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科學家稱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已危及深海生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2-3-29 0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美國科學家最新獲得的證據顯示,2010年4月發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生活在黑暗的深海生物,如深海珊瑚已經造成危害。

  一般的人類活動,如海上航行,只給水下1220米以內的海洋生物帶來影響,而對1200米以下的海洋生態環境影響不大,但發生大規模的漏油事件則另當別論。為弄清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深海海洋生物的影響,一支由美國多領域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分別於2010年10月和12月兩次派出考察船,前往漏油事故發生海域進行深海取樣和觀察研究,現已獲得研究結論,成果發表於本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據論文第一作者、哈沃福德學院的海倫·懷特介紹,項目研究使用了「綜合二維氣相色譜分析法」,來判斷樣本上的石油烴。該方法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雷迪和尼爾森最先用於對浮油的研究,其原理是利用分子的重量來分離油化合物,能夠清晰地獲得油類的成分,並確定它的來源,由此判斷油類是從海床斷裂處自然溢出,還是油井事故造成的泄漏。

  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潛入水下了解漏油事件對深海生態系統的影響。為獲取樣本和觀察深海珊瑚受到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了水下機器人(ROV)和潛水艇等水下裝置,先派水下機器人下到深海處,描繪海底地圖和拍攝海底照片,然後由專業人員駕駛能夠搭載兩名乘員並帶有窗口和攝像機的潛水艇,靠近受污染的珊瑚進行近距離觀察,同時利用潛水艇攜帶的機器手採集樣本。

  項目負責人、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查爾斯·費舍爾說,最初在距離漏油的馬康多油井20公里的9處海域進行考察,並沒有發現深海珊瑚受到影響;但當水下機器人在距離漏油處11公里的海域進行探測時發現,那裡的珊瑚群為一種棕色絮狀物覆蓋,顯示出組織損傷的跡象。

  「當水下機器人試圖接近珊瑚群看得更清楚時,屏幕顯示的只有白色和棕色,而不是珊瑚和海蛇尾(一種軟體海洋動物)的色彩。」費舍爾說,「顯然,這些東西過去我們在這一地區未曾見過。」


研究人員還發現,漏油事件發生后,靠近馬康多油井的海平面以下大約1300米處的珊瑚群,比其他地區的珊瑚群早3個月受到影響。

  該項目得到了美國科學基金會資助,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天普大學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等單位的專家參加了研究。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2-3-29 09:01 | 只看該作者
全球的大洋都是同一水體,就像一個大魚缸,隨著洋流、動植物食物鏈,漏油的影響早晚會波及到更大的地域。
對於一個不負責任的企業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居然要全世界埋單,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2-3-29 15:32 | 只看該作者
污染環境有罪,保護地球有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