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楞嚴經》為什麼說:【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6 1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ILLIAMLYLE 於 2012-2-6 12:36 編輯

阿賴耶識非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間我,

《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楞嚴經》此偈的意思如下:【第八阿陀那識(阿陀那識的意思是「持身識」,識是了
別之意),是識別性極為深細的識,很難證得祂,很難了知祂在何處;這個微細識中含
藏著眾生各人所有的習氣種子,好像瀑流一般不斷的流注,而使得眾生因此流轉生死。
這個阿陀那識究竟是真心?或者是虛妄心?很難解說到普令佛弟子都能瞭解的地步,所
以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因為祂心體中還含藏著流轉生死的習氣種子,所
以還不能說祂是完全的真心;如果強說眾生的阿陀那識就是真心,那麼眾生在證得阿陀
那識以後,就不可能再去努力斷除祂所含藏的七識心相應的染污習氣種子,就不能轉變
成佛地真如所依理體的真心無垢識,就不能成就究竟佛果,所以還不能說祂就是真心。
但是,如果離開這個阿陀那識,或者否定了這個阿陀那識,而想要另外再找一個真心的
話,卻又永遠都不可能再找得到另外一個真心了
;所以,這個阿陀那識,祂究竟是真心
呢?或者不是真心呢?這個道理真的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說清楚,很難讓眾生真的理
解「阿陀那識非真、亦非不真」的道理;因為那些還沒有證得阿陀那識的眾生,聽到阿
陀那識的深妙道理以後,恐怕都會越聽越迷惑,根本不能理解祂雖是真心、卻又不是真
心的道理,所以我釋迦牟尼佛常常都不輕易為眾生宣說這個實相真理。】

===

《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
執為我。】

此偈的意思如下:【阿陀那識的體性是很深妙、深奧的,而且是很微細的心,不容易找
得到祂;這個阿陀那識所含藏著的一切萬法的種子,猶如瀑流一般不停地流注而產生了
萬法;這個阿陀那識的深妙法,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我釋迦牟尼佛在凡夫之中是不演
說這個法的,即使是在那些不證阿陀那識的不懂般若的人之中,在這些愚人之中,我也
是不為他們宣說這個深妙法的;因為這些凡夫沒有深妙的般若智慧,如果我釋迦牟尼佛
為他們開示演說這個阿陀那識深妙的法,他們都將會因為還沒有親證的緣故,而作錯誤
的分別與思惟,這樣一來,恐怕他們就會誤將第八識阿陀那識誤認作是第六意識的我,
將會因此而誹謗這個阿陀那識勝妙法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間我。】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沙發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6 12: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LYLE 於 2012-2-6 12:38 編輯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6 12:35
阿賴耶識非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間我,

《楞嚴經》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


亦如《成唯識論》註釋云:【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
開演。(《大正藏》31卷)】

《成唯識論》聖 玄奘菩薩解釋說:【恐怕那些外道、凡夫、愚人,對於這個阿陀那識
不能真的理解,而生起虛妄的分別,就把阿陀那識執著為眾生我──執著為能見聞覺知
的世間我──或者執著為外道所誤會了的第六識神我──將會因此而誹謗說:「 佛在
阿含期與方廣期所說的法不相同」,因為這樣謗佛謗法的緣故,將會墮落種種惡趣之中
,枉受多劫之惡報;或者將會使未證得阿陀那識的愚人產生誤解,以為阿陀那識就是意
識與意根,以為就是外道神我、梵我,因此轉而不能信受阿含所說「破斥眾生我」的「
無我見」,就會因為聽到阿陀那識而產生誤會的緣故,又回歸到「眾生我」上面來,不
能安住於阿含及大乘所說的「無我見」中,也將不能取證二乘聖果,就會障礙他們出生
聖道;因為這些緣故,所以我們的釋迦世尊,不為這些外道、凡夫、愚人,開演阿陀那
識的極妙正理。】

===

亦如真諦三藏所造《決定藏論》,開宗明義即說:【五識地,《心地經》言:「阿羅耶
識普為種本。」云何知有?此是如來藏說,故《解節經》偈云:「盛識普種本,深細流
如溢;不為凡人說,恐生我見故。」】

真諦三藏所造《決定藏論》,開宗明義即作此說:【五識相應地,依《心地經》所說:
「阿羅耶識,普遍地作為一切法種之根本依止。」如何知道阿羅耶識是真實有、而非想
像得來的呢?這個阿羅耶識,就是如來藏的另一種說法,所以《解節經》中有一首偈這
么說:「勢力強大的阿羅耶識,普為一切法種的根本,祂所含藏的一切種子極為深細,
而又流注不斷,猶如水滿而不斷的溢出;我不為世間凡人宣說這個阿羅耶識,是因為恐
怕凡人聽聞之後,會誤以為阿羅耶識就是了了靈知的意識心,反而會因為不明白而誤會
成『阿羅耶識即是意識心』的緣故,因此而出生了我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3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5 04:56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6 13:04
究竟為什麼 佛陀一再宣演阿賴耶識 ?

又什麼叫做『真常唯心』?  :

永嘉大師《證道歌》

永嘉大師以親證如來藏而言證道,

永嘉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語譯:  諸位難道沒有看見:那個本來就在的第八識如來藏,祂是離見聞覺知而絕念無學、無作無為的悠閑道人,祂既不勤求斷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證得真實理;不管是出生無明煩惱,或者展現真實如如的體性,都是此第八識如來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對於幻化的五陰身以及如來藏本身自體所展現的空性之功德,都是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所顯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親證此如來藏,即能覺了此如來藏法身之自住境界中無有三界五陰十八界的任何一法、一物,而祂是本來就在的萬法根源,是具有無量無邊天真純凈且無漏自性的自性佛。證悟者從如來藏自住境界來看待三界萬法時,發覺那些生滅的五陰,就如同空中的浮雲一般,空有來去之相,只在如來藏的表面上來來去去;而貪瞋痴三毒又恰似水面浮泡一般的虛妄無實,一向虛出妄沒而無有真實不壞的自體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4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5 04:58 | 只看該作者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語譯: 若得契證此一法界實相而轉依的人,現觀如來藏心體自身本無一切人我,亦無一切法我,一念相應而親證如來藏時,在剎那之間就發現原來祂不與阿鼻地獄業相應,與阿鼻地獄之業毫不相干,從此就滅掉了對無明妄計的一切阿鼻地獄的業行!上面所說若是妄語欺瞞眾生,我永嘉玄覺便是自己招引塵沙劫數拔舌地獄惡業!一念相應即頓時覺悟,了知如來所說真實義禪的旨趣,悟后猶待轉依法身理體而廣修普賢行,漸次圓滿菩薩六度萬行。沒有親證此一實相之前,如同眾生處於三界生死幻夢之中,明明看見有輪迴六趣的有情存在;但是覺悟之後卻如同大夢初醒一般,親見六趣有情都不是真實的存在,甚至也沒有三千大千世界可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5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5 05:01 | 只看該作者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語譯:從如來藏自己所住的境界來說,本來就無罪無福,亦無損減或增益可言;真如心體乃是純然寂滅之性,在祂自己所住絕對寂滅的境界中,根本不需詢問及尋覓生死與解脫。自從證悟以來看見眾生各自都有的這一面蒙塵的污垢銅鏡,是從來都未曾磨治修凈的,我今日應該很分明的剖析給大眾知道。諸位應該探求到底本來無念的是誰?本來無生的又是誰?若所悟的確實是本來無生的心,這個無生之心是沒有一法不能從祂出生的;假使不能好好的自己參究體驗一番,老是在經中所說的「機關、木人」等語句中,作文字訓詁或思惟研究,是不可能開悟明心的;若是每天求佛施以佛力加持而不肯自己努力參禪體究,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就見道的功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6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5 05:05 | 只看該作者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決定說、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語譯:應該放開對四大之身的錯計與執著,千萬別像一般眾生那樣執取不放、把捉不捨!於此如來藏真常心的涅槃寂滅性中,只需隨著四大之身的需要而飲水吃飯就行了!當你悟得如來藏以後,若能了悟一切身口意行都是無常,三界一切法都是生滅壞空而無常住的自性,即能觸證如來所證第八識的大圓滿覺悟境界。此是我永嘉玄覺決定而不改易的真實說,我也用這個親證的如來藏的妙理,來表顯真實第一義諦的大乘教,如此實證而得決定之人才是真實出家的僧寶,若是有人不肯我這個說法,那就由他任意的依他的情識臆想來征詰,我是不可能被詰倒而改變說法的。想要證悟大乘真諦之禪和子!應當直接的截斷彎曲纏繞的種種葛藤,而向根源尋覓,這是諸佛世尊親所印可的大乘真諦宗旨;若是要捨本逐末而在經論中的文字言語上面,猶如尋枝摘葉一般的作研究、訓詁,是我永嘉玄覺做不到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7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5 05:12 | 只看該作者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里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凈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語譯:經中所說的無價摩尼寶珠,世俗人及佛門未悟、錯悟的人都不能認識祂,若是想要獲得這個無價的摩尼寶珠,只需參禪求證如來藏就行了;當你證悟如來藏時,就從如來藏裡面親自收得摩尼寶珠了。證得如來藏以後來現觀,你就能看到猶如摩尼寶珠一般的如來藏,不但能映現出萬法,而且也常常出生六識而顯現出能見之性、能聞之性……乃至能覺、能知之性等六種神奇作用;這六種性用雖然是緣起而性空的,若是將這六種神用轉而依止及歸屬於常住的如來藏以後,成為如來藏的一部分了,也就成為常住而不空的法性了;然後再來反觀這一顆如來藏寶珠的時候,卻又看到祂如同摩尼寶珠能顯示種種影像一樣,不斷的顯現山河大地、五陰眾生;祂自己雖然不是物質之法,卻又能生種種物質及七識心法,所以當你說祂是色法時,祂卻又不是色法。經由實證如來藏、轉依如來藏而修行,最後一定可以清凈五眼、發起五力;然而這卻是唯證乃知的事,未悟及錯悟的人窮盡意識思惟以後,仍然是很難加以猜測出來的。從鏡子中看到所映現的種種身形的影像並不困難(不落入鏡中影像而直接找到鏡子才是困難的),如同愚痴人一般想要從水中撈到那天上的月亮,要到哪一天才能拿到天上的月亮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8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6 13:05 | 只看該作者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語譯:證悟如來藏的人是極稀有的,總是獨行無偶,往往是獨步於人間而難可覓得知音的,只有同樣是已經通達如來藏之人,才能攜手共同遊行於涅槃路上!大凡真悟之菩薩都會轉依如來藏而進修成佛之道,只是如來藏這個曲調太古老了;而證悟如來藏寶珠的人智慧勃發而離愚昧以後,看來是精神清朗的,這樣安住如來藏境界的人所顯現出來的風格自然而然就很清高;縱使沒有珍饈美食,使得色身不壯而瘦峭,可是他的風骨卻是高峻的,然而一般人不懂得尊敬這種真悟的菩薩,往往棄之不顧。窮於世間錢財的佛門真正出家僧人,並不貪求錢財,由於一貧如洗的緣故所以嘴裡常常自稱貧僧,其實這樣的僧人只是身上貧於錢財罷了,但他在佛法之道上其實是廣有法財的,所以這樣自稱貧僧的出家僧人其實是一點都不貧!這些在世俗錢財上貧窮的僧人,身上常常只能穿著破爛而有許多布毛的深色僧袍;然而若是說到佛法之道,他的心中其實是收藏著無量的無價法財珍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9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6 13:06 | 只看該作者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悋;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語譯:這樣的貧僧心中收藏無量的無價佛藏珍寶,永遠也受用不盡!這樣的貧僧可以用這種無價珍寶來利益有緣的人物,可以應機逗教而不會吝惜自己所擁有無價法寶。未來佛地的法身、報身、化身,以及大圓鏡智等四種智慧,都可以在這個如來藏摩尼寶珠中圓滿證得;乃至二乘聖人所證的八解脫與六通,都可以用這個如來藏心的境界來印定(確認其真假)。上品之士經由如來藏寶珠的實證而能夠對真諦獲得決定及了知以後,就可以對一切佛法都同樣獲得決了;可是中根之人及下根之人,越是多聞上根菩薩從如來藏中直接流露而說出來的妙法時,卻是越多的人不能信受。這時候,深悟的菩薩就只能向自己的懷中,解下為眾辛苦而汗污了的僧衣,還有誰能向外面那些愚痴無聞凡夫誇耀自己是何等的精進不懈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0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6 13:08 | 只看該作者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語譯:然而證悟者於此三界之中,卻是知音難尋,別人想要怎麼毀謗、怎麼非議,就任由他們去吧!法界的事實卻不因為他們不信的毀謗、非議而消失,那些毀謗與非議,就像高舉火把想要焚燒整個天空一般,最後仍將是自己疲累而徒勞無功,法界實相仍將繼續存在而不改變。那些毀謗與非議的言語,我聽了就當作是暢飲甘露一般,當作是逆增上緣,來幫助自己銷融業種,反而頓時更深入如來藏的不可思議境界中。我總是觀察這些凡夫們對我所做的惡言惡語,當作是來幫助我轉化習氣種子的功德法,所以那些對我惡言惡語的人們,就成為我的善知識了。假使不能夠因為那些訕笑與毀謗的因緣,而示現自己不會因此而增加更多的冤家與親近的人,又如何能表顯出證悟無生的人應有的慈悲力與無生忍之功德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1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16 13: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LYLE 於 2012-2-16 13:10 編輯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語譯:由於真實親證如來藏本心的緣故,便能於離言說而證第一義諦的宗門也通達;對於不離言說而教導第一義諦的經教以及為人說法的教門,也都能通達!(因此,每一位證悟者的力量,都可以使人通達宗門和教門。唯有親證如來藏的人才能通達般若,通達般若的緣故,所以宗門可以通,說門也可以通。)對於禪定的定位以及般若智慧的定位,已經能圓滿而光明的顯現出來,決不耽溺或停滯於斷滅空、頑空的惡見當中!這個如來藏本心法界實相的道理,決非只有今日我永嘉玄覺一個人才能獨自通達與了知,恆河沙數的諸佛所證悟的實體都一樣是這個如來藏,體性完全無二!證悟者為救護走入岐路的眾生而摧邪顯正,所說的殊勝智慧妙理,猶如金毛獅子般無畏的怒吼,這是無所畏懼者所說;一切錯悟者就如同野狐等百獸一般,聽到菩薩說法如同獅子大吼一樣,無不為之腦鳴欲裂!即使是香象聽聞了獅王的大吼,也是四竄奔逃而盡失原有的威風;可是天人以及龍族若是聽聞到菩薩的獅子吼法音時,卻是安寂坦然而且生起歡喜心而樂於聽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2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1 07:30 | 只看該作者
『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語譯:回想當初為了尋訪明師,探求心地大道的宗旨,不惜跋涉山川,遍歷江海,一心一意都只為了參禪求悟!自從認得祖祖相傳、心心相印的本來面目,認清了回歸曹谿六祖惠能大師的路途以後,方才了知五陰的生死其實都與如來藏自住的實相境界無干。證悟之後才發現三界萬法一切都歸屬於祂,從此以後走路時也是禪,坐定之時也是禪,而且說不說話、動不動作等一切時中,都可以現前觀察而證實如來藏是從來都不動心的,轉依如來藏這樣的寂靜自性以後,自己也就安然的不再妄自攀緣了。縱然我這五陰身遭遇利刃逼害時,我心中總是一直都很坦然的;假使我這五陰身被人偷偷的下毒謀害,我還是不會怨怪下毒者,心中仍然不覺得這件事情對我是多麼重要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3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1 07:31 | 只看該作者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優遊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蕭灑。』

語譯:我的本師釋迦世尊在遇見燃燈佛時被授記成佛,但是以前未悟之時,也曾是多劫修菩薩行的忍辱仙人。回想我永嘉玄覺自己的修行路,一世又一世不斷的生生死死輪迴不已,悠悠忽忽的頭出頭沒已不知有幾多回了,連片刻一時都不曾止息過!一直到頓悟如來藏而體認祂的本來無生以後,對於世間的光榮與屈辱又有什麼值得憂喜與罣礙的呢?這樣證悟無生而轉依了如來藏以後,不管是踏入深山峻谷之中,或者是住在罕無人跡的幽靜野地,或於參天挺拔的松蔭底下修行度日;隨緣放曠悠閑恬適而輕鬆的游於法海中,有時則是隨意安止山林野居思惟靜坐,這樣住于山野僧家之中,安樂寂靜,自辨其道,真的很瀟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4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1 07:32 | 只看該作者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語譯:一旦覺悟如來藏真心的本來無生,開悟明心的事情就了了,悟后不需要施加功行於所悟的心上面,因為一切有為的妄心等七識的法性是不同於真心如來藏的;住於五陰之相而布施植福的人,死後是會生到欲界天中享福的,就好像仰頭舉弓向天射箭一般!一旦箭勢衰竭、力量耗盡(天福享盡)了以後,終究必將墜落回地面(終究會下墮);所以天福享完以後,只剩下惡業種子,從天界下墮時將會招得未來世不可愛的果報,產生種種不如意的惡果!怎麼能與頓悟如來藏的實相法門,一下子便得超越而直接進入自心如來勝地的境界相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5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1 07:33 | 只看該作者
『但得本、莫愁末,如凈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語譯:只需要悟得萬法本源的如來藏,就不必憂慮生滅有為法等枝葉末節!如來藏就像清凈琉璃蘊藏著寶貴的明月一般──含藏著萬法的功能差別;既然能夠從垢衣中解下這個如意寶珠──找到五蘊垢衣中的如來藏了,從此以後就可以用這個寶珠如來藏來利益自己,也能用這個寶珠如來藏來利益他人,並且將是永無窮盡而不會衰竭的。江中的明月映照著,清風也和緩的吹過松樹,在這樣光明清凈的好環境之中,不懂得將自己的寶珠如來藏取來自利利他,整個美好的晚上到底是在做什麼呢?就以寶珠如來藏顯現的能使人成佛之性,轉作心地戒寶珠,將自己所悟的心與已經生起智慧的自己加以印定,就成為無事人了,因此就能把天地間的一切──霧露雲霞──都當作是自己身體所穿的衣服一樣;出家以後所得到的缽就成為降龍缽,而行腳時用錫杖也就成為抵抗惡虎的用具了,這時何妨手握著解虎錫,於地一振,讓錫杖上的兩股金環清楚地鳴響著!這時的二樣物品已不只是在標舉出家形象三千威儀的事持表相而已,這正是如來寶杖親自為大眾示現法身的蹤跡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6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9 07:28 | 只看該作者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語譯:被我所悟證的寶珠如來藏,祂自己不必去追求真實,祂也不必去斷除妄想;悟后就能了知真心如來藏空無形色而且沒有妄心的行相,也能了知真心所生的妄心生滅無常而無常住的心相;但是在這個無相之實相境界中,卻沒有空與不空可說,這才是法身如來所住的真實相境界。對於心鏡──如來藏──已經明白了,就能對諸法鑒照無礙──不再愚昧於三乘菩提了,才知心鏡如來藏的功德廓然無邊而普遍存在於恆河沙數世界中。此時就看見萬象具足而各不相同的如同影像一般顯現在心鏡如來藏中,這時再來觀察,這真心如來藏就如同一顆寶珠一樣的照耀出圓滿的光明,而這個光明非內亦非外的照耀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7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9 07:30 | 只看該作者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

語譯:有一些人誤以為如來藏只是為了使眾生容易瞭解一切法空而說的不同名稱(妄說如來藏就是一切法空的方便說),因此就落入「豁達空」,成為斷滅論者而撥無一切因果,把自己處於莽莽蕩盪之空無境界中,自以為已經實證佛法而證果成聖了,但這樣其實只會招引未來世恐怖的災殃與禍害。捨棄了三界有,執著一切法空的禪病,將來招引災殃與禍害的道理也是一樣的;這好比一個想要逃離水淹滅頂之苦的人,愚痴的把自己投入火聚之中一樣的愚痴。捨棄了妄心七識而想要取證真理的人,這樣有取有捨的心行反而成為善巧去做種種虛偽事的人一樣(應該留著妄心來求證真心如來藏,不該把妄心自己滅掉而想求證真心,不該想要把妄心自己變成真心),學佛之人大多不能瞭解上面這層道理,以為修除妄心中的妄想,或是修除妄心對種種事物的執著,便以為是真正在修行了;這樣子修行,其實完全是去認取賊人而攜帶回家當作是親兒子一樣(當然此賊每天要把你的財物都偷出去,讓你流失了一切的法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8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9 07:31 | 只看該作者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語譯:這樣辛苦修行,到頭來卻只是流失或損減了法財,滅卻了自己的福慧資糧與功德而已;這一切不外都是由於錯將三世的妄心意識認作是如來藏真心的邪見所致!所以禪門裡頭都是直接認清妄心而弄清楚了真心如來藏,因此而頓時進入本來無生的所知所見而引生的智慧力之中。若是遠離了斤斤計較的女人心性而成為大丈夫了──證得如來藏而不再落入意識境界了,便是頂天立地的無畏大丈夫,就能手握金剛智慧寶劍而散發出般若智慧之鋒利,不僅僅能空理摧壞外道妄心,其實暗中早就把天魔的膽子給斬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19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9 07:32 | 只看該作者
『震法靁、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語譯:證悟菩薩震動了正法之雷,大擊摧滅邪說的法鼓,十方攝眾慈雲廣布無不蔽蔭,普宣法語盡灑甘露而無不遍!猶如法界中的大力龍象,遊行所至,無邊無際的含識眾生皆蒙滋潤;三乘根器及五類種性,全都由於菩薩震法雷、擊法鼓而得以醒悟實相!這個述說真如佛性的大乘法要,就像那雪山肥膩之草全都沒有其他的雜草混雜一樣,這個如來藏所出的妙法猶如純凈的醍醐妙味,我永嘉玄覺常常納受其中無量無邊的功德受用!如來藏的真如法性圓滿貫通於一切法性,如來藏一法函蓋了一切法!猶如天上只有一個真月,卻能普現月影於一切世間水中;而一切世間無數的水中月影,又全都源出於天上獨一的如來藏真月!諸佛法身的自性可以與我的法身自性相通,我的法身自性同樣與諸佛法身的自性相符契。這一個如來藏密嚴境界(地即是境界)中具足了有情一切的境界,雖然祂是無形無相而非色,亦不是眾生所知的心;而祂也不會造作眾生妄心所造的種種行為與業行!這麼奇妙的如來藏寶珠,其實不用像修正妄心的惡行一般的辛苦修行,只在彈指之間就能圓滿成就八萬四千種法門之功德;在一念相應時的剎那之間,就能滅除三大阿僧祇劫以來累積下來的惡業!一切可數不可數的文聲語句戲論等世間智慧,與我所悟如來藏真心自己的靈覺妙性何曾有一點點交互牽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20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2-29 07:33 | 只看該作者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惑。』

語譯:又觀如來藏,凡夫、外道對祂的毀讚,從來都毀讚不到祂;祂從來不領受一切的毀讚,所以既不可毀,亦不可讚!祂的體性猶如虛空,本無邊際,絕於涯岸!不離當下現處而恆常處於湛然不動的境界中;您如果聽說祂都在當下分明顯現,而起心動念四下尋覓,就知道您確實未悟而未曾見到祂!祂是取也取不得,捨也不可捨!不可捨、不可得當中,就是這麼去證去悟去取去得!當你閉口不語,祂還是在為人了了常說!當你口沫橫飛時,祂卻又默默無語!而不管說與不說,祂永遠大敞大開五蘊十八界門,布施你我一切法,片刻從未歇塞停止!有人問我畢竟證解什麼宗旨?我就回報說:「我是證得大般若的威德之力!」有人說我是正確的,有人說我是錯誤的,這些人都是不曾親自識得如來藏的凡夫;我悟后說法時,有時逆說,有時則是順說,莫說凡夫們不懂,即使是諸天來了也是無法猜測我所說的摩訶般若正法。久遠多劫以來我早就已經在修行佛法了,今天才能有這個體悟,所以我凡有言說必無虛誑,絕非信口開河隨便妄語來欺誑或迷惑眾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