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僧的記憶力之謎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9 1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後秦時,高僧佛陀耶舍來到中國;國王姚興見他兩手空空,質問他所攜經論何在,他回稱全記在腦中,國王不信,拿了四十幾張藥方給佛陀耶舍,要他記住它們。三天後,國王對他進行測試,佛陀耶舍當場誦出那些藥方,一字不差,在場眾人歎服。北傳的四分律、長阿含都是佛陀耶舍誦出,而由沙門竺佛念譯成漢文。這種驚人的記憶力是怎麼來的呢?它會不會只是傳說?
清涼安樂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9 21:19 | 只看該作者
佛教高僧過人的記憶力並不只是古文獻裡的故事;近代緬甸的明昆大長老(Mingun Sayadaw,1911~1993,當代著名的禪修大師Mahasi Sayadaw的師父)能背誦出全部的巴利語三藏聖典,還因此被登錄上金氏世界紀錄。這樣的記憶力從何而來呢?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 19:19 | 只看該作者
過人的記憶力不僅佛教高僧裡有,也存在某些外道的修行者之中。十二世紀時,在南印度出了一位名叫 Sri Harsha 的詩人;他長於詩文,同時也是一位遊方的行者。當時的人們看不懂 Sri Harsha 寫的詩歌、偈語,許多人認為他是個瘋子。

Sri Harsha 既難見容於當地,遂行腳北去,到達今日的克什米爾境內。有一天,他端坐在湖畔,冥目禪思。這時,不遠處有兩個婦人因故爭吵,而且越吵越兇,最後雙方出手互毆。附近的官差聞訊趕到現場,將這兩個婦人逮捕,同時將 Sri Harsha 帶回。

那是一個小邦,國王親自審問,想要弄清兩個婦人之間的是非曲直;由於 Sri Harsha 當時在現場,國王遂命他作證,說出所見所聞。透過王宮裡的通譯,Sri Harsha 告訴國王說:大王!我初到貴寶地不久,還不會這裡的語言,因此案發時我雖在現場,她們為何爭吵、在爭吵中都說了些什麼,我卻是一句也聽不懂。不過,大王!我能將當時她們雙方說過的每一句話都背誦出來,一字不差!

國王聞言,甚感驚奇,表示不信。Sri Harsha 說:大王不妨向您的臣子中打聽一番,問問他們可知 Sri Harsha 是何許人。國王詢問臣子,得知 Sri Harsha 是一位聲名遠播的遊方行者,就有些相信了,要 Sri Harsha 背誦出兩個婦人爭吵時說的話。

於是,Sri Harsha 就如一部錄音機一般,將當時兩個婦人爭吵,乃至打架的經過,完全重現,一字不漏。他雖不懂當地的語言,但國王和在場的官差都聽得字字清晰、句句明白,案子立刻就審理終結,作出了判決。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3 19: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4 20:05 編輯

Sri Harsha 不懂克什米爾當地的方言,而且他只聽了一遍;即使目睹兩名婦人吵架鬥毆的是當地人士,也只能說出雙方爭吵的前因後果,絕不可能一字不差地誦出雙方所說的每一句話。Sri Harsha 之所以辦得到,是因為兩個婦人在爭吵時,他的心意正處於 Dharma Megha Samadhi ;它是一種稍低於 Kaivalya Samadhi 的定境。在 Dharma Megha Samadhi 這種定境裡,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能記住,毫無困難。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7 07: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7 07:09 編輯

在瑜伽派的體系裡,Kaivalya Samadhi 是修行的終點,它就是解脫。Dharma Megha Samadhi 譯成中文,叫「法雲定」,是稍低於 Kaivalya Samadhi 的定境。大乘人對「法雲定」這個名詞是否感覺有些眼熟呢?

在佛教的立場而言,前述兩種 Samadhi 只是定境,並不是解脫。由於佛陀早年出身瑜伽派,因此 Kaivalya Samadhi 有可能是四空定中的「無所有處」或「非想非非想處」。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6
青貝殼 發表於 2012-3-12 17:04 | 只看該作者
過人的記憶力確實有,現在依然有!我看過紀錄片,只不過鳳毛麟角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7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2 19:07 | 只看該作者
Dharma Megha Samadhi(法雲定)屬於四禪八定中的哪一階段,末學還沒有定論。根據清淨道論的說神通品記載,修習宿命通的第一步就是先成就四禪自在,也就是入定、住定、出定皆能隨心所欲。第二步則是出離四禪,然後練習憶持過去的事;先練習回想起過去一天一夜的事,毫無遺漏,逐漸能清楚回憶數月前、數年前的所見所聞,鉅細靡遺,歷歷在目,乃至能回憶起今世在胎中受生的那一瞬間。第三步則是練習憶持受生前的事,也就是前世臨終時的情景。當行者的心意穿透隔陰之迷時,宿命通應念而生。綜上所述,高僧所展現的那種超人的記憶力,在技術上可說是神通的一部分,是宿命通的初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6 22:01 | 只看該作者
從清淨道論的記載來看,在實修宿命通時,心意已經離開四禪,亦即處於第四禪和空無邊處之間。心意已遠離五蓋的纏縛,同時又不滯於一境;要使心意長時間穩固地處於這個階段,必須有高深的禪定修為才辦得到。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9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31 05: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3-31 10:44 編輯

在 Dharma Megha Samadhi(法雲定)中,呼吸變得深長緩慢,同時腦波呈現 Delta 波;這就是說,行者在生理上正處於深睡的狀態,而心意卻是全然的清醒。由於只能憶持定中所聞,似未能如清淨道論所載追憶至胎中受生的經驗,因此法雲定應該低於四禪。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