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錫文:一畝地補償農民15萬 政府官員轉手可賣150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10 2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3月08日05:18南方都市報[微博]陳錫文我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陳錫文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著名「三農」問題專家,關注耕地保護、土地改革等問題,參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

南都訊 特派記者王衛國 實習生 黃慶杏 發自北京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昨日在分組討論時分析了目前農村改革面臨的難點問題,他呼籲深化土地改革,縮小城市擴張帶來的征地衝動。他還明確反對宅基地換房,認為這樣的措施會損害農民的財產權。

糧食連年增收進口比例仍大

陳錫文參與制定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昨日,他通過一組數字來分析目前我國的糧食形勢,強調糧食生產仍不能放鬆。

據陳錫文介紹,去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增收,創造了11000多億斤的新紀錄。「但我覺得面臨的任務很嚴峻,壓力也非常大。儘管農產品增產,但去年重要的農產品進口的數量仍然不少。糧食、植物油、棉花、糖料、豬肉、奶類進口超過了1200多億斤,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還多。」

「進口量多,價格就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陳錫文指出,去年這幾個品種,進口的價格漲幅明顯高於國內農產品的漲幅,去年食品價格的上漲與需求越來越依賴於國際市場有關係。據統計,去年糧食凈進口量相當於國內總產量的10.7%。

陳錫文指出,現在我國有18.2億畝耕地,實際上用了國外六七億畝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才補齊糧食缺口。「所以保護耕地絕不能放鬆,提高土地的產能絕不能放鬆。」

征地範圍過寬守土難度很大

去年雖說樓市調控,土地市場低迷,但土地出讓金總額仍高達3.3萬億元,比前年還增加了將近4000多億元。陳錫文昨日指出,土地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耕地制度,土地繼續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如果這個機制不改變,土地要守住難度很大,農民在征地過程中財產權也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陳錫文還指出,現行的法律對於完善征地制度,難度非常大,法律本身也存在一些衝突的地方。比如憲法中提出「城市土地屬於國家所有」,但城市每天都在擴張。「城市土地」說的是過去的城市土地,還是現在的土地,還是將來的土地?還是說,城市擴張到哪裡,地就要跟到哪裡?陳錫文認為有必要把這個問題明確一下。

《土地管理法》規定,除了農民之外,任何個人和單位,要搞建設,必須申請國有土地,而《土地管理法》又規定,國有土地也包括政府向農民徵收的地。陳錫文認為,從這個角度去看,征地範圍過寬是非常突出的問題。

陳錫文還指出目前的征地補償制度不合理,他舉例來說,雖然現在已經提高了征地補償標準,一畝地可以補償到15萬元,農民認為這個價格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政府轉手出讓可以獲得150萬元的土地收益。他認為這種征地其實是對農民的傷害。

農民變城裡人不能用土地換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很多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宅基地被徵收,同時農民可以換得一套城市的住房,陳錫文對這種做法表示明確反對。「土地改革要非常慎重,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再怎麼土地改革,耕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而現在各個方面想搞土地改革,很多是為了給城裡增加建設面積。指標置換其實就是農地數量在減,質量在降,這個我不贊成。」

陳錫文還指出:「宅基地是農民的用益物權,就是他的財產,怎麼可以讓他交呢?比如說上海人到北京工作,有哪個法律規定必須把上海的房子交出來,北京才可以讓他買房?社會保障是國家給公民的公共服務,不能要求他拿財產來換。」

陳錫文還呼籲政府採取措施幫助農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我覺得難度非常大,至少要解決三件大事,一是就業,一是住房,一是住房保障。」據他調研測算,北京市最近對50個城鄉結合部的村莊改造,兩三萬農民要變成市民,政府平均每人要投入100萬元。他建議政府參考泰國的做法,對於想成為城市人的農民工,在勞動部門登記之外,還必須到社保部門登記,交夠八年社保,就可以跟當地市民擁有各方面的同等權。

聲音

土地改革要非常慎重,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再怎麼土地改革,耕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而現在各個方面想搞土地改革,很多是為了給城裡增加建設面積。指標置換其實就是農地數量在減,質量在降,這個我不贊成。

宅基地是農民的用益物權,就是他的財產,怎麼可以讓他交呢?比如說上海人到北京工作,有哪個法律規定必須把上海的房子交出來,北京才可以讓我買房?社會保障是國家給公民的公共服務,不能要求他拿財產來換。———陳錫文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