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者,父母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醫者,父母心。是說從醫要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要想人所想,急人之所急。對待患者,如同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不能兩眼掉在錢眼裡!那樣,是很難有出神入化的醫術。以此為德,加之良好的臨床醫術,水平會不斷提高的。孫思邈在《千今要方•診候》中說:「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現在的科技水平是發展了,但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人心。西學東漸,國學式微。西醫臨床比中醫診治吃香,治病講求儀器分析,微觀治療。就病論病,很少從心識上考慮人生活的陰陽環境,病之緣起,診后便開一大堆西藥,當菜豆腐吃。在治療的同時,也產生相當大的副作用,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特別是化療,看著殘忍!相對西醫,中醫體現的是智慧,它建立在陰陽五行性理之上,而陰陽五行是對人體與自然天體間運行規律長期內證觀察的結果。在治療方法上,主張以人為本,全息而觀,辯證而治,體現著一種中和的理念,用之於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等方面,道理都是一樣的。特別是針對一些久治無效的疑難雜症,就得從心識、因果、陰陽等方面全息考慮,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前段時間,看王鳳儀說病講因果,把病能講好!自己就很納悶?不吃藥,病能好?其實,他觸及的是精髓性的東西。大道至簡!我們如果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精深的研究,就會發現儒釋道易醫都是以人心為本。醫為易用,中藥歸經。易中三核心,象、數、理,起之為用,奧妙無窮。中草藥自然而生,相對以成,其性平和,加之醫者辯證施治,調以數理,同氣而感,復歸太極,疾幾愈矣。李玉山大夫在談起八卦象數療法時,認為人與自然都是全息而通的整體,我們治病的目的就是達到人與自然的諧振,實現天人合一,經絡暢通,陰陽平衡,氣血調和。愚下認為,象、數、理,在本質上莫不通其分而為一。所以,我們無論是採取說病、吃藥,還是八卦象數療法等方式,其目的都是正本清源!也就是正心(理)之本!心凈體亦凈;心(理)不正,其象病矣!在這方面,佛道醫學,走的比較深遠!正如過去我們常談的持咒畫符,亦能調治身心,其理蓋莫如此。所謂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悲天憫人,一個好的大夫,應該有許叔微式的濟世情懷,學貫東西,集儒釋道易之大成,拯治人心,服務大眾。是為之記。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沙發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3-19 10:13 | 只看該作者
無德者,難成大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