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民航組織力避貿易戰 首提替代歐盟碳稅方案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19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3月18日 17: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僑報網訊】為避免歐盟航空「碳稅」演變成中美俄等32國與歐盟之間的碳稅貿易戰,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理事長岡薩雷斯(RobertoKobehGonzalez)日前出面「救火」,他提出四種可能的機制,以替代歐盟「碳稅」計劃。多位專家表示,作為國際政府間組織,這是ICAO去年發布決議反對歐盟航空「碳稅」以來,首度提出具體的替代方案,有望獲得中美兩國支持。 >>中國再度緩購10架空客飛機 凸顯對歐盟碳稅不滿

進展:中美或支持「碳稅」替代方案

《經濟參考報》消息,岡薩雷斯16日表示,四個列入考慮的機制包括:強制抵消(mandatoryoffsetting)航空公司碳排放、帶有一定創收機制(revenue-generatingmech-anism)的強制抵消,以及兩項限制排放及貿易體系(capandtradesystems):一項是所有碳排放都可以進行交易,另一項是以初始排放為基準的增減量才可以交易。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簡稱「中國航協」)副秘書長柴海波18日表示,這一表態的作用是積極的;如果上述替代方案在成員國中達成共識,將具有法律約束力,是國際多邊的而非歐盟單邊的。柴海波對此表示,相信中國民航主管部門會積極參與ICAO框架內的國際談判,美國應該也會支持全球航空碳交易體系建設,這有助於全球航空碳減排走上平等協商的道路。

曾主持國家發改委《國際航空排放問題》課題的一位中國民航大學教授18日透露,正在加緊對上述備選機制的細節進行應急研究,以確定哪個方案對中國更有利,從而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該專家稱,對於后兩個方案,在未來可能建立的全球民航業碳交易市場中,ICAO扮演的角色也值得關注——其中一種是各成員國為超過免費配額的碳排放量所付的錢,將交給ICAO管理,用於在該市場上購買配額,或提取一部分錢,用於發展中國家或小島國的碳減排進程;另一種是ICAO只提供交易平台,並收取交易費用。

至於前兩個方案,該人士提出三大疑問:「首先,ICAO要將『碳中性』(即通過植樹等方式把碳排放量全部吸收掉,或為此支付成本——編者注)的基準年設定在哪一年?其次,如何根據不同國家民航業的燃油效率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抵消比例?最後,抵消方案用的是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標準還是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標準?」

岡薩雷斯認為「尋求一種全球性機制以解決航空碳排放問題,是十分困難和複雜的,部分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更為關心其對經濟的影響。」ICAO理事會上周三舉行了「建設性的」會議商討這一問題,並指導工作小組繼續研究上述四種機制,並於今年6月向理事會提交報告。

但柴海波提醒,面對去年底ICAO反對航空「碳稅」的決議,歐盟此前一度提出,雖然歐盟成員國均為ICAO成員國,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不是ICAO成員國,「因此歐盟有可能胡攪蠻纏,不接受ICAO的替代方案」。曾參與《京都議定書》談判的碳減排資深專家錢國強表示,對於拒不執行ICAO決議的成員國,ICAO可以限制其表決權。

隱憂:後續談判美國或倒戈支持歐盟

歐盟此前頒布指令,宣布所有在歐盟境內機場起降的國際航班都要為碳排放繳納費用,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被列入了該體系。

今年2月,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在內的29國與會代表發表聯合宣言,提出了反對上述「碳稅」的一攬子可選擇的反制措施,包括:利用法律禁止本國航空公司參與碳排放交易體系;修改與歐盟國家的「開放天空」協議;暫停或改變有關擴大商業飛行權利的談判。

岡薩雷斯在上述場合也強調,ICAO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使該原則與《芝加哥公約》一致,體現「非歧視性原則」。有專家稱,「非歧視性原則」一定程度上代表發達國家的立場,發達國家可能據此不承認中國在碳減排方面「發展中國家」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26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幾天前聯合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致信呼籲「希望美國政府能支持這項方案,或者至少能停止反對這項方案。現在美國在反對歐盟將航空業納入ETS的國家中正起著領導作用。」

曾多次隨中國代表團參與碳減排國際談判的業內專家唐人虎表示「美國現在雖然反對歐盟『航空碳稅』喊得很兇,但在小布希時代就已強制火電廠等排放源監測碳排放數據,許多龍頭企業把『碳戰略』作為核心戰略。這就是說,美國只要願意,幾乎可以一夜之間啟動國內碳交易市場,而中國做不到。」

錢國強表示,美國只是反對全球航線支付的碳排放成本都落入歐盟口袋裡,並未反對加大對中國民航業碳排放的約束,如果歐盟未來允許美國共同制定民航業碳減排規則,美國很可能在ICAO後續談判中,配合歐盟對華施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民航業人士表示,由於美國在《京都議定書》談判中拒不接受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即要求發達國家承擔碳減排的大部分責任。「所以,中國能避免利益受損就不錯了,很難獲得國際談判主導權。」該人士感嘆。

上述中國民航大學專家說,歐盟等發達國家認為,與歐美民航市場趨於飽和相比,中國民航業增長較快,理應承擔更大的減排責任。

該專家解釋道,實際上,在未來數十年全球航空業碳排放量可能翻倍增長之下,最近10年,中國民航業新購機隊的單位噸公里的燃油消耗已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碳排放量低於歐美機齡普遍較高的機隊。

(編輯:雷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