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虧是福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3-28 1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的人最怕吃虧,寧可讓別人吃虧自己也不能吃虧。可是,中國的老人們卻時常勸說兒孫們說:吃點虧不是什麼壞事。歷史上很多的賢士君子,他們也都以能吃虧來要求自己和訓誡子孫。
吃虧,並不是輕易能做到的,需要有容忍雅量。能吃虧,是寬容大度、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象徵。古時有一位林退齋尚書,他福德頗多,子孫滿堂。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子孫跪在面前請求訓示,林退齋道:「沒有別的話,你們只要學吃虧就行了。唉!自古以來,許多的英雄,只因為不能夠吃虧,而害了許多的事啊!然而從古以來,也有許多的英雄,只因為他能夠忍辱吃虧,而成就了許多的事啊!例如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可以說是吃虧吃到了極點,後來韓信才能夠登壇拜將,被劉邦策封為三齊王;而當時辱侮他的淮陰少年們,後來都成為他的部下了。」

能否吃虧,以至於成為古人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之一。被稱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他曾經說道:「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用『學吃虧』一語律已;以『怪不得』三字待人。」這也是明朝儒士薛敬軒所奉行的。

自古就有「吃虧是福」的說法。吃虧的真實意義更在於,可以消災免禍,化禍為福。因為人世間的「福祿壽」都是用德換來的,而吃虧可以積德,反之,使別人吃虧的那個人就要失德了,而且如果壞事做大了還將受到天譴。如此看來,吃虧孰得孰失呢?其中的原由到底如何?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