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求「活局長」不如拜「死包公」?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言風語 發表於 2012-2-26 1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涯時空』 [時事評論]【今言野語】點擊:6057  回復:84
作者:天涯海角客1  發表日期:2012-2-24 9:47:00        回復
   
    求「活局長」不如拜「死包公」?

  現代作家臧克家寫過一句詩:「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並不僅僅只是一句詩,它包含許多現實意義和人生的哲理,透露出中國社會所存在的真實情景,套用在發生在現實的社會事件,總是恰到好處!
  在現實中,有的人別看他身居廟堂,坐在高位,但每天都只是行屍走肉一般活著,沒有靈魂,沒有信仰,張開血盤大口,比猛獸更加的兇殘,心裡只想著的是如何的「吃人」,當這些擁有獸性的非人類,位居高位時,受苦的便是那些軟弱無能,任意宰割的民眾。只可惜在當今這個「文明」社會裡,『虛食重祿,素餐屍位』」的老爺是越來越多了。
  最近,紅旗渠精神發祥地林州市的桂園街道辦事處曲山村,年近七旬的老人李巧雲正帶著女兒在居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院里祭拜包公,請求包公為他們主持公道,讓無辜的兒子郗松周從看守所里放出來,儘快回到他教師崗位。李巧雲稱,兒子郗松周被逮捕后,家人多次到上級部門反映,至今未果,期盼包公顯靈,還她孩子,還她公道。為此,桂園辦事處書記道:「拆了老房子就放人?」聽了桂園辦事處書記的話,我想起了警匪片中扣押人質的劫匪來:「你把錢給我,我就放人。」兩者比較,是何等的相似,一個是借著法律的威名扣押人質來逼人拆遷,一個是借著匪徒的兇悍來威脅家人交錢。因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世界萬物是相輔相成的,法律的尊嚴,劫匪的動機,有時候是相通的。
  很多的時候,當人們看慣了這一類事件的時候,早已變的有些麻木了,但我們總會學著如何去忍受這一切。年近七旬的老人李雲巧在萬般無奈在老房子里祭拜起了「死包公」,請求包公為他們主持公道。有人問道:「為什麼他們不求當地公安『活局長』」我相信很多人聽后,會微微一笑。因為對諸多在社會打滾多年的朋友來說,都很清楚的知道,有時候拜「死包公」比求「活局長」有用。要知道拜「死包公」,可以引起社會新聞作用,而求「活局長」只會得到妨害公務的下場。眾人都知道妨礙公務與違反治安管理條例這兩條官員最喜歡使用,因為可以隨意拿捏。另外一個方式是學前蘇聯,把人關到精神病院!
  當然,這些一向是這些人慣用的伎倆,當他們不能用法律來約束你的時候,便用這等下三濫的手段來逼你就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與他們對抗的民眾,都是無理取鬧的「刁民」。而「順民」是聽話的,只要事事順著他們的意,那你就是守法的良民。稍不如意,便給你戴上「刁民」的帽子。有位民間哲學家曾說過一句話:「以前喜歡戴『反革命』帽子,現在戴『刁民』帽子」雖說叫法不一,但它的意義是相同,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
  因此,事件的女主人李巧雲,在萬般無奈之下,求「活局長」等諸佛不成,只得在自己的老房子里拜起了「死包公」,因為在她的眼裡,局長活著,但在她心裡已經死了。包公死了,但他還活著。盼包公顯靈還她兒子,將這幫牛鬼蛇繩治罪!李巧雲一家人拜「包公」並非是無知,而是透露出生存在當今中國社會低層民眾的一種無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3: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