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仍在海洋國家與陸權國家間徘徊糾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14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2-14 10:49:35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青衫老祖


   這實際是中國的戰略定位問題。海洋國家有海洋國家的安全戰略,陸權國家有陸權國家的安全戰略。一般而言,陸權國家屬於內斂式安全戰略,其制權與主權疆界相吻合;海洋國家屬於外延式安全戰略,其制權與戰略疆界相吻合。據此衡量,中國其實依然屬於陸權國家。

   中國的陸權國家安全戰略,是中國當前所面臨的全部國際問題之所在。單純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早已經是一個全球性大國。中國的商品無處不在,中國的投資無處不在,中國的僑民無處不在;但是,中國目前的安全防禦範圍,實際依然處於中國疆界範圍之內。安全戰略上的陸權國家與經濟上的海洋國家(全球性大國)之間的突出矛盾,成為制約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問題。

   根據青衫老祖的觀察,與海洋國家的安全戰略相比,陸權國家的安全戰略有「三不」:一是不結盟。因為國家安全的覆蓋範圍僅限於國土疆界,不需要盟國在域外提供戰略協助,盟國對於一個陸權國家而言毫無用處。所以,不結盟就成為陸權國家的一大特徵。二是不建立海外軍事基地。陸權國家的防禦範圍局限於疆土。陸軍專守國土防衛,海軍專守海疆防衛、空軍專守領空防衛,這樣一種狀態,依靠本國的軍港、空港就可以解決給養問題,所以,陸權國家也不需要設立海外軍事基地。三是不開展域外軍事行動。即使海外利益受到威脅,也不採取或者根本沒有能力採取軍事手段。

   由於上述「三不」,已經給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一是中國苦心經營的戰略據點,個個都出現「不確定性」。利比亞已經被美國等西方控制,敘利亞、伊朗正苦苦掙扎,緬甸也出現內亂和離心傾向,中國東盟關係也受到南海問題的衝擊。其所以如此,根據青衫老祖的觀察,與基於結盟政策建立的戰略合作關係相比,基於不結盟的戰略合作關係異常脆弱,很容易被美國的結盟政策拆散。二是僅有藍水海軍而無海外軍事基地,令中國無法開展海外軍事行動或難以持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使中國有了航母,若無可靠的海外軍事基地作支撐,也難以有效維護中國全球利益。軍艦要喝油,士兵要吃飯,槍炮要裝彈,給養不足,戰爭難以維繫。所以,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必然是擁有相匹配的海外軍事基地的國家。三是無法維護中國在熱點地區的國家利益。投資、僑民等,都可能受到安全威脅。面對這些威脅,中國現在幾乎束手無策,一旦危機爆發,中國惟有撤離自保。

   面對上述狀況,徹底拋棄陸權國家的安全戰略,確立海洋國家的安全戰略,已經成為確保中國國家安全的大勢所趨。

   首先,要儘快拋棄不結盟政策。應優先選擇中國的戰略節點國家作為結盟對象。包括緬甸、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塞席爾、馬爾地夫等,所有這些能夠為中國進入印度洋提供軍事基地的國家,都可以作為中國的結盟對象。中國的軍事同盟應該是防禦性軍事同盟,不針對第三國。結盟的條件是,這些國家為中國提供海上軍事基地,中國為它們提供安全保障。與俄羅斯的關係,維持目前的AA制「准盟」關係比較實際,且富有成效,締結軍事同盟的可行性不是很充分,似也無此必要。

   其次,確立全球防禦軍事戰略。中國執行防禦性的國防戰略,這一點不能改變;中國所要改變的是防禦範圍,要由基於陸權國家的國土防衛向基於海洋國家的全球防禦轉變。為此,中國必須建設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並設立與之相匹配的若干海外軍事基地。考慮到美國的「感受和關切」,中國應該嘗試與美國建立軍事互信,划洋而治,成為全球公共安全的共同提供者(這需要一個複雜而長期的博弈鬥爭歷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確立域外軍事行動規則。軍隊不是花瓶,不是用來觀賞的,而是用來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確立海洋國家的安全戰略,必須為海外軍事行動提供法律和標準支撐。要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海外軍事行動的條件、方式、烈度,切實做到有理有利有節、適當和適度,符合防禦性國防戰略原則。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