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詮釋,但是「自凈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麼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並執取一切為「我所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作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岩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沉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岩石,也不要背著鑽石,別把岩石或鑽石放在自己的頭上(譯者註: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凈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