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的必然 人民的選擇

[複製鏈接]

8

主題

8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isin501 發表於 2012-3-21 1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會制度的革命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發動機和加速器。革命是質變,是飛躍。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革命成為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當時世界上被奴役人數最多、也是最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迅速蕩滌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使百萬農奴和奴隸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獲得了解放,實現了百萬農奴和奴隸夢寐以求的當家作主的權利,使西藏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開創了西藏發展的新紀元。這是西藏發展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西藏社會進步和人權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它為西藏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確立了嶄新的起點。

    二、民主改革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正確選擇

    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主體,歷史的必然性來自於人民的選擇。在社會歷史活動中,人類總是在不斷地追求自身的解放。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解放首先體現為勞動的解放。尊重和實現勞動者的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所在。舊西藏的封建農奴制度的基本特徵,就是把農奴束縛在土地上,把農奴當作會說話的工具,與生產資料同等對待,以農奴對農奴主的依附關係為條件。這種制度在經濟上對農奴進行殘酷剝削和壓榨,在政治上農奴依附於農奴主而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勞動者的生產熱情受到嚴重壓抑。它嚴重束縛西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阻礙西藏社會發展的絆腳石,是阻礙人民發揮創造歷史之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枷鎖。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人民必然會為實現自身的解放、勞動的解放而作出自己的選擇。




資料圖片:西藏廣大農奴集會要求立即廢除封建農奴制度(圖片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近代以來,西藏的有識之士就意識到,若「照老樣子下去,西藏整個社會就得毀滅」,他們謀求西藏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謀求西藏社會的現代化。而廣大的農奴和奴隸更是為擺脫絕境不斷發動請願、逃亡、抗租抗差和武裝反抗。西藏廣大人民從心底里反對和憎惡這個人剝削人、人壓迫人、人奴役人的黑暗制度。西藏實現和平解放,使西藏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羈絆,這為西藏與全國一起實現共同進步與發展創造了基本前提。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簡稱《十七條協議》),肯定了改革西藏社會制度的必要性。上世紀50年代後期,全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普遍確立和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教育和鼓舞了廣大農奴和奴隸。西藏廣大勞動人民的民主改革意識日益覺醒,西藏上層愛國進步力量不斷增強,人們衷心地期盼著民主改革的實行,廣大群眾把民族進步的希望,寄托在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的民主改革上。這就是西藏廣大人民的真實意願。西藏民主改革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它的實行是因人民的選擇,它的勝利是因人民的參與。




    資料圖片:1959年,翻身作了主人的農奴以燒地契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解放。(圖片來源:西藏日報/中國西藏新聞網)



    社會變革以經濟變革為基礎,以政治變革為主體。勞動解放是社會變革這兩個環節和層面的內在統一體。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就不會有所謂的社會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本質就是勞動。勞動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根本。勞動解放從根本上推動和促進社會進步。沒有人天生願意被奴役、被壓迫。西藏的民主改革從政治層面上看,廢除了極端腐朽、黑暗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和奴隸翻身得解放,不再被作為農奴主的個人財產加以買賣、轉讓、交換、抵債,不再被農奴主強迫勞動,從此獲得了人身自由的權利。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西藏百萬農奴和奴隸從人身依附關係中解放了出來,為人的全面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新型的社會主義經濟關係,使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實現,符合西藏廣大人民的真實願望。從經濟層面上看,實現勞動者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選擇性,是百萬農奴獲得自由發展的內在要求。當舊的地契、債約被扔進熊熊燃燒的火堆時,百萬翻身農奴第一次擁有了生產資料,獲得了滿足自身發展所需要的物質生產的條件。伴隨人身依附關係的解除,勞動者主體地位得到實實在在的實現,勞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生產力得到空前的解放,西藏經濟社會從此獲得持續快速發展的動力。正如阿沛·阿旺晉美所指出的,「民主改革不僅解放了農奴,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拯救了整個西藏」。民主改革開創了西藏與全國人民一起走向現代化的歷史新紀元。




資料圖片:西藏農牧民給人民解放軍運送物資(圖片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平息叛亂和民主改革是西藏百萬農奴為維護祖國統一、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而進行的偉大鬥爭。平叛作戰之所以取得輝煌的勝利,就是獲得了西藏翻身農奴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西藏各族人民隨軍支前民工就達1.85萬人次,出動民畜10.44萬餘頭(匹)。平息叛亂、實行民主改革,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向世人宣稱:民主改革是西藏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人民的選擇。

    作為社會變革的基礎,經濟變革為社會變革提供和積累相應的物質力量和手段;作為社會變革的主體,政治變革是經濟變革的歸屬,為經濟發展提供上層建築保障,以支撐經濟發展和變革。通過民主改革,百萬農奴翻身當家成為國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從此西藏人民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享有法律所規定的一切政治權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更為西藏廣大群眾管理本民族事務提供製度保障和法律依據。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行使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的權利。這是西藏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變革。




資料圖片:翻身農奴參加選舉(圖片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達賴集團在國際敵對勢力策動支持下,背叛國家和民族,搞所謂的「西藏獨立」,實質就是妄圖恢復極端腐朽、落後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所謂「流亡藏人憲法」就賦予十四世達賴控制和主宰「流亡政府」政教的一切最高權力,這充分說明了達賴是長期從事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總代表、總頭子。然而,達賴集團圖謀恢復腐朽沒落的、被歷史淘汰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搞所謂的「西藏獨立」,違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違背西藏廣大人民的意願,只能是「黃粱美夢」,永遠不會實現。

    三、民主改革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的英明決策

    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順應歷史潮流所實現的偉大變革,彪炳千古、永垂史冊。




資料圖片:《十七條協議》(圖片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發展過程,影響及形成不同發展道路的原因在於每個民族具有不同的自然、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存在適用於所有民族的發展規律。中國共產黨本著尊重歷史、尊重西藏廣大人民意願的立場,從西藏的大局出發,顧及西藏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從一開始就以極為慎重的態度對待西藏的民主改革。1951年5月簽訂的《十七條協議》明確指出:「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地方政府應自動進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時,得採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的方法解決之。」1952年中央又決定:「西藏至少在兩三年內不能實行減租,不能實行土改。」在全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改造的1956年,中央又提出,西藏的改革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是不能實行的,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期也還要看情況如何才能決定」。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之所以耐心地等待,並一再推延西藏民主改革的時間,正是充分考慮了西藏社會的特殊歷史背景,這既為西藏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要進行民主改革,走社會主義道路;又慎重決策,以西藏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為念,在民主改革的時間和方式上採取了寬鬆的態度。中央作出的決定和指示,都是為了教育和等待西藏上層集團認清形勢,順應歷史潮流,逐漸贊同並接受中央提出的原則,「達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內逐步地改革西藏經濟、政治的目的」,實現西藏社會的歷史跨越。

    然而,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為維護農奴主階級的既得利益和特權,根本反對改革,企圖永遠保持封建農奴制。他們蓄意違背和破壞《十七條協議》,變本加厲地策劃了一系列分裂祖國的活動,直到發動武裝叛亂,站在了與歷史和人民相對立的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尊重人民意願,根據形勢的變化,鄭重宣布:「局勢迫使我們提前同西藏上層反動分裂分子進行決戰,進行一次徹底解決西藏問題的平息叛亂的戰爭」,「原來決定的六年不改的政策,自然不能再繼續執行下去」。中共中央於1959年3月22日發出的《中央關於在西藏平息叛亂中實現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問題的指示》中強調:「在這次平息叛亂的戰爭中,必須同時堅決地放手發動群眾,實行民主改革,以便徹底解放藏族人民群眾,引導西藏地區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從根本上消除叛國分裂活動的根源。」中央還明確指出:民主改革要「依靠勞動人民,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有步驟、有區別地消滅封建農奴制度」。「西藏地方政府擁有的耕地必須分給農民所有,其債務、烏拉和差役應予廢除。對於貴族的封建佔有制也要一律廢除。但在做法上應根據他們的政治情況,加以區別對待:凡參加叛亂的分子,他們所有的耕地、房屋、耕畜、糧食和農具一律沒收,分給農民;其債務、烏拉和差役一律廢除。對沒有參加叛亂的分子,應該經過和他們協商,將土地和多餘的房屋、耕畜和農具分給農民,廢除其債務、烏拉和差役。對於在平息叛亂和民主改革中表現進步並且政治上還有較大影響的進步分子,可採取贖買的辦法」。不久,中央又決定,「對於沒有參加叛亂的貴族的土地和多餘的農具、耕畜、房屋,一律仿照內地對待資產階級的辦法,實行贖買政策」。中央對牧區、寺廟的民主改革以及對待工商業等方面的問題,也都做出了具體規定。這些規定,為西藏的民主改革指明了方向。




資料圖片:馬夫格桑民主改革後分到一匹母馬和一頭驢(圖片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指南,根據中國革命不平衡性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處理民族地區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黨的民族政策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靈活應用的光輝典範。事實證明,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特定的方法完成西藏社會的制度變革是無比正確的,它不僅使西藏各族人民獲得了政治和經濟的解放,打破了百萬農奴身上的枷鎖,也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歷史證明,民主改革在西藏的順利實施和勝利完成,是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的結果。中國共產黨始終關心和重視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成功地指導和解決了西藏社會的發展問題,對我國民族工作實踐與民族地區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民主改革的決策是英明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西藏各族人民走上民主進步的道路。

    四、民主改革開創了西藏發展的新紀元

    民主改革使西藏社會發生了跨越千年的偉大變革,開創了西藏發展的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作出了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經營西藏的英明決策。歷經和平解放、平息分裂集團全面武裝叛亂和實行民主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區這三個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社會變革,深刻改變了西藏的前途命運,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從此走上社會主義康庄大道,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制度保障和發展基礎。

    改革開放一開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先後制定了加大扶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優惠政策,加快西藏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西藏邁上改革開放的偉大道路。

    上世紀80年代末,在達賴集團分裂破壞活動甚囂塵上之際,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有力打擊達賴集團分裂破壞活動,西藏工作經歷「一個轉折點、兩個里程碑」,推動西藏工作勝利進入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推動西藏各項事業邁出新步伐,在黨的西藏工作歷史上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民主改革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特別是緊緊圍繞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實現了西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按照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發展路子的要求,大力實施「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始終把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大力實施以安居樂業為重點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綜合能源體系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加大對內地的開放力度,大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這些措施,有力地推進了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諧西藏、生態西藏建設。

    民主改革50年來,西藏發生的變化跨越上千年,西藏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西藏通過大規模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現代農牧業、工業、交通運輸、商貿、旅遊、現代服務業等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富有西藏特色的國民經濟體系。2008年,西藏生產總值發展到了395.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9年增長了65倍,年均增長8.9%;西藏人均GDP達到13700多元,比1959年增加了13558元。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GDP每年達到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3%,高於同期全國年均水平,是西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糧食產量由1959年的18.29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95萬噸;糧食平均畝產由1959年的80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269公斤;年末牲畜存欄數由1959年的956萬頭(只),增加到2008年的2400萬頭(只)。農牧業現代化、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防抗災能力顯著增強,科技的貢獻率達到36%,基本上改變了靠天養畜、靠天吃飯的狀況。
沙發
g深海 發表於 2012-3-21 17:32 | 只看該作者
    「社會制度的革命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發動機和加速器。革命是質變,是飛躍。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革命成為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

   人民萬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