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美國教育的幾點誤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6-14 04: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lovelaughlive

探討中國式教育和美式教育的優勝差異,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尤其是近幾年讓人比較難以忍受的中國教育,更是讓對孩子有殷殷期望的父母們急切的想把孩子送出國門去讀書,逃離中國教育。其實在讓孩子漂洋過海之前,深入的了解一下國外的教育體制是很有必要的。

自己家裡有了讀書娃,打入敵人內部后,才發現實際上我們對美國教育還是有所誤解的。

誤解一:美國的學校里,尤其是小學,都是以玩為主。
有這樣的誤解估計是看美國小學生的數學習題,簡單的讓人驚訝,既然這麼簡單,小孩子們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一定很少,當然是以玩為主了。實際上,他們從學前班開始,每天除了要上必須上的閱讀,數學,文學(Language Arts)之外,還要上特殊的科目(Special),諸如歷史,科學,音樂,西班牙語,人格培養(character education)之類的。這些特殊科目涉及的面非常的廣,包括南北戰爭的由來,磁鐵的原理,交響樂的組成,怎樣做一個好的公民,視野很開闊,我們這樣的第一代移民跟著孩子學習都是受益匪淺。

至於閱讀,這個就不用說了,美國人全民愛閱讀。在餐館等上菜的時候,你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捧著一本厚厚的小說在看,絕對不是稀奇事。健健剛上學前班時,老師就要求小朋友每天至少讀書15分鐘,然後每一個季度會有他們自己的讀書目標。到專門的網站上選好書,回家找來閱讀,第二天上計算機上測試閱讀理解題目,一般全部答對會有0.5分,一個季度要達到一定的目標才有資格參加最後為了慶祝達到讀書目標的慶功會。

學校里時不時的會有project拿回家來需要孩子自己研究完成,每周都有單詞的拼寫測試,數學和閱讀也是沒幾天就有一個quiz(測試),只是考試沒有中國孩子那麼大的壓力,考不好沒有關係,回家複習過了,重新考過就行了。

誤解二:美國的學校里崇尚個性和自由精神,沒有嚴格的課堂紀律。
以前在國內看美國的電影電視里,總是看到教室里的孩子不用正襟危坐,或趴或站,非常的自由,也不由得心生嚮往。尤其是回答老師提問時,或者是對老師提出質疑時,那叫一個灑脫和自由。

我娃上了學前班之後才知道,這個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至少小學里不是這樣自由的。健健的教室rule里有一條就是「先舉手再說話」,這不僅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還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學校里通常都有自己的紀律彙報體系,每天拿回家的卡片上是綠顏色,說明一天下來表現還不錯,如果是黃顏色,那就是要敲響警鐘了。說話前不舉手一次警告,排隊去吃飯在走廊里發出聲音又是一次警告,說比較粗魯的言語也是一次警告,幾次警告下來就是黃顏色了。

其實老師在意的並不是舉手和說話的順序,也並不在意在孩子走廊里悄悄的和自己的朋友說兩句話,他們要強調的是遵守命令(follow direction),這樣的行為習慣從小就要養成。

誤解三:美國的家長不怎麼管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這個誤解也是大錯特錯了。
我以前寫過一篇《誰說美國媽媽都放養》,很多美國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學業,幫著孩子複習單詞拼寫,數學練習,一起做學校的project也都是常有的事情。我已經有兩次收到健健同學媽媽的郵件,說是自家孩子把單詞拼寫的單子弄丟了,來問本周的單詞表,這樣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下。可見那些媽媽對孩子學習一點都不放鬆。

美國的小學下午3點左右就放學了,健健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媽媽都是全職媽媽,3點以後就是帶著輔導作業,參加各種興趣班的活動,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一點都不比中國媽媽少。還有不少家庭自己home school,就是在家上學。我周圍就有兩家home school的,都是因為他們對美國的教育體系有很多的不滿,決定自己親自上陣。Home school在網上有一個很完整的體系,提供教材和好點子,這樣的家庭也有自己的network,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

誤解四:美國的家長在孩子18歲以後就不管孩子了。
這個也是受電影電視的誤導,孩子18歲以後就要離開家庭,開始自己獨立的生活。我們公司好幾個人60歲了都沒有退休,主要都是家裡都有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上大學時需要一大筆錢,再工作幾年為孩子打個良好的經濟基礎。

有個同事的孩子被杜克大學錄取了,每年的費用五萬多美元,我問他要不要支援孩子,回答是當然了,憑孩子自己打工,怎麼付得起這個學費。很多的中產階級家庭不揮霍不浪費,就是為了到一定的時間能讓自己的孩子上自己想上的學校,不要因為昂貴的學費而止步。

中國的父母們對孩子一片拳拳之心殷殷期望,美國的家長們也是一樣,都是望子成龍。只是在美國可能經濟發展起步早,一般來講大學畢業后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後買房買車,都不算太難的事,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一定要千軍萬馬的過獨木橋。了解一個真實的對方,才能做一個明智的選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