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日報警告:從習副總回國后 美鷹派想動粗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29 2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鼎盛軍事網 2012-02-28 20:27:52


敘利亞的事,上平房大師講到,北約最近可能會對敘利亞空襲,與我的判斷不一樣,他說北約要空襲敘利亞,我個人感覺暫時不會,但他又是有料的人。對此我個人有一定保留。

現在俄還是全方位的支持敘,無論從物質還是精神,且利用俄在敘的軍事基地,利用空天技術,利用海軍的監視技術,正在給予敘利亞全方位的支持,俄在大選前夕,而且,敘利亞對俄的作用,可以說事關重大,事關生死。如果北約不與俄協調好溝通好,貿然動手的後果,可能引起俄的全面反彈,引起俄的介入。各自有各自的判斷,我也沒看好北約現在動手。

敘對俄的作用,事關重大,如果從長遠看,是事關俄的未來,嚴重的是,一旦敘全面在西方的控制之下,俄的前胸就全面暴露在對手面前,特別是在北高加索地區,以敘為半徑的1000公里之內,都會形成一個極不穩定的孤。而北高加索又是俄的最重要的,相對廉價的產油區,這個是俄目前得以對抗西方的物質基礎地之一,俄只要有一定力量,用中國人的話講就會「絕對不會坐視」,俄不可能無動於衷。

俄是有一定的兩面性與投機性,那是在一些關乎俄的利益並不太重要的區域,而敘不同的是,敘失去的後果,幾乎會受到雙面夾擊,一是從東南歐比如波蘭方向,二就是地中海方向對北高加索,非常容易腹背受敵。

另一方面,就是在冷戰時期,俄都沒有失去對敘的控制與影響,而且在最虛弱的1990年,俄仍堅持在敘的軍事存在,也就是看到這點。中東戰爭時期,特別是以色列拿下戈蘭高地后,正準備向敘利亞腹地推進之時,恰好是俄警告會對以色列動手后,才保持敘利亞的現在的局勢,因此,如果受到西方的壓力俄就因兩面性退卻,對俄如此事關重大的地區,地緣的核心之一敘利亞就輕言放棄,有些說不過去,除非俄沒有力量,只有投降的份。

俄經營六七十年的地方,現在的巴薩爾,還是比未來的要可靠得多,不到俄沒有任何反抗之力的地步,俄不會輕言放棄。除非,俄得到西方的書面保證,就是無論如何,巴下台後,保證按俄的意願,俄支持的政府上台。這樣的書面保證,西方可能給俄嗎?

我有些懷疑。而俄在與西方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是教訓良多,西方的保證,算不得什麼。我看新聞中,普京說俄的核心力量超過美,而且感謝為俄的核力量在情報方面做出貢獻的俄羅斯人,等等。

普京說這話,意味深長,西方不可能不明白。還有幾天就要大選,從各項信息看,普京上台已成定局。西方現在肯定在準備給普京上眼藥,比如,在大選剛剛結束,以什麼操控選舉的名義,在短時期內給俄製造一定的混亂,這幾乎是肯定的。因為西方在俄杜馬選舉中已經動用了一回,在總統大選中,再利用一回,是極大可能的事。

在俄還是強勢政府的情況下,西方如果不顧忌俄的態度的後果是難以預料的,如果招致俄的全面反擊,可能會得不償失。

另外,關於敘的話題,涉及中國的影響很小的話題,我有個人看法。中國只所以投反對票,主要原因在於要保護波斯。中國先人有句俗話:得寸進尺,如果中國不表明自己的態度,有幾方面的危害:

一、西方對中國的利益問題上,可能會更加認為中國軟弱可欺,而以中國目前實力,特別是國內需要,又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保護自己利益,特別是資源的獲得,如果不給個態度,一味忍讓的後果,是利益的獲得更加困難,資源的獲得更加麻煩,給個態度,可為未來的利益交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針對中國周邊的諸小國,會認為中國目前還是埋頭髮展,對一些利益的損失,還是「老態度」,這種慣性認識,在一些小國中,是根深蒂固的,在國際形勢已經非常複雜的今天,中國必須給以中國的態度:不要得寸進尺,中國不是無原則的忍讓,而是有底線的原則的,不要登鼻子上臉,沒有分寸,超過中國的忍受範圍,中國會有動作的。

三、針對「亞非拉」的傳統友好國家。在太祖時代,非洲兄弟投什麼票,都是看中國的眼色,而在改革后,為發展經濟,中國的腰板,確實軟了許多,這導致的後果是,許多原來傳統的友好兄弟國家,對中國已經產生了懷疑,對中國的能力產生質疑,同樣,在目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不能離開世界而獨自發展存在的情況下,中國更加需要真正的朋友來相互支持,而這個時候,否決一下表示態度,至少,可以給傳統友好國家一些信號,雖不至於一下子扭轉。

因此,從現在做起,用句成語:「重拾山河」,是到時候了。從中國去蘇丹「維和」的消息看,中國又一次給了世界一個信號。從這兩件事可看出,中國從外交策略的轉型,已經過渡到有所進取的階段。這個話題,我準備抽時間再吹,大體是中國今後採取的策略應該是「《有限的進取》」。

敘利亞一國的政權更疊,得失,單純的說對中國並不象俄那樣重要,但不能讓西方任意胡作非為,更應該是中國將來需要表明的態度,有力量就硬措施,沒力量就軟措施,這沒有什麼可考慮的。這個態度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忍讓得不到尊重,只有實力才能讓對手尊重。

第三個話題,簡單說說,關於歐盟的炭排放,問題不僅僅是一年幾十億歐元這麼簡單。這次歐洲的意圖明確得很,就是通過這次試探各方反應,為將來的標準制訂埋下伏筆。這次是歐盟制訂標準的開始,如果這次沒有反應,還會有下次。歐盟的意圖明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歐洲利益組織相對的團結,且大家都有便宜,來對付世界各國的相對鬆散。算盤條得很精明的。

無論同意還是不同意,歐洲都白白拿到一個談判的籌碼,是從天上掉一下的。本來,是沒有懸念的東西,偏偏歐盟能做成籌碼,可見,太聰明了。

因此,才有那個27 國聲明之事。但歐盟肯定會私下做工作,瓦解。採取誘以利個別國家退出,可以給以利益讓步,下面一系列的問題都會來。至於美國,相信,過段時間會與歐盟簽署相互收取什麼的協議的。因此,最後的結果是要收大家都收的可能性最大。這恰好是歐盟的最初的想法,只要能增加財政收入,管西方上帝的子民死活!

第四個話題:關於倭寇的暗古墳市的否認事件,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世紀的70年代的石原,本世界初的前原,都是利用這個野路子擴大政治影響,達到政治目的的。現在的這個墳墓市的市長,過段時間,肯定政治前景會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

越反對,越罵他,在傷寒國的人氣會越高。通過這種拿中國作跳板的事件,已經成為慣例了。只要中國不作為,以種事,還會出現。如何解決杜絕?可採取與倭寇墳墓市斷絕一切往來的辦法根絕。這需要決心。

另外,網路中,近期不實消息特別多,謠言也多,大家要留意甄別。

波斯核問題,現在局勢越來越微妙了。

可看出,各方角力,各有算盤,都挖坑讓對方跳,而最關鍵的角色偏偏躲避。

第一方面,國際原子能組織新報告出籠「認為波斯已經具備發展核武器的能力」,在推波助瀾。要看清國際原子能的背景,組成人員,幹事是小日本人,而主導於背後的是歐洲人。這是逼迫美國跳波斯這個大火坑。

第二方面,美國人卻在躲避這個火坑「美情報部門報告,波斯現在沒有生產HE武器的能力」。這是明顯的與國際原子能組織的結論不同,也是美國人不願意現在跳這個火坑。國際原子能機構,其背後支撐的金融勢力也非常龐大。目前,最急的尤太人,非常渴望美國人現在出面打擊波斯,而美國其它利益集團,則明顯不支持這個動議。

第三方面。中國發言人「希望各方採取切實的,靈活的立場」。這個靈活的立場,是提醒波斯靈活,還是歐洲與美在波斯問題上更加靈活呢?朋友們去思考。從主要勢力,在中東問題的立場上,最急的是美國,因為造假的數據,快掩不住了,想快刀解決,其次急的是歐洲,因為歐洲不比美好到哪裡去,一屁股爛債,如果中東不向歐洲的方向發展,歐洲亂成一團是肯定的。

而俄國,希望中東最好全面陷入無序的狀態,越快越好。亂得越徹底,越不可控,大家混水摸魚的機會就越多。最求穩的是中國。

因此,四方中,中國的態度最耐人尋味。美國需要在美控制下的混亂,只要在美控制下,打擊的是中國,歐洲。只要資源鏈牢牢掌握中美國手裡,美國的危機就可轉嫁。而俄需要無序的混亂,因為有序的混亂俄沒這個能力。歐洲則需要的,不掌握在完全美國手裡的混亂,只要歐洲的影響還在,歐洲的債務就不會持續發酵。最好瓜分平分中東利益,不由美獨大。中國的態度,是在一定時間內,中東的穩定,一個穩定的中東,中國的資源獲得,不受到大的波動影響,不會使中國的發展步伐出現顛覆性的中斷。我猜測,這是中國態度的核心。

從人民日報發文警告希拉里看,從習總回來后,美並沒有講信用。因為美不可能講信用,時間對美不利。

從阿富汗目前的形勢看,美國內各利益集團斗得非常厲害。焚燒事件的發生,其實不是偶然的,是美軍方,對美目前政客把持的局面非常不滿意。軍方有動粗的念頭。而奧巴馬,現在已經被徹底架空。

因美所謂鷹派有動粗的幻想存在,大家看到,俄,中,在H力量上,都在做動作。普京三天前說過俄的H力量超過美后,中國也在隱隱約約的通過央視將巨浪二暴光。阿富目前的局勢,美是可借用的局面。不要看現在所謂被動。這明顯是經過設計的。不然,焚燒事件如何可能會暴光?

前段時間,我鼓吹的,中國周邊新一輪的「熱鬧」將要開始。現在看,快變成現實了。中國下一步的態度,會更加強硬。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9: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