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會墮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複製鏈接]

2140

主題

2399

帖子

324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世銀與國務院日前發表了一份合作研究報告──《2030年的中國》,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一整套戰略建議。



報告認為,過去有一些國家,每當踏入人均GDP 3000至5000美元階段,就會出現阻滯,沒法成為高收入國家,世銀稱之為「中等收入陷阱」。



拉丁美洲與東亞的一些國家,在二次大戰後,都曾經高速發展過,但最後卻墮入「中等收入陷阱」,一拖就半個世紀,到最近才有突破跡象,希望中國不要步這些國家的後塵。



中國的人均GDP,2010年已達4,517美元,已進入墮入陷阱的高危階段。中國政府對此十分重視,所以才與世銀合作,研究這個專題。



日本、新加坡、香港、南韓、台灣,是少數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地方,但他們的成功模式卻不一樣。香港靠殖民地政府在法治的基礎上積極不干預,但新加坡卻靠英明領袖帶領政府積極投入。南韓與台灣則是在軍事獨裁下先作經濟發展,然後再由開明領袖主導政治改革,令經濟有進一步發展的台階。至於日本的政治改革,則是因戰敗被美國強制進行的。



中國的經濟起飛,主要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放棄全面的計劃經濟,引入市場機制;(二)讓少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解放個人的奮鬥心;(三)放棄政治主導,重視知識分子,以科技帶動現代化;(四)加強執政黨的制度化,防止出現毛澤東式的個人獨裁。



這條路線的方向基本正確,如果能夠不斷修正改善,當足以令中國富強起來。可惜近年的一些國家政策,令人擔心路線的方向也在改變。



歐美的金融危機,令中國政府以為,純靠無形之手讓經濟自行調節會出現亂子,政府必須出手調控。由於前一階段的調控略見成效,以至政府信心大增,干預的力度與切入的深度都不斷提升,民間的自由發展空間已愈來愈小,經濟可能因而失去動力。



此外,中央近年又加強了對國企的培植,讓國企壟斷了很多經濟發展的重大板塊,民企的發展受到種種限制,市場機制因而無法發揮作用,長遠反會使國企失去競爭力。



鄧小平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目的是要他們起帶動作用,但現在卻造成貧富懸殊,原因是中國不重視首次分配的公平性,只重視國家進行的二次分配,結果稅重,效率低,貪污嚴重。中國應讓勞動人民分享企業盈利,而不是單發工資,盈利全歸資本投入者,這才是社會主義。

  

以上問題,中國的普通老百姓都看得到,與甚麼「中等收入陷阱」關係不大,找世銀合作研究是迷信權威,多此一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