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靠「拼爹」的社會是沒希望的(圖)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4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3月03日 18:58   中國新聞網


汪玉凱做客本集團兩會直播室。記者邱偉榮、喬軍偉攝

  今年恰逢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20周年,昨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改革也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汪玉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卓元接受本報專訪,就中國的改革之路進行深入探討。專家們認為,接下來改革應以收入分配為突破口,盡快實現共同富裕。

  遲福林表示,從30年前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說共同富裕,如今到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的時候。「如今已經到了蛋糕怎麼分直接影響到蛋糕能不能做大的時候了。」

  遲福林:我國已進入公共産品短缺時代

  遲福林委員認為,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公共産品短缺問題。他認為,我國進入了公共産品短缺時代。近年來,包括義務教育、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等公共産品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公共産品的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有資本並沒有真正用於這些最急需的領域。有些國企在國有資本運營中缺乏應有的公益性。」

  為此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讓一部分國有資本從競爭性領域退出,與事業單位改革相配套,投入到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益領域,解決公共服務投入資金短缺問題。二是將盈利性和公益性國有資産管理分開。他說:「2010年國有企業累計利潤接近2萬億元,如果收入分紅比例提高到50%左右,那麼每年就有1萬億元用於社會福利,就能大大緩解公共産品短缺帶來的各種矛盾。」

  汪玉凱:增加醫療教育保障性住房支出

  汪玉凱表示,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是全球第二位,但人均GDP仍排在全世界100位左右。在1949年時我們的排位就大致如此,這也就是說盡管國家富裕了,但老百姓沒有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

  他認為,解決收入分配不合理問題,應該成為當前改革的突破口。推進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政府至少還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其一是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要調整,勞動者收入佔GDP的比重不應該低於60%,政府企業不超過40%。

  其次,就是在第二次分配中,醫療、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支出要加大。

  第三,要大力推進基本服務廣覆蓋。

  張卓元:通過降低稅收來增加居民收入

  張卓元表示,階層越是固化,改革的壓力便越大。現在,「拼爹」已不再是個案。「一個靠拼爹才能出頭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社會。上一代的資源優勢必須通過公平的渠道進行傳遞,必須給底層的人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做到這一點,就是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張卓元認為,要打破階層固化,第一應盡快進行收入分配改革。「國企利潤上交比例應提高。」第二,通過降低稅收來增加居民收入。比如降低增值稅稅率,這樣就會大幅度降低居民日常生活當中食品、藥品的價格。當前,稅收佔GDP比重宏觀上來講並不算很高,但增速很快。近兩年,居民收入增長在8%左右,低於GDP增速,更低於國家財政收入增速。(記者肖歡歡 趙琳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