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安隊玩不起足球金錢遊戲

[複製鏈接]

475

主題

550

帖子

54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吞舟魚 發表於 2004-10-15 2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安隊玩不起足球金錢遊戲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對中國足球來說,這個秋天可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先不說,昨天晚上中國隊世界小組預選賽零比一負於科威特,出線希望渺茫。光是懸而未決的中超北京現代隊罷賽風波,就已經足夠讓中國足協焦頭爛額了。就在10月2日晚上,北京現代做出一個令全國球迷無法想象的決定,中止比賽。在外界眾說紛紜了12天之後,今天晚上,足協終於對現代罷賽給出了他們的判罰。來看看記者熊曼琳發回的最新消息。

  判罰結果水落石出

  發布會上中國足協對裁判周偉新也做出了處罰,停止他2004年中超聯賽的裁判工作。對於這樣的處罰結果,中國足協強調是經過了反覆權衡的。中國足球協會紀律委員會副主任馬成全說:「中國足球協會紀律委員會,對上述違規違紀行為作出如下處罰,一、對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罰款人民幣30萬元;第二、判北京現代隊,零比三負;第三、扣除北京現代隊2004年中超聯賽積分3分;四、停止北京國安俱樂部總經理兼北京現代隊領隊楊祖武,隨隊進入比賽場工作半年。」

  足協公布結果后,《經濟半小時》的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了北京現代的負責人,他們表示,在沒有收到足協給他們的白紙黑字前,他們保持沉默。北京現代隊罷賽,在中國足壇上,是開天闢地頭一遭,而更轟動足壇的是,緊接在罷賽之後,北京現代的國安俱樂部的總經理楊祖武又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了要退出聯賽。一傢俱樂部向上級部門提出這樣的要求,被外界視為是逼宮。那麼,國安俱樂部到底是怎麼逼宮的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次罷賽風波的前前後後。

  罷賽事件的來龍去脈

  10月2日在瀋陽五里河體育場,賽前對陣雙方北京現代和瀋陽金德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比賽將永遠記錄在中國足球史上。當下半場比賽進行到30分鐘左右,瀋陽隊隊員在北京隊禁區內摔倒,主裁判周偉新判給瀋陽隊一個點球,這個點球成為了罷賽事件的導火索。北京現代隊上上下下都認為這是一個誤判,但是裁判並沒有改判的意思,於是北京隊選擇了集體退場。

  幾分鐘后,裁判一聲哨響提前結束了比賽,勝利者是瀋陽金德隊。然而事情並沒有就這樣結束。10月3日,現代隊返回北京,在首都機場,北京國安俱樂部總經理楊祖武對媒體公開了北京現代罷賽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凈化足球,中國足球這麼發展下去,不管是黑暗也好,腐朽也好左右著足球,足球肯定下跌。」

  楊祖武似乎在宣告,這次錯不在我,而在裁判。面對楊祖武出招,足協也似乎早有準備。3號當天就讓裁委會評判小組和一些專家對這場比賽判罰的點球進行了審查,結果認定:主裁判的判罰沒有問題,現代隊罷賽沒有任何道理。

  足協此招一出,北京國安似乎沒有還手的餘地,只有乖乖受罰。但是國安並沒有坐以待罰。10月4日,國安俱樂部又傳出消息,北京現代隊保留退出聯賽的權利。在媒體見面會上,楊祖武公開表示,國安有可能退出,理由是要以犧牲自己讓中國足球覺醒。

  國安這一招無疑是以退為進,將了中國足協一軍。並和足協談起了條件,處罰當值裁判,不追加扣分,否則北京現代隊退出中超聯賽。而此時中國足協並不買賬,傳出消息,要嚴辦罷賽案件。

  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媒體充斥了關於罷賽處罰的種種猜測,而卻無論怎麼提問,足協卻總笑而不談。而北京國安也一直堅持自己最初要求。楊祖武表示,「退出就退出,可能給大家震動一下是好的。我知道這種退出我知道對方方面面影響都不好。」兩位高手過招似乎就這樣進入了僵持。

  10月10 日下午,轉機出現,北京國安和中國足協第一次坐到了一起,就主裁判判罰問題交流看法。會後,楊祖武表示,溝通就有好處。

  作為這場罷賽風波的主角,北京國安一直在說現在足壇的環境不好,要凈化環境,而他們所說的環境就是指黑哨和賭球,這讓我們想起1998年大連萬達的王健林在離開足壇時留下的那句話,給中國足球提個醒。時隔6年之後,國安俱樂部總經理楊祖武的說法,和王健林所說的幾乎如出一轍。

  北京國安揚言退出足壇,這事多少有些讓人意外。其實,足球比賽中,裁判誤判造成一些冤假錯案,本來也很平常,即使是世界盃這種萬眾矚目的大賽,不也出現過像馬拉多納那樣的上帝之手嗎?北京國安這樣一個在中國足壇打拚了12年的老牌俱樂部,經歷過那麼多風雨,什麼場面沒見過。可現在它為什麼對一次有爭議的判罰,卻不依不饒,大動肝火呢?也有很多人猜測,這背後會不會另有弦外之音?記者對這個疑問也進行了調查。

  事件背後

  在罷賽事件發生后,國安俱樂部一改常態,楊祖武四處奔走,在接受各種媒體採訪時都宣稱要退出中超聯賽,甚至不留一條後路。楊祖武表示,沒有商量後退的餘地,因為公司領導的態度比較堅決,董事會領導也比較堅決,就是要處理裁判周偉新,還有扣現代隊3分,因為違反了規則。

  是什麼讓北京國安下這麼大的決心呢?寫了十年足球評論並且和楊祖武有不錯私交的記者李承鵬告訴記者,這是多年積累的結果,他表示12年來,投了這麼多錢,一點回報也沒有。大家希望是冠軍的回報,國安投入了8千萬,國安永遠爭第一,它就想拿一次冠軍,它從來沒有拿過聯賽的冠軍。

  12年來,北京國安沒有獲得過冠軍,為了獲得冠軍,今年北京國安花大價錢買進了徐玉寧,隋東亮和郝偉等大牌球員。楊祖武承認,這花了俱樂部的上千萬的開支。

  北京國安花費巨大,其進項卻有限,俱樂部主要的收入來自北京現代集團三年1.18億元的冠名費。其餘的收入像電視轉播去年是100多萬,門票收入也只有3-4百萬。這樣算來,北京國安一年的收入不到4000萬元,如果真的花8000萬的話,那麼作為俱樂部背後的老闆中信國安,至少要貼進去4000萬元。

  那麼國安如果退出中超,業內認為最大的損失可能是賠償北京現代的冠名費,但資深足球評論員畢熙東認為對於國安俱樂部來說,這點損失不算什麼。

  而李承鵬認為,國安俱樂部完全可以轉手賣掉,像當年大連萬達變成今天的大連實德,而至於12年來培養出來的品牌,時至今日,中信國安已經把名字打響,北京國安俱樂部給他帶來的效益已經沒有大多了。

  每年貼進去幾千萬元,12年來沒有得過聯賽冠軍,今年投入巨資力求奪冠卻依然成績平平位居中游,現在又因為裁判問題和足協有摩擦,所有事情放到一起,就不難理解國安為什麼想退出,但國安退出的理由不是因為裁判,也不是因為要挽救中國足球,真正理由應該是利益。楊祖武表示,參加中國足球聯賽,實在是在燒錢。

  其實,即使真的退出足壇,北京國安也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職業足球發展到現在,已經11個年頭了,這中間有多少俱樂部起起落落,有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球隊,早已不見了蹤影。這當中各有各的原因,不排除有衝冠一怒為假球的可能,但最後都難免落到兩個字上,那就是利益。10月2日在北京現代和瀋陽金德的那場比賽中,觀眾席上空空蕩蕩,能容納幾萬人的體育場里,坐著不到1000人。也難怪俱樂部大喊賠錢了。我們再來看看發生在一些退出者身上的故事。

  其他退出者

  在中國足壇上征戰了8年的四川全興, 2002年宣布退出中國足壇,這是全興退出後記者在四川成都拍攝到的,牆上四川全興俱樂部的牌子雖然褪色,還依然掛在那裡,這些沒有賣掉的全興隊的運動用品見證了當年鼎盛時期的四川全興。而這把生鏽的大鎖也緊緊鎖住了那一段輝煌過去。一家以白酒作為主打產品的企業,老闆楊肇基從93年開始的一百萬到2002年離開始時在足球上投入已經過億,總經理許勇回想當時退出,依然感到一絲無奈。

  四川全興沒有找到得到期望中回報的途徑,而作為雲南省的支柱企業紅塔集團,其下屬的雲南紅塔俱樂部也沒有找到,2004年中超元年,在6年中花掉近6個億的紅塔俱樂部,黯然離開。這個耗資3億打造的訓練基地,是國內一流甚至亞洲一流的,是紅塔人的驕傲,但這個基地沒有培養出一支冠軍,也沒能給這個國有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

  國有資產不玩了,作為少數投資足球民營資本。陝西國力的李志民也放棄了對中超聯賽的衝擊,甘願讓自己投資的球隊停留在2級隊中,因為他清楚地記得,在和同行的一次會議中,所有俱樂部負責人都認為中國足球是個不掙錢的產業。

  這些企業身份不同,理由不同,但是它們對足球的看法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沒有從足球場上掙到錢。在職業化改革的路上跑了11年,中國足球怎麼到現在還是一個燒錢的機器,只見投入,不見產出呢?中國足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看到,北京國安萌生退意,並非孤立,也絕非偶然。畢竟,企業花錢辦足球,脫不了名利二字。現在眼看得不到多少回報,抽身而退,也是理所當然。但畢竟這個結果,讓每一個關心中國足球的人,看在眼裡,也疼在心裡。職業化的大旗打了11年,花錢如流水,球迷燃燒的激情更是無法統計,到頭來中國足球卻還是,國際比賽輸多勝少,國內聯賽醜聞不斷。中國足壇的病根究竟在哪裡呢?再來看看記者的調查。

  足球現行的體系及問題

  中國足球職業化已經走過了10年,十年來眾多的企業參與了職業足球賽事,從大連萬達,到四川全興,從廣州太陽神到上海申花。球隊的名稱在不斷更新,而職業化以來,各個俱樂部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00億。巨大的投入依靠的是眾多贊助商的支持,但是作為一項體育產業,足球俱樂部又產出了多少呢?楊祖武表示各個俱樂部都賠。

  足球俱樂部的收入主要分為三項:冠名權,胸前背後廣告,和票房收入。根據這三項主要收入來源,資深足球評論員李承鵬為俱樂部算了一筆賬。中超各隊伍從冠名權能得到的收入一年大概是一千萬左右。有高一點的一千二,三百萬,有的低一些七,八百萬。胸前背後廣告,收入在四五百萬。至於票房收入,由於現在整個球市萎靡不振,每個賽季的票房收入在330萬左右。加上每年買賣球員和從中國足協得到的一些收入,合計在兩千萬左右。但是俱樂部用於人力成本開支,球員轉會,管理和經營,固定資產的支出則相當可觀。李承鵬認為,中超俱樂部一年怎麼也得投入5,6千萬,5千萬到6千萬之間,他的收入也就一千五百萬到兩千兩三百萬不等,它得虧三千多萬。

  不僅如此,如果俱樂部想奪冠軍,還要花大價錢購買球星,並提供各項獎金等等,這樣的話,投入就要在七,八千萬以上,虧損就要達到四五千萬。巨大的投入與產出差距讓很多贊助商不敢在俱樂部久留,在獲得了一定知名度后就抽身而去。俱樂部的名字隨著贊助商的更迭而不停變換。李承鵬認為,大家都在往裡面扔錢,但很多得不到回報。

  楊祖武講出了贊助商的心裡話。足球俱樂部就像一個燒錢遊戲,企業除了可以借足球揚名外,根本不能奢望從中賺錢。可是足球產業化已經喊了十多年,目的就是讓足球成為賺錢的行業。為什麼足球賺不了錢呢?提起這一點,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在抱怨中國足協掌握了太多的權利,而俱樂部的經營許可權很小。

  中國足協是一個半官方的機構,負責全國各類的足球賽事,具有賽事最終的決策權。它的直屬企業福特寶是中國足協唯一一個足球產業開發企業,享有中國足球協會全部賽事及各項活動的商務開發權。中國足協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即電視轉播權,冠名權,和場地廣告。其中最賺錢的一塊就是電視轉播權。今年中超比賽的電視轉播權,中國足協以1.5億元的價格賣給上海東方衛視3年轉播權。第二個收入來源是冠名權,中超的冠名權賣給了西門子公司,合同金額為400萬到八百萬美元。第三部分是場地廣告牌。三項收入在一億元以上。這些收入在足協扣留一部分后再對各俱樂部進行分配。李承鵬認為,這就是現在中國所有足球俱樂部,不管是中超的俱樂部,還是中甲的俱樂部,還是乙級俱樂部對中國足協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說,足協沒有投入一分錢,沒有承擔任何風險,但是到時候你卻把錢拿走了。

  各個俱樂部認為,中國足協作為一個管理機構沒有對足球隊進行任何經濟投入,也不承擔任何風險,但是卻拿走了職業聯賽的產權。並且因為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中國足協在足球產品營銷和推廣方面經營不力。而足球俱樂部則由於不能自主經營開發而一直陷於經濟困局。這次不僅是國安,包括上海,包括大連,包括四川,在經濟上和中國足協有矛盾,所以它經常要鬧退出。

  唉!中國足壇的病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在用一套行政色彩濃厚的管理體制,來踢市場的球。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中國足球來說,最根本的還是,要用市場的規矩來畫這個圓。也許,只有等到了那個時候,球迷眼中的足球才是圓的。

  那麼中國足協到底應不應該過多地參與到球隊的經營上呢?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國外的足球經營。看看他們是不是賺錢。我們以英國英超為例

  英國實行的方式是職業大聯盟,聯盟的成員是由各俱樂部組成,俱樂部是股東,占不同的比例。在英國也有一個類似中國足協的機構,叫足總,但是足總在俱樂部的運作中不起決定性作用。俱樂部的經營由職業大聯盟負責,進行市場營銷,品牌推廣。

  由於職業聯盟的成員是各個足球俱樂部,因此經營好壞直接關係到球隊的經濟利益。俱樂部的收入主要依靠電視轉播權,廣告,和票房收入三項。其中電視轉播權又是最大的一塊蛋糕。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十家足球俱樂部,除了曼聯以外,他們半數以上的收入是從電視轉播中賺取的。排名首位的曼聯俱樂部,在2002-03賽季的總收入達到2億5140萬歐元,電視轉播收入(為8360萬歐元,)佔總收入33%,名列第二位的是義大利甲級聯賽的尤文圖斯俱樂部,該俱樂部的賽季總收入為2億1830萬歐元,其中電視轉播的收入(為1億1670萬歐元),佔到俱樂部總收入的54%。排名第三位的是義大利的AC米蘭俱樂部,總收入為2億20萬歐元,其中電視收入佔到了55%(,為1億1120萬歐元)。如果把足球當成產業來經營,那麼就要與其他產業一樣,必須依託市場,打造經營平台,循序漸進的發展。來源:經濟半小時

  記者:羅垠 熊曼琳
失去了信仰,你們是群迷途羔羊;有了信仰,你們又會迷失在「死胡同」里。 一切宗教信仰都是人類思維的固化劑,把人們引向不同的「死胡同」。 吞舟之魚,不游細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沙發
sea6340 發表於 2004-10-16 19:49 | 只看該作者
玩不起的卻偏要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