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車董事長趙小剛:被誤讀的高鐵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權威調查高鐵概念股暴漲暴跌的背後——趙小剛 被誤讀的高鐵

  文|本刊記者 朱雪塵 圖|本刊記者 梁海松 出處|《英才》雜誌2012年3月刊

  2012一開年,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小剛就忙得幾乎沒有吃飯的時間,午飯通常就是一碗普通的麵條。「在歐洲訪問,一頓飯吃幾個小時,累死人了,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陪他們吃飯」,或許正是這種忙,造就了中國南車(601766.SH)近年來的高速發展。

  但資本市場的態勢,讓趙小剛感覺憋屈,投資者對中國南車持續做空。「南車的港股最近漲的還可以,因為香港媒體最近都轉載了鐵道部發布的一個消息,說今年的建設資金已經基本落實,但A股就是跟著感覺走。」為此,趙小剛還在2011年11月7日的臨時股東大會結束后,召開了與投資者交流會,誠懇地解答了投資者的各種疑問。

  1月11日,中國南車的定向增發獲得了證監會發審委的批准。與媒體炒作的融資規模縮水相比,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趙小剛則認為:此次增發4.46元/股的價格是一次難得的買入機會。同時記者發現,趙小剛自己買入中國南車的價格為5.6元/股,遠高於此次的定向增發價格。

  實際上,很多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並不十分清楚中國高鐵的投資邏輯,也不了解軌道交通的行業發展趨勢,在高鐵概念股暴漲暴跌的背後,透露出投資者的情緒化和不成熟。

  「7.23」事故之後,中國政府對高鐵的投資是否會收縮?在資金面吃緊的情況下,高鐵的發展資金如何解決?以中國南車為代表的高鐵概念股,未來的成長性如何?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趙小剛覺得,只有搞清楚這些問題,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高鐵的投資邏輯。

  剛性需求爆發

  雖然「網上購票難」成為2012年「春運」的新話題,但與以往相比,由於高鐵的開通,滯留在火車站的旅客大大減少,「春運高峰不顯峰」成為了龍年春節的一個亮點。今年春運40天中,為了應對突發客流,中國高速鐵路甚至夜間延長運行時間。40天里,鐵路總計發送旅客2.21億人次。

  雖然高鐵占鐵路全部運力的比例仍然較低,但是對於緩解春運高峰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高鐵達到1.2萬-1.6萬公里,就可以形成網路,那麼運送能力將成指數增長」,趙小剛告訴《英才》記者,「隨著需求的爆炸式增長,鐵道部對於移動裝備的採購也將迎來高峰。然而,有的投資者只是從鐵道部獲得了一些年初採購任務的信息,卻不知道鐵道部作為計劃經濟單位,年初的預計通常保守,後面會追加。」

  實際上除了春運需求之外,老百姓對高鐵的日常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長。據鐵道部統計,2011年全年高鐵動車組列車旅客發送量達到4.2億人,同比增加1.26億人,增長43%。

  由此可見,龐大的市場需求才是高鐵建設投資的最大動力。根據中國鐵路(微博)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建設12萬公里鐵路、1.6萬公里高鐵,其中60%是電氣化,50%是雙線,「十二五」期間鐵路總投資將達到3.5萬億元。

  除了運力需求的高速增長之外,高鐵對於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也成為地方政府對於高鐵投資充滿熱情的重要原因。

  以鄭西鐵路為例,2010年2月投入運營的鄭西鐵路,運營初期線路開行高速動車組列車7對,2011年1月增加到14對,增長100%,2011年9月,鐵道部再次調整線路列車開行方案;開行10對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列車,5對250公里的動車組列車。而在洛陽牡丹花會期間,洛陽龍門站共發送旅客8萬人,如今鄭西鐵路已成為廣大遊客遊覽名勝古剎、自然風光的首選交通工具。同時,鄭西鐵路也帶動了洛陽、三門峽、鞏義、靈寶、渭南、華山等高鐵沿線城市的城鎮化步伐。

  而2011年1月開通的廣珠城際鐵路,運營一年來,廣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門5個城市一體化發展凸顯,平均日運送乘客4.6萬人,同時加速了中山、珠海、江門的城鎮化進程。

  趙小剛表示,雖然有些已經啟動的地方高鐵項目需要重新審定,但可能主要針對的是審查建設標準是否太高,而且重審比例不大。「已經開建的項目暫時停下來了,但以後還要啟動,因為建了一半的工程停掉損失更大,爛尾樓可以炸掉,鐵路修了一半能炸掉嗎?特別是政府總要有一個抓手,中國完全靠消費拉動GDP,我看時間還比較漫長。」

  除了高鐵之外,城市軌道交通,特別是輕軌和地鐵,在「十二五」期間也會高速發展,隨著運營頻次的增加,對於機車的需要也會迅速增長,特別是在高鐵網與城際鐵路網以及城市軌道交通「三網」連通后,帶來的網路效應更大,這無疑都會給南車、北車帶來一個膨脹迅速的市場。

  雖然增持被套在跌跌不休的A股並不少見,但趙小剛對中國高鐵的信心沒有絲毫動搖。「1月2日,溫總理到湖南視察,專程到南車株機公司調研經濟運行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發展情況,其中講道:『中國的鐵路事業要發展,中國的高鐵事業要發展。』」趙小剛對此記憶猶新。2月6—10日,溫總理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五次座談會談及鐵路投資問題時,他表示,我們準備採取的辦法,一是國家資金保障,二是財政擔保發行債券,三是在統籌規劃下,明確政策,有序引入民間資本。

  巨量資金來源

  有投資者問趙小剛:「鐵道部對於南車這樣的大供應商,拖欠貨款會不會成為一種常態化。」高鐵的發展速度不會停下,但是建設高鐵所需的大量資金,又如何解決呢?

  趙小剛向《英才》記者坦言:「雖然目前資金面吃緊,但是對於高鐵這種國家重點項目,資金都是有充分保障。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后,南車很快就拿到鐵道部的第一批還款60億元,而12月還款也很好,因此南車的負債比例已經低於70%。」

  而從長期來看,中國鐵路建設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單靠鐵路來實現高盈利,並不現實。

  「像京滬高鐵、武廣高鐵,這些布局在人口較密、城市群較集中的線路,運營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國國土面積大,東西貧富差距大,邊疆需要支援,仍需要用東部鐵路的盈利來彌補西部鐵路的虧損。這是一種不以盈利為目標,而是以社會總體效益為目標的經營模式,我相信國家會有一個長遠的考慮。」

  西方國家的鐵路建設史,給中國帶來了可借之鑒。以英國鐵路私有化為例,20年來民眾的意見非常大,鐵路年久失修,事故頻發,因為私人老闆的目標是要賺錢的。因此,即使像美國這樣市場化的國家,政府也會拿出500億—600億美元作為部分資本金,佔有一定的份額,而不是完全依靠企業自己融資建設鐵路。

  中國政府也應該拿出一定的資金對鐵路進行資本輸入。趙小剛認為,只要國家對現有鐵路進行資本金注入,鐵道部就不存在還款困難的問題,因為鐵路自身的盈利完全能夠支付現有銀行貸款的利息。

  除了國家對鐵路的注資之外,金融創新也是推動高鐵發展的加速器。南車此次90億元的定向增發資金,其中有20億元將用於發展金融租賃業務。

  「曾經有人建議高鐵投資搞債轉股的模式,但是如果轉股就要搞股份制,鐵道部的控制力就會減弱,所以原鐵道部長就不願意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英才》記者。

  為了緩解鐵道部及地方政府對於機車車輛的採購成本壓力,金融租賃將是一種能夠實現多方共贏的金融創新工具。

  「我們20億元投入金融租賃公司,他的資本金和融資規模是1∶10的比例,我們可以做到200億的規模,如果我們再聯手一些銀行,規模還可以做到更大。在美國,租賃業很發達,滲透率達到20% -30%,國內只有4%-5%。再比如美國的鐵路,租賃達到80%。比如GE,做飛機發動機,同時它還做飛機的金融租賃,他就可以讓波音來採購他的發動機。」

  據趙小剛估計,南車2011年的總資產利潤率能達到5.3%,凈資產利潤率達到17%,分別提高89%和90%。「財務數字的背後,是南車上市后管理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資本市場的壓力,也正是我們的動力,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為股東不斷創造價值。」

  通過金融租賃等模式創新,可以緩解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的當期資金壓力,也為中國南車等高端裝備製造企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盈利模式和發展所需的資金。目前中國南車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獲得商務部的批准,未來將嘗試進入金融租賃領域。

  高鐵的安全性

  「7.23」事故對中國高鐵的打擊是巨大的,雖然事故並不涉及南車的產品質量問題,但是在整個大的高鐵系統之下,安全問題也牽扯到中國南車的未來發展。

  按照科學的統計標準,近十年來,每百萬人公里的死亡率,中國是最低的,德國、日本都要比中國高,而故障率中國也是最低的。這還是在中國鐵路客貨運無論在運量、密度還是周轉量上,都堪稱世界最繁忙鐵路的情況下取得的。

  據統計,今春節期間(1月22—28日),全國共發生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795起,造成547人死亡、2080人受傷。相比之下,高鐵的安全性最高,仍將會是出行的首選方式。

  對於高速度是否帶來安全隱憂的問題,趙小剛告訴《英才》記者:「按照『7.23』事故的調查報告,後車追尾的時速是100公里,而前車的時速是20公里,相對時速是80公里,也就是說即使在非高速的狀態下,由於信號故障所導致的追尾依然造成惡性事故。任何交通工具都是人在操縱,所以管理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海外收入大增

  雖然中國是全球鐵路投資增長最快的市場,但是趙小剛卻依然緊盯著海外市場的份額。令很多投資者沒有想到的是,在「7.23」事故后,中國南車的海外訂單不僅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高速增長。尤其是2011年的海外市場收入增長接近2.5倍。

  「中東市場增長非常迅速,海灣六國的理念很超前,他們不缺油,但是他們認為未來能源緊缺,必須要搞節能環保,因此大力發展不燒油的軌道交通,還準備發展風電、太陽能,甚至核電。同時他們希望海灣六國的鐵路都能夠連接起來,最近那邊的出口不少,在談的項目也很多。中亞國家的市場也很大,他們運輸主要靠鐵路,這塊是亞洲的傳統市場。另外,我還認為最有潛力的是非洲和南美,他們基礎建設薄弱,很多鐵路都要更新換代,澳大利亞因為鐵礦石運輸,對機車和貨車的需要也是很大的。」趙小剛把未來海外市場的拓展,作為南車一個重要的營收和利潤來源。

  「跨國公司很多時候都是以利潤為核心,能賺你兩倍的利潤,絕不賺你一倍,不像中國公司那麼『仁慈』,賺到合理的利潤就可以了,所以海外市場的餅非常大,而我們份額還很小,還有很多國家希望藉助更高速度鐵路的建設拉動經濟發展,南車產品的性價比較高,市場機會還很大。」一位南車的高管告訴《英才》記者。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