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男回國找老婆 好女外嫁不回頭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2-2-21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出國留學的年青人,他們在出國留學前父母都急著是給他們找個對象。家長的理由很簡單:讀書一去就是四年,回來時就成了大齡青年了,不早「下手」不行。

  留學到國外后,這些年青人也發現自己和當地的「洋男洋女」因為文化的差異和環境的所限,根本沒有「來電」的感覺,有的人甚至連「通電」的機會都沒有。於是,他們利用假期回國的時機,在朋友和婚介的牽線下尋找自己的意中人。

  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走出國門去留學。圍繞著他們的,除了學習和就業以外,還有一個人生大事——婚姻。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部分婚姻中介發現,現在許多留學國外的青年人都回國來找對象,有一部分人還在婚介做了登記,或自己或委託家長來參加各種形式的聯誼活動,意求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聊一年多才見著真人

  32歲的李成斌留學澳大利亞畢業后,被當地一家IT公司聘用。眼瞅著兒子已過而立之年,心急的父母不顧他反對,帶上照片到哈市南崗區一家婚介所為兒子登了記。後來,婚介的工作人員為他物色了一個在哈市做化妝品生意的的女孩小晴,28歲,大學畢業,身材高挑,家境很好。


  他們開始互相發些E-MAIL保持聯繫。沒想到,兩個人越聊越投緣。「我們開始感覺互相有點兒意思大概是在2007年4月,那時,每天晚上我都興緻勃勃地在網上等著她,每次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似的。」李先生說,由於工作關係他經常有機會回到國內,可是他們兩人幾次約好見面,卻總是錯過。

  2007年8月,李先生回哈爾濱探親,他們事先在網上約好了要在機場憑感覺相認。「當時小晴告訴我她會到機場去接我,可是當我下飛機后,卻接到了小晴發來的簡訊,說她因為要和客商談判,臨時出差去了深圳。算起來,她乘坐的飛機在我還飛在天上時就已經起飛了。」

  「當時我就是覺得我們兩個人可能真的沒緣份,不然怎麼會只能在網上見其面,卻陰差陽錯地見不到真人呢?」

  今年「五一」前,李先生和小晴在網上做了「最後的約定」:如果「五一」還見不到,那兩個人就友好地分手。「我本來已經做好了回國的準備,可是臨到『五一』時,公司卻臨時通知我這次的工作不用我去了,我要留在公司做另一個業務。當時一聽我就傻了,晚上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在網上把這個消息告訴小晴的了。當時只記得她在視頻里一愣,接著就笑了。可是,我看到她轉頭的瞬間眼裡有淚光。」李先生說,那以後一連三天他在網上都沒有見到小晴。第四天一早他又上了網,他在QQ里給小晴留了一句話:上天讓我們相識是我們躲不過的緣份,我不想讓這緣份就這樣錯過了。當天晚上,他打開QQ,看到了小晴給他的留言:我也是!

  今年7月中旬,一對有情人終於在哈爾濱見面了。

  沒回國父母代徵婚

  「我們每次搞聯誼活動時,這位女士都會來參加,她總是很優雅地與她相中的姑娘搭話,告訴人家『我兒子今年29歲,個頭1.75米,性格特別好,人品也正派,現在在紐西蘭留學,2009年就回國了。如果覺得合適,你們先聯繫聯繫,你放心,他一定會回來的』。」

  據婚介工作人員介紹,一年以前這位女士就開始這樣做了,許多大方的姑娘還真和她交流過,而且聽說也和她的兒子聯繫過,可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所以現在每次有活動她還來。

  像這位女士一樣來給留學國外的兒子徵婚的也不算少。另一對著急孩子婚事的老夫婦說:「現在只要是雙休日,只要是知道哪兒給年輕人介紹對象,我們就去趕場,比工作還緊張忙碌呢。」

  出國前趕緊找對象

  據婦聯婚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有的女孩的家長來,是問有沒有女兒留學地的男孩,希望我們介紹他們認識。不過這樣的父母也很開明,他們說女兒出國人地兩生,找個國內出去的男孩照應一下他們就放心了。如果能處成男女朋友最好,如果處不成,大家都是國內去的,彼此有個照顧也很好。而一般男孩的父母來諮詢的,就是想在孩子出國前趕緊找個對象。因為男孩在國外不好找,而且孩子如果留學回來再找對象,那就成了大齡青年了,所以得及早『下手』才行。」

  小芊是2006年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出國前半年,在親朋好友的「共同努力」下,她和小剛確立了戀愛關係。「我在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聯繫出國留學的事,根本沒有顧上個人問題。當時我25歲,媽媽說如果等我回來了那就成了老姑娘了,再加上出國留過學,肯定不好找。所以在我留學的事辦得有些眉目時,他們就開始給我張羅對象了。我最多時在一個星期里被安排了9次相親,看到最後都分不清哪個是哪個了。但是爸媽非常堅持,一定要我在出國前把大事定下來,為了達成他們的心意,我就和看著還順眼的小剛談起了戀愛。他當時26歲,說好了等我四年。說實在的,他是個非常老實的小夥子,根本沒想過我心裡對這場戀愛是多麼的無奈。」

  「小芊說,她在國外時,小剛對她依然非常關心,他們也和許多「跨國戀人」一樣在網上聊天和見面。「可以說,我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對他有了好感和依戀的。當時剛到澳洲,一切都和當時在國內想的不一樣,我又從來沒離開過家,但又不想讓爸媽擔心,所以經常把自己的苦惱跟小剛說。他也總像個大哥哥一樣安慰我,寬解和鼓勵我,幫我挺過了那一段。」小芊說,出去兩年了她這次是第一次回來,她現在跟小剛感情很穩定,「我感覺自己越來越依賴他」。

  回國找對象男比女多

  採訪中記者發現,從各婚介所登記的情況來看,回國找對象的以男留學生居多,女生很少,除非是家裡表示堅決不同意她找個洋女婿的,「不然,女生一旦出去,很少有回國找對象的,更多的是嫁到了國外,除了物質生活的滿足外,許多女生認為老外的全新生活方式給自己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

  工作人員介紹說,當然,在國外也有很多中國女人是非中國人不嫁,她們認為與外國人結婚,生活習慣不一樣,在思想上不能溝通。

  李先生介紹說,許多人覺得留學生的生活非常自在,其實真正出去學習的人都不輕鬆,他周圍的許多留學生都是邊打工邊讀書,課業很重,經濟壓力也較大,工作以後,壓力同樣很大,真的很少有機會談戀愛。同時,大陸男留學生在國外找對象選擇的餘地確實是很小。

  在國外陌生的環境里,生活的寂寞、語言的障礙、感情的失落、前途的渺茫、申請綠卡的艱難,是對每一個大陸留學生的考驗。

  「我有同學在美國矽谷地區工作,聽他們說那裡的江浙留學聯誼會有三四百名畢業於一流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但女生的比例僅兩成。畢業后許多人在IT 等科技公司就職,同樣面臨女性少的局面。而且,由於文化的差異,真的很難完全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子,就更別提找到意中人了。」

  李先生說,「國外的一些女孩對於中國留學生懷著一種好奇感,可是她們很難真正了解我們的內心。但像我們這樣的男士,因為有了留洋的經歷,在國內卻還是比較搶手的,如果能留在國外工作,就可以把愛人一起帶去,在陌生的國度里至少有一個人能體貼你。」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2632

主題

3089

帖子

62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297
沙發
大極品 發表於 2012-2-21 09:00 | 只看該作者
還是先國內解決需應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2-2-21 11:21 | 只看該作者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15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3
4
mn_guy 發表於 2012-2-24 02:43 | 只看該作者
關於美國是老皇曆了,現在女孩出來念大學多的是。而且男孩念碩士的大多結婚後才出來。這兒好多女孩找不到男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5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2-2-24 0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n_guy 4樓 的帖子

的確。不過,出國的,大多數都是比較富裕的,看重感情的卻不多。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