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回雷鋒,請先找回信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深海 發表於 2012-3-5 1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雲帆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976    更新時間:2012-3-3         薦   【字體:小 大】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請回雷鋒,請先找回信仰  

作者:雲帆  

雷鋒,一個久違了的名字,一個伴隨著那個時代的記憶離現在的我們漸行漸遠的名字,在他離開這個世界50年後,在曾經激蕩於那個火紅的年代而後又沉寂了許久之後,今天又一次被人們喚起了。在雷鋒同志犧牲5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號召向雷鋒學習,中央電視台推出「學習雷鋒好榜樣」系列報道,眾多媒體也都相繼開闢專欄或節目,報道好人好事,呼喚雷鋒精神。毋庸置疑,近期媒體對雷鋒同志的紀念、對雷鋒精神的呼喚,雖然來的有些晚,且不免出乎大多數老百姓的意外,但畢竟道出了百姓的心聲,認清了形勢的發展,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是的,人民沒有忘記雷鋒。雖然近些年雷鋒的名字鮮有提起,但人民把他深藏在了心底。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時節,「雷鋒」的名字使人們又一次感受到了絲絲暖意,特別是當「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再一次在耳邊迴響之際,彷彿剛剛下過一場新雨,一掃多日的瘕穢和陰霾,給人以片刻的神清氣爽、如沐春風之感。甚至善良的人們對眼下的這個道德滑坡的社會,就像母親又看到了兒子的一點希望,竟不免勾起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憧憬和神往。  

然而我們在為媒體請回雷鋒鼓掌讚許的時候,卻發現他們似乎總在刻意迴避著什麼。看看媒體上對雷鋒精神的宣傳,大都停留在報道好人好事的層面上。誠然,扶危濟困、助人為樂、誠實本分、積德行善等的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雷鋒精神的內涵之一,特別是在當前社會環境下,能夠做到這些尤其難能可貴,這樣的道德精神的確值得大力宣傳和弘揚,這樣的模範人物也的確值得人們尊敬和學習。但不可迴避的是,在這一切的背後,雷鋒精神的內在動力是什麼?雷鋒精神活的源泉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主流媒體從不提及。我想箇中原因,不是問題太深奧,也不是他們沒想到,而是話題太敏感,說出來太尷尬吧。  

看看時下請回的「雷鋒」,再回憶回憶六、七十年代的雷鋒,感覺似乎有點像,又感覺似乎不太像。說有點像,是因為他們都是甘於奉獻、道德高尚的人。說不太像,是因為現在的「雷鋒」似乎僅是憑自己的良心在做好事,好像是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過去的雷鋒則是心懷理想和信仰去做好事。現在的「雷鋒」甭說現在有,過去各個歷史時期包括歷朝歷代似乎也有,甚至可能有時比現在更多。因為任何歷史時期,任何一種社會,無論光明還是黑暗,崇高還是墮落,都必定有良心未泯的人、必定有行俠仗義的人。但惟獨六七十年代的雷鋒,只可能在毛澤東時代才有!更確切地說,只可能在將毛澤東思想化作理想和信仰的時代才有!雷鋒精神本身就是毛澤東時代的結晶,雷鋒精神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武裝下培養和造就出來的。雷鋒精神的內涵不僅僅在於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有著以往任何歷史時期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都無法複製的堅定信仰,這個信仰就是向著共產主義的方向,堅決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的道路。誠然,毛澤東時代已經成為了歷史,雷鋒也早已離我們而去,但雷鋒精神以及雷鋒精神不竭的動力和源泉——毛澤東思想並沒有過時。相反,他正隨著歷史的發展愈加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正像烏雲終究無法遮擋住太陽,幾十年來無論有人再怎樣將雷鋒精神、毛澤東思想嘲笑、詆毀、邊緣化甚至妖魔化,歷史已雄辯地證明,拋棄了雷鋒精神、拋棄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就沒有前途,中華民族就沒有希望!特別當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愈演愈烈,世界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社會蘊藏諸多矛盾,原有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原有的道路已行將走到盡頭的時候,中國又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究竟往何處去?究竟應該走什麼道路?中國必須做出選擇!此刻,有人已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做好了「頂層設計」,甚至叫囂著「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究其實質,他們就是要在中國推行西方「普世價值」,企圖使中國徹底走上私有化、殖民化的道路。他們要推進的那個改革早已不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而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蛋;他們所要擴大的那個開放,就是要讓外資壟斷代替國企壟斷,進而全面出賣中華民族利益。就在中華民族一步步逼近私有化、殖民化深淵的時候,重慶模式橫空出世,全國人民懷念毛主席、復興社會主義的紅色大潮蔚然興起。反腐鋤奸、整黨救國、大眾民主、共同富裕的呼聲響徹雲霄,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已成為人民的共同心聲。  

因此順乎時代潮流,合乎人民要求,在紀念雷鋒犧牲50周年之際,重新號召學習雷鋒精神無疑是明智之舉。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請回雷鋒的同時,應先找回信仰。不要只將雷鋒的名字請回來,卻將雷鋒的靈魂——毛澤東思想擋在門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