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圍觀「兩會」,看熱鬧心態已OUT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5 2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3月5日  僑報

西安 畢詩成

  3月的北京,再次成為中外輿論關注的焦點。3日開始的「兩會」是很不尋常的一屆:既是中共十八大前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活動,也是本屆人大和政協最後一次大會。正因如此,殷殷期待尤切。

  對「兩會」期待什麼?作為一名關注國家命運的公民,在這樣重要的節點,非常希望一些討論多年、一次次成為公共議題的問題,能進入實質治理的平台。

  住房、教育、醫療、養老、貧富差距、戶籍改革、反腐敗……掰開指頭數數,在近年廣開言路之下,這些與國家命運、百姓生息密切相關的領域,莫不經過多次重複且深入的討論。民眾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見和建議,基本期待和指向卻逐步清晰起來,急需進入安排落地的階段。這種參與、這種期待,本身便是重建公共理性、推進社會民主的重要契機。

  當下中國社會最大的希望在哪?就是政府、輿論、知識界等上上下下、體制內外形成共識與合力。學者杜維明近日稱,有兩條路通往民主,其中一條就叫公共理性,即政府能及時回應民眾的討論和觀點,形成互動,官方應該重視這樣一種增加民主的通道建設。建議與意見只有吸納到權力體制中,才不至於任其不斷地撕扯社會、增加痛感。

  誠然,很多問題很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革起來比較困難。但正如《人民日報》最近刊文所稱,改革有風險,不改革就會有危險。很多社會矛盾、民生難題放在那裡,不去回應它,不在體制政策上找出口,任由其作為公共議題,被老百姓「圍觀」、被代表委員一次次「炮轟」,何嘗不是在損耗著社會的耐心與信任?

  綜觀這兩年,順應民意的一些改革措施,無不備受輿論好評;而一旦是非清楚、指向明確的頑疾遲遲沒有改革動靜,民眾的「火氣」也是一次比一次大。官方萬不可陷入「完美主義」陷阱,以為只有完全規劃清楚、徹底研究明白,才能表態。政府應該增強與民眾一起「共克難關、共度維艱」的智慧與勇氣。

  說了很多,急需落地去做。圍觀今日之「兩會」,「看熱鬧」心態早已落伍,人們需要在民主水平、監督質量等一些根本之處吶喊期待:以民主的方式,廓清權責,讓社會積弊能進入「可治理」的通道;通過質詢監督,讓擔負責任的部門站出來,明確表現他們在民生與民主困境上的現實責任。而這一切的前提,除代表委員發揮作用,更需要政府主動回應。公共理性的積聚,需要強勢者做出低姿態,主動律動,才有良性互動。

  希望本屆政府認真遵循溫家寶「善始敬終」的表態要求,抓住這關鍵的契機,最大程度地凝聚公共理性,以勇敢的改革推動社會的進步。

  (作者系大陸時評人士)

  本版文章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僑報》立場。如果您對本版某篇文章有不同觀點,或者對某件時事有更酣暢、更深刻的點評,歡迎來稿。

  (敬請附註個人簡介)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沙發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3-6 04:57 | 只看該作者
看熱鬧心態已OUT。。。。了么?
有多少人大代表,本人就是去看熱鬧的呢?相信不在少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3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6 06:44 | 只看該作者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3-6 04:57
看熱鬧心態已OUT。。。。了么?
有多少人大代表,本人就是去看熱鬧的呢?相信不在少數!

但也的確有許多老百姓很關心兩會,因為討論的都是他們希望解決的問題。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4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3-6 06:51 | 只看該作者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5 17:44
但也的確有許多老百姓很關心兩會,因為討論的都是他們希望解決的問題。

我更關心的不是在兩會期間有多少老百姓去關心兩會,而是全心參與的代表佔多少比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5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6 09:10 | 只看該作者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3-6 06:51
我更關心的不是在兩會期間有多少老百姓去關心兩會,而是全心參與的代表佔多少比例。

藉此機會,表演一下自己的算不算全心參與???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6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2-3-6 09:37 | 只看該作者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3-5 20:10
藉此機會,表演一下自己的算不算全心參與???

"全心",指的是"代表的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
所以,對你我而言,討論這個算與不算,沒有意義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