼籲推進政治改革,捍衛普世價值,卻認為溫家寶只會「作秀」,沒有行動,不配當總理。他們以不同的立場,將矛頭指向溫家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1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29 22:31 | 只看該作者
laodai 發表於 2012-3-29 08:10
如此改頭換面的文章竟然成為「精華」,可見管理層隨心所欲的操作到了何等地步!

本文的原題為「高負債刺 ...

吃不到葡萄,那葡萄肯定是酸的!
可惜,這下子讓您老心酸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12
laodai 發表於 2012-3-30 12:50 | 只看該作者
嘿!被一直漫罵不止的管理層賞給混混「葡萄」了?瞧那個得意勁。終於有個「甜」葡萄卻引來一片對漢奸是聲討!

惺惺相惜吧。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30 21:48 | 只看該作者
laodai 發表於 2012-3-30 12:50
嘿!被一直漫罵不止的管理層賞給混混「葡萄」了?瞧那個得意勁。終於有個「甜」葡萄卻引來一片對漢奸是聲討 ...

誰讓你那老鼠洞里,只有老鼠屎的呢?
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