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中國罷免薄熙來表明共產黨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19 2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3/19  消息來源:華爾街日報

  核心提示:罷免薄熙來(專題)並不會自動為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等更加開明的人物走向黨內最高層鋪平道路。薄熙來(專題)的職位由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密切的張德江接任說明這一派別的勢力仍然強大。

  原文:China Purge Sets Up Scramble at Top

  作者:JEREMY PAGE

  發表:2012年3月15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翻譯並校對

  



  【原文配圖:在3月5日開不的人大會上,薄熙來(專題)(左)坐在徐才厚(政治局委員之一的將軍)的旁邊,周四,張德江(右)接任了薄熙來的職務。

  在共產黨內兩派對立的精英爭奪控制權之時,領導了"毛主義"的復甦的薄熙來的下馬可能導致日益公開的黨內高層鬥爭加劇。

  薄熙來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職務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不久前,他還被視為最有希望被提拔至政治局常委的人選。這無疑是黨內自由改革派的勝利。

  但罷免薄熙來並不會自動為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等更加開明的人物走向黨內最高層鋪平道路。汪洋最近因和平處理[烏坎]村民抗議強佔土地事件而贏得稱讚。

  這實際上會促使與薄熙來有關聯的人物採取行動確保自己在新政治局常委(由九人構成)中的席位。習近平(專題)預計將在今年秋天進行的十年一度的權力交接中成為黨的總書記。

  領導層的鬥爭表明共產黨正處於十字路口,兩派之間的分裂日益嚴重。一派以薄熙來為代表,他們主張政府在經濟和社會中發揮更有力的作用,另一派以汪洋為代表,他們支持私有部門、公民社會以及法治。

  在溫家寶總理周三罕見地公開批評之後,就發布了薄熙來被免職的消息。溫家寶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重慶市領導"要反思並從王立軍(專題)事件中吸取教訓"。周四就宣布了薄熙來的職位被接替的新聞。

  分析人士說,儘管自由派不喜歡薄熙來的政策,但分析人士說,薄熙來真正的錯誤在於,他傲慢的個性、民粹主義行事風格和公開挑戰上層的做法破壞了黨內敵對權力中心之間微妙的平衡以及通過達成共識來作決策的文化。

  聖地亞哥加州大學中國政治方面的專家,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助理謝淑麗(Susan Shirk)說"自從天安門事件以來,領導層就一直努力保持著暗箱操作。薄熙來在重慶所做的[打黑唱紅]活動就是他必須下台的原因,而不是他所作的一切。"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他的下台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是平衡迅速得到恢復還是對立陣營繼續鬥爭,破壞黨內團結。在共產但面臨緩慢增長的經濟和日益苛求的民眾之時,團結對共產黨掌權至關重要。

  上一次出現領導層的嚴重分裂是在1989年,數百萬中國人在街頭,在北京的中心天安門廣場舉行支持民主的抗議,最後以軍隊鎮壓收場,死亡數百人,也許高達數千人。同情抗議者的改革派領導人後來被清洗。

  2006年,一次有限得多的權力鬥爭導致政治局委員、上海黨委書記陳良宇因腐敗指控而被定罪。接替他的是習近平(專題),幾個月後,習被提升為常委。

  薄熙來看來可能已經逃過類似的命運。分析者們說他有可能會保留(25個)政治局委員的一席。只要他同意不干涉政治事務,他可能會得到一個虛職,比如政協機構里的一個副職。

  如果他不合作的話,他可能會面臨基於王立軍(專題)提供的有損於他的材料的調查。王曾是薄熙來的公安局長,上個月他在成都的美國領事館滯留一夜后被中國的安全人員拘押。

  除了說這是由中組部的李源潮正式宣布的之外,國營媒體對薄熙來周四被免職一事,沒有提供更多詳情。李也是有可能入常的領跑候選人之一。

  對於出於個人和意識形態原因支持薄熙來的黨內領導人以及支持他振興毛澤東主義做法的下級官員和學者(統稱為"新左派")而言,薄熙來被免職是一記重創。

  但接替薄熙來的張德江在朝鮮學習過經濟,是負責工業和能源的副總理,而且被認為與國有工業巨頭關係密切。這表明與薄熙來有關的派別勢力仍然強大。

  人民大學精英政治問題專家張鳴說:"他們皮很厚。他們可以找新的領導人來依靠。"

  黨內派系和利益集團是流動的,往往相互重疊,但分析人士認為,張德江顯然不屬於自由改革派陣營。

  2003年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期間,張德江因企圖隱瞞非典疫情而受到普遍批評。

  張德江也是常委候選人之一,雖然未具明文的黨內慣例暗示他只能任滿一屆,因為他已經65歲了。

  和薄熙來一樣,張德江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密切。與江澤民關係緊密的其他領導層候選人包括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和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政治專家李成認為,最大的贏家將來自薄熙來的同一派別。他說:"這就像共和黨初選——如果一個共和黨人失敗,另外的共和黨人會獲利。"

  Brian Spegele 和 Tom Orlik對本文有貢獻

  

  薄熙來去職令中國網民群情激奮有人歡呼有人哀傷

  作者 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對那些沉迷於帝王將相電視劇的中國億萬城鄉父老來說,在過去幾天里所發生的一切,完全可以用一場「宮廷政變」劇來概括。當今中國最有權勢的25人之一的薄熙來,在一場由其下屬王立軍(專題)「叛國」而引發的蝴蝶風暴中,未能全身而退,功虧一簣地倒在了進軍政治高峰最後的台階上。對於溫家寶總理14號在兩會告別記者會上首次透露的相關信息,就連那些一直以來認定溫家寶的勤勉親民只不過是「作秀」的網友也承認,他這次講話的言論尺度超出了期待。

  FT中文網上作者徐達內的文章回顧說,依據對中共政治話語模式的判斷經驗,他們認定,溫家寶的這段講話無異於將薄熙來的「唱紅打黑」定義為文革思維,批評其與中國共產黨得以穩定政權的改革開放策略背道而馳。「這是十年來最有含金量、最有料的一場發布會」,一位媒體主編髮出微博感慨,並迅速得到贊同。與此同時,則是中國網際網路上的一片沸騰,也讓那些對薄熙來的重慶治理模式持否定態度,並因為王立軍事發而斷定其政治前途暗淡的人們,激動不已。

  來自海外媒體的分析也在網上傳播,比如作者咼中校的《亞洲周刊》特稿:「王立軍是個監聽狂,掌握著大量薄熙來錄音,涉及薄熙來及其家人甚至小團體的秘密……形勢對薄熙來越來越不利,十八大升為政治局常委已基本無戲,軟著陸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就在網路上一些人傳說著「宣傳禁令」的到來時,新華社公布的記者會答問電稿並沒有與電視機前人們的記錄有太多出入,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和「文革重來」在內的所有表述都未遺漏,央視一套也在當晚21時重播記者會全程。

  另一方面,作為當今中國極少數堅持給予那些「毛左」人士發言渠道的正式出版物,《環球時報》評論部的負責人王文則在微博中抱怨,這是「輿論操縱者的煽情與民粹」,並反問說「三十多年來,歐美媒體幾乎沒有一次像這回這樣,為中共的政治舉動齊聲叫好!這說明了什麼,沒有人想一想嗎」?此前,在溫家寶發布會斥責重慶市委市府之後,王文曾表示不解;更早前,在重慶代表團媒體開放日答問后,他更是連發三段微博,批評輿論「妖魔化」「刁問」薄熙來,強調重慶人高滿意率、高支持率「不可抹殺」,並公開呼籲「6個月後的九個位子應該容下他」。

  另一位受到關注的「挺薄」派是林治波,人民日報甘肅分社社長。這位宣傳系統局級幹部「在這個時刻,本人公開地說一句心裡話:薄熙來是個好乾部!」林社長或許代表了一批曾經親身感受過山城民生提升的觀察者,他們認為,重慶模式「在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公平與市場經濟效率的結合,這應該是中國未來三十年的方向」。此外,兩位著名的「毛左」司馬南和司馬平邦,則更顯失落,前者抱怨說「今天的幾篇微博剛剛被責令刪除……」。而後者則因為此前曾經發出「薄黃挺住!重慶挺住!中國挺住」!這樣一廂情願的號召而備受嘲笑。

  徐達內的文章又說,與此相反,那些歡欣鼓舞於「五毛黨」失去靠山的人們,開始奔走相告:「烏有之鄉、毛澤東旗幟網、民聲網和紅色中國網全部打不開了!」在過去的4年中,這幾家左派網站成為薄熙來擁護者的主要言論陣地,在15日的下午,它們陸續宣布「伺服器正處在維護中」。14日當晚18時30分,因改作「紅色衛視」而失去收視率的重慶衛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全國觀眾,人們等著觀看那場宣布薄熙來失去根據地的大會。在事後的形容中,有人從男主播的表情中看出了「壓不住的歡樂」,有人從市長黃奇帆的主席台表情中讀出了「惶恐」。

  電視畫面中出現了中宣部副部長蔡名照,這或許可以用來證明中國共產黨對宣傳喉舌的一貫重視,蔡副部長親自督陣的重慶報紙,當然更不會出錯。繼承發揚14日當晚的正確抉擇,16日晨間,《重慶日報》原本每天都有的「五個重慶」、「縮差共富」等口號版面不再出現,代之以「民生」之類的版名。聯繫到另一位「毛左」骨幹孔慶東被北大責令停課的傳聞,以及人民網和新華網已經開始刪改薄熙來簡歷,及其過往活動的報道,讓人不由生出一種「人未走,茶已涼」的感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3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