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析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初衷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3-3 17: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於文革爆發的原因,近年來,很多學者從政治、經濟、文化、權力鬥爭以及毛澤東的個人性格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當然,有的分析離真相很近,有的則相去甚遠。在此我不做轉述,僅就文革爆發的文化原因做一個小小的補充,供方家探討,供大眾紛紜。  
    
  在分析文革爆發的文化動因時,余伯流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一文中認為:文化大革命是我國政治、文化、民族封建固疾的總爆發,是封建主義殘餘思想引發的,中國封建傳統文化中的帝王思想、忠君觀念、集權主義、個人專制、封閉意識、平均主義、家長制、一言堂等等,滲透在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以及人民的道德規範領域中……影響了黨對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還有的學者從文化衝突的角度分析,提出「文革」是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同現代文化體系激烈對抗的一次集中性體現。「文革」的發生是專制主義、皇權思想、忠君思想為主幹的傳統文化體系同現代化發展的要求民主政治、尊重科學、思想自由、人格平等、法律至上的文化價值體系的尖銳衝突。  
    
  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學者們得出的結論都十分的相似,大家似乎一致認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是傳統文化中封建主義殘餘思想作祟,最終導致傳統文化的復歸,是民族傳統文化和意識形態中的封建主義毒素的現實表現或延伸。但我認為,學者們的分析指向的似乎是文革所採取的手段,而非文革爆發的目的,我認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不僅不是傳統文化的復歸,恰恰相反,是為了向傳統文化宣戰,徹底顛覆幾千年來深入國人骨髓的傳統糟粕,此結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出:  
    
  1、魯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最深刻的一位,毛澤東對魯迅的激賞,同時也就表明了他自己的一種文化態度和立場。  
    
  2、毛澤東在黨內外多次提到「實事求是」原則,藉以對抗傳統文化中的「務虛」精神。  
    
  3、文革中的「破四舊、破除封建迷信、批儒、批孔」等活動,不惜以強制性手段來執行,足夠的堅決和徹底。  
    
  4、文革中知識分子所受的冷遇,恰好表明了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反感態度,因為知識分子是傳統文化的最直接代表。  
    
  5、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讓年輕一代的知識分子,直接面對自然,與飢餓面對面,藉以培養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的務實精神。  
    
  6、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說:「我國工農業不發達,科學技術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在和西方進行對比的時候,毛澤東只提到了「歷史悠久,文學上有部《紅樓夢》」可見,他對所謂的傳統文化視若無物。  
    
  7、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態度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其說言:「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大家知道,在中國幾千年王權專制的文化傳統中,代表民主性的精華部分微乎其微(我們一直就沒有民主的傳統),那麼,去除傳統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也就成了我們的主要任務。  
    
  凡此種種,恰恰說明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想徹底的顛覆傳統文化。毛澤東對傳統文化的熟稔程度眾所周知,因此才看透了傳統文化的虛偽。但是,正因為毛澤東本人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他為了達到顛覆傳統文化的目的,卻採取了傳統專制的手段。目的和手段的不統一,導致了文革的兩面性,也干擾了世人對文革及毛澤東本人的評價。  
    
  而毛澤東生前對自己蓋棺定論式的評價是:「我一生辦了兩件事,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其二就是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可見,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毛澤東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同一件事,為什麼世人的評價與毛澤東自己的評價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我認為,世人的評價多從文革的過程及結果入手,是微觀的,具體的;而毛澤東自己的評價是從其初衷出發,是宏觀的,抽象的。二者談論的雖然是同一件事,但角度卻是不同。  
    
  不管怎樣,斯人已去,斯事已遠。讓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6

主題

278

帖子

19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太空梭臨時工, semi-truck driver

Rank: 3Rank: 3

積分
190
沙發
CHINOOCK 發表於 2012-3-11 11:15 | 只看該作者
我也趨向樓主的看法。這幾年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