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連載中:群星燦爛-記霍華得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 的華裔研究員

[複製鏈接]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14 1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由於各位研究員跨專業太廣,故只能對其成就作粗淺的介紹,以免怡笑大方。本人自
知不自量力,幸好各位研究員大都遍植桃李,若有謬誤,還望仙人指點,鄙人洗耳
恭聽。

Dr. Morgan Sheng  
http://web.mit.edu/bcs/people/sheng.shtml 麻省理工學院網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現任4種專業期刊編委:神經元(Neuron, 國際基礎神經科學頂
尖級刊物之一) 副主編;神經科學雜誌(J of Neuroscience, 神經科學聯合會-SFN
官方刊物,水準頗佳) 副主編;Current Opinions in Neurobiology 編委 (一流神經生
物學綜述期刊);生理學評論編委(Physiological Reviews,生理學主導綜述期刊).
曾任多屆全美華人神經科學聯合會主席, Dr. Sheng 對了解神經突觸傳遞及學習與記
憶的分子生物學基礎貢獻卓著,其應邀為Neuron 創刊10周年所作之綜述-回顧文章
體現了業內對其專業水準的推崇,亦為華人掙足了臉面。思維獨特,作風嚴謹, 出手怪異(也許這就是一流科學家之特質) 是其論文的特徵, 而其高檔系列性論文已自成體系.

畢業於牛津大學本科(生理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哲學博士 (Ph.D, 起源於德國,
哲學:當時泛指自然科學,沿用至今)。加大舊金山校區 (UCSF) 博士后 曾獲總統獎 (PECASE: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專業背景
http://www.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sheng.html

據本人統計,Dr. Sheng 的研究領域為近十幾年以來最熱門的基礎學科之一(諾貝爾
獎得主及院士雲集, 論文佔據了一流綜合性期刊 (自然, 科學, 美國科學院院報, Nature, Science, PNAS) 和專業性期刊 (Cell, Neuron, Nature Neuroscience) 相當可觀的篇幅. 該領域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習與記憶,老齡與神經疾患所致記憶力減退), 故將斗膽作一準專業水平介紹。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14 21:47 | 只看該作者
無名君,謝謝您的介紹。

不知文中裡面的LINK們,可否做為REFERENCES放到最後。文章主體以您的中文介紹為主?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14 22:10 | 只看該作者
of course, please go ahead.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15 02:56 | 只看該作者

HHMI

Yuh Nung Jan, Ph.D.   
http://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janyn_bio.html

畢業於台灣大學本科(物理學),服役(空軍少尉-信息與電子官,以色列亦實行相似
制度,即大學畢業生服役後方可離境留學) 一年後赴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攻讀碩士(物理) 和博士(生物物理與物理)。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加
州理工學院博士后。

加大舊金山校區生理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簡教授的Ph.D. 訓練是以理論物理
開始的,以後,在導師(Dr. Max Delbrck, 1969年醫學或生理學諾貝爾獎得主) 的
支持與鼓勵下,轉入生物學研究。耳濡目染經年,簡教授亦養成了獨特的研究風格,
即致力於難度大,開創性而又無人問津的研究課題,以解決根本問題。經與另一位
簡教授合作(夫人Lily Y. Jan, Ph.D.,亦為HHMI 研究員,美國科學院院士,http://hhmi. org/research/investigators/janly_bio.html),「能力與氣
質的互補」所產生的巨大創造力使簡實驗室碩果累累,尤其對鉀離子通道的分子
生物學及生物物理學研究更是斐聲國際,根據本人對醫學生物學實驗室的評估
(profile, ISI-SCI etc.),近15年以來,在一流科學論文數量上(Nature, Science,
Cell, Development, Neuron,PNAS),簡實驗室穩居全球前十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5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15 05:38 | 只看該作者
無名君,如果你自己能編輯一下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的資料,效果肯定會更好。謝謝。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18 18:27 | 只看該作者
鉀離子通道背景材料

鉀離子通道是一個大家族,其基本功能為調節(抑製為主) 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而
很多疾病都與機體部分組織功能失調有關,如癲癇(epilepsy) 和心律失常等。如果
拿鈉離子通道和鈣離子通道比作生命基本活動的發動機和變速器,而鉀離子通道就
相當於閘。

多種遺傳性疾病亦與鉀離子通道有關,如胰島素分泌亢進,家族性周期性肌癱,偏頭
疼,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等。

近年來,全球數家葯業巨子均大力開發鉀離子通道激動劑(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PCO), 其中有些很有前途的藥物已用於臨床(或大規模臨床試用),用於治療癲癇,
心律失常,糖尿病,脫髮,或擴張冠狀動脈,移植器官保存等。PCO 藥性溫和,毒
副作用較少(無力等),有些象中藥甘草(十八反,十九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7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18 20:40 | 只看該作者
您介紹的鉀離子通道背景材料,很像科普文章,簡潔明了。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19 10:42 | 只看該作者
不敢, 多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1 09:11 | 只看該作者

連載 (3)

YISHI JIN,Ph.D.
http://www.biology.ucsc.edu/faculty/jin.html

加州大學 Santa Cruz (UCSC) 校區教授
北京大學學士,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博士(UC Berkeley),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
曾獲斯隆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32名斯隆獎獲得者後期亦獲諾貝爾獎)。
並因首次鑒別與線蟲神經通路 -neural circuitry 有關的基因而獲總統獎。其後,
其它實驗室亦在人類等生物體上發現了相應基因。金實驗室利用線蟲 (C. elegans)
研究神經系統發育,在該領域已具相當知名度。其論文檔次很高,其中2004年的
一篇 Nature 論文 (神經再生) 被 Nature 和 HHMI 譽為「意義深遠的重大發現」。

註:線蟲壽命只有21天,而且神經細胞很少,利於研究發育 (development) 和衰老(aging),三位2002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獎得主(UC Berkeley-劍橋-劍橋) 就是利用線蟲作為實驗模型。
       
斯隆基金會 ( Sloan Foundation):
http://www.sloan.org/main.shtml
建於1934年,資產十幾億, 該基金會支持範圍廣泛,在神經生物學方面主要重點資助6所名校的博士后教育。創立者阿爾佛萊德斯隆 (Alfred Pritchard Sloan,1875-1966, 出生
於普通機誡工家庭,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專業) 為著名慈善家, 曾任通用汽車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董事長,在管理方面建樹良多,所創管理模式曾被奉為通用汽車規範。對歷史上美國公共交通從有軌電車到公共汽車的轉變及普及私家汽車起了決定性作用。

總統獎:
http://www.ucsc.edu/currents/99-00/04-17/jin.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1 11:10 | 只看該作者

連載(4)

Min Han, Ph.D.
http://www.colorado.edu/MCDB/HanLab/

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校區教授(分子與發育生物學),復旦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學士,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博士(UCLA-分子生物學),加州理工學院博士
后。

韓實驗室利用線蟲(C elegans) 進行細胞分化,器官形成及脂質代謝的機制研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2 09:47 | 只看該作者

連載(5)

Liqun Luo, Ph.D.
http://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luo_bio.html

斯坦福大學教授(神經生物學)
中國科技大學學士(分子生物學),Brandeis 大學博士(生物學),加大舊金山校區博
士后,師從簡教授(除了鉀離子通道外,Dr. Jan YN 在神經生物學方面亦造詣頗深)。
曾獲神經科學聯合會(SFN) 青年科學家獎(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和McKnight基金會的神經科學技術創新獎(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 in Nuroscience)。樓教授發明的神經追蹤技術改進了已沿用一百多年的經典方法,將對大腦發育研究產生極大的推動,HHMI特為此發了評論,稱之為遺傳學的重大進展.     
                      http://www.hhmi.org/news/luo.html

樓實驗室論文水準很高, 其中Cell, Nature 系列, Development 占很大的比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2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8-22 09:49 | 只看該作者
生活中的一位熟人,曾到Min Han的實驗室面試找過POSTDOC位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2 11:41 | 只看該作者
To be continue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3 20:09 | 只看該作者

連載(6)

Li-Huei Tsai, PH.D.
http://www.hms.harvard.edu/pathol/tsai/index.html

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

中興大學學士(獸醫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碩士(獸醫學-分子生物學),德州
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博士,冷泉實驗室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和
麻省總醫院博士后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未完待續,抱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8-24 20:38 | 只看該作者

(6)

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
中興大學學士(獸醫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碩士(腫瘤學-分子生物學),德
州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博士(病毒學),師從Dr. Brad Ozanne.  
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和哈佛-麻省總醫院博士后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蔡教授成長於台北,少年時對小提琴情有獨衷,曾多次參與正式劇場演奏和各級競
賽。大學時期亦活躍於學生組織,心儀赴非洲與大型野生動物為伍。完成獸醫課程
后,為進一步擴展視野,遂申請赴美。

攻讀碩士期間,一位大師(Dr. Howard Temin,諾貝爾獎獲得者, 醫學或生理學-1975)
的課程引起了她對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的極大興趣。在博士研讀中蔡教授亦有很大收穫(purified a novel autocrine growth factor activity secreted by B cell lymphomas)。博士後期間她鑒別了數種與細胞周期有關的蛋白激酶。目前,
蔡教授正以獨到的方式研究老年痴呆症的發病機理,僅今年就有兩篇上乘佳作問世 (Cell).

業餘愛好:歌劇欣賞和與女兒共處。

本文參考了哈佛及台北的眾多網站及數種簡歷版本。

註: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先生 (1933年獲密執安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北大, 西南聯大
教授和中研院院長,其門生圓了華人物理學家諾獎之夢) 有一名言:中國的精英本科教育
與美國一流研究院的訓練造就了一代傑出華人工程師與科學家(剛來美國時,學校圖書館亦有中央日報,吳老先生這句話被反覆引用,但原話已記不清了,查了中研院網站也沒找到)。

找到了背景材料, 大概吳先生這句話是為了力勸政府開放留學政策
*吳大猷曾在90歲壽誕時回憶,他在台灣沒做過什麼大事,但當年勸阻蔣總統不要禁止留 學政策,後來並反對台灣發展核子武器,應是他對台灣的最大貢獻,"對得起這一代與下一 代的年輕人"。

http://www.networkchinese.com/whoswho/wudy.html  
吳先生紀念專輯

Editor, sorry, the time window for editing already passed, could you please put the (6) together, thank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9-3 23:12 | 只看該作者

連載 (7)

許田 Tian Xu, Ph.D.

耶魯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系教授 (分子腫瘤與發育), 系副主任, 校長中國事務特別助理
復旦大學兼職教授, 校長美國事務特別助理
http://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xu_bio.html

復旦大學學士(遺傳學), 耶魯大學博士(發育生物學), 師從Dr. Spyros Artavanis-Tsakonas。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博士后, 師從Dr. Gerald Rubin. 曾獲結節性腦硬化協會獎(Tuberous Sclerosis Alliance's Rothberg Courage Award).

許教授以非常獨特的遺傳學方法(model) 研究腫瘤發生與轉移的遺傳學基礎, 探索發育與疾病形成的內在聯繫及潛在的藥物治療方式。許實驗室的系列力作 (Cell, Nature 等) 在其領域已獨樹一幟 (北京土話叫作有您一號)。

許教授亦致力於建立耶魯與母校復旦之間的卓有成效的協作, 其與韓min和庄原 (科羅拉多大學-HHMI 和杜克大學) 共同創立的復旦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已具相當水準(得到了中國政府及眾多中美院校與機構的大力支持).

註:由中國遺傳學開山鼻祖譚家楨先生(蘇州大學學士, 燕京碩士, 加州理工學院 Ph.D.
-1936, 師從Dr. 摩爾根) 創立的中國第一個現代遺傳學專業 (復旦, 始自1952 院系調整) 已是桃李滿天下,三位海外赤子的奉獻更使其如虎添翼。

http://www.nasonline.org/site/Di ... k=search_again_link               譚先生美國科學院個人網頁

據中國科學院統計(路院長文章, 2004), 由海外華人領銜的生物醫學實驗室數量已逾千
(可能包括一些半獨立的實驗室, 與歐洲的架構類似)。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學者正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饋故鄉與母校, 從近年來上海和北京等地在國際一流期刊上頻頻發表的文章即可略見一斑。
http://www.yale.edu/opa/hu/tianXu.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9-4 03:58 | 只看該作者

更正

Jan, Lily Yeh-葉公杼
Jan, Yuh Nung-詹裕農
由於港台及東南亞華人仍沿用威妥瑪拼法(Wade-Giles,英國人威妥瑪於1870年代創造的以拉丁字母拼讀漢字的方法),而國內自1950 以來已用漢語拼音逐步取代了這種拼法,以統一地名和人名的拼法及消除「殖民地色彩"。故上述人名拼法與大陸不同 (亦有少數大陸旅美學人用威妥瑪拼法)。台灣官方自2003年亦開始推行通用拼音為主的統一譯音政策。

韓 Min- 重讀韓博士論文(Cell 95, 98), 發現介紹過淺,其傑出貢獻在於首次確立了某種致癌基因 (Ras-MAP激酶) 的體內通路。

*Dr. Sheng: 其應邀為 Neuron 創刊10周年所作之綜述-回顧文章體現了業內對其專業水準的推崇,

應為15周年(200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18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9-4 07:25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優秀的科學家,是我們華人的驕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1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9-6 06:53 | 只看該作者

連載 (8)

錢澤南(Tjian, Robert) Ph.D.
http://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tjian_bio.html

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教授(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加大舊金山校區兼職教授(生化與生物物理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學士(生化),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數個網站將三位頂尖級大師稱作加州錢氏三傑,-錢澤南,錢永佑 (Richard Tsien,美國科學院院士, 斯坦福大學教授, 曾在斯坦福創立美國第一個分子生理學系. 在今年初聯邦某機構的科技政策研討會上, 作為科學顧問做了一次極其精彩的演說:T-型鈣離子通道20年,從發現到臨床應用, 現身說法,將科學精神發揮到了極至,限於篇幅,將令文介紹)。其族叔之大名更是如雷貫耳, "一個人頂幾個師" 的留美先輩)。錢永健 (Tsien, Roger),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教授,HHMI -另文介紹。

錢教授為吳越錢氏之後,據錢氏宗譜記載,錢氏後裔尊一千一百年前的武肅王為一世祖。
武肅王以下,支派繁衍,在國內有據可尋的就有一百多支。錢氏世代詩書傳家,高官顯宦輩出,自1949年以來,僅大陸一地,省部級官員,二級以上教授及兩院院士達數十人之多(錢穆,錢偉長,錢其琛。。。).
http://www.qsly.org/EISCrop/qsly/EISNEW1/News_List.asp   
錢氏名人錄

錢氏家訓節錄: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勿忘。程
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
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
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讀經傳則根柢深,
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20
2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5-9-12 10:17 | 只看該作者

連載 (9)

錢永健 (Tsien, Roger)
美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 高度被引用學者 -ISI,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教授(藥理,化學與生化) .
http://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tsien_bio.html

1952年出生於紐約市一個「工程師之家", 其父為機械工程師,母舅為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教授, 族叔(錢學森) 為加州理工空氣動力學實驗室創建人之一. 成長於新澤西Livingston,學習化學純屬偶然,「因為父母期許的正統專業已被兄長們佔盡先機」,再加上自幼患哮喘只能禁步家中,而幼子多淘,曾在家中地下室作化學實驗用黑火藥炸飛了乒乓球台。然淘歸淘,學歸學,16歲即以金屬如何與硫氰酸鹽結合為題獲西屋科學天才獎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20歲獲哈佛大學學士(化學和物理,With
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劍橋大學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學)。曾獲沃而夫獎(Wolf Prize in Medicine,2004), 全美化學學會, 蛋白質學會等多項大獎。

錢教授發明了一批分子探針(calcium, cAMP, and nitric oxide), 用於測量和控制活細胞內鈣離子的動態變化,而後者與生命基本活動,多種神經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衰老息息相關, 故被廣泛的跨學科採用。其以60項專利雄居學科之首,經久不衰,對人類戰勝疾病,
益壽延年貢獻匪淺,功德無量。

本文參考了美國科學院, HHMI, 加州大學, ISI, 專利機構等網站。

背景: 待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