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皇甫平:中國改革再次到了緊急時刻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2-13 0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2月12日 03:13     來源:華夏時報   


【僑報網訊】《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當年曾參與以「皇甫平」為署名的系列評論文章,對鄧小平南方談話及中國改革開放產生了重大影響。北京《華夏時報》12日刊出對周老的專訪,再次針對當前國家和社會形勢發聲,摘編如下:

《華夏時報》:作為那段歷史的一位重要見證人,您是如何認識南方談話的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的?

周瑞金:完全可以說,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的宣言書,是動員全黨全國人民衝破「姓社姓資」思想牢籠,大膽借鑒人類文明成果,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進軍令,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

《華夏時報》:當前如何凝聚改革共識,再造改革動力?

周瑞金:改革共識的形成,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社會民主和黨內民主並重。社會民主方面,建議重視網際網路對社情民意的聚集作用,做好輿情監測,把握民意脈搏;同時,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更為關鍵。

凝聚改革共識,另一個關節點,是尊重地方的首創精神。十一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改革,只有一個較為籠統的政策宣示。但是,安徽,還有四川、內蒙古等地,從廣大農民、基層幹部到體恤民情的省區政府,就是從中央打開的「小小的門縫」中看到了機會,合力把這道門縫越擠越大,一步步為「包產到戶」正名,最終登堂入室。下一步的改革,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頂層的包容,鼓勵地方大膽實踐。

《華夏時報》:有人認為改革已經變質,甚至出現了改革已死的說法,也有人認為當前是否需要再來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您怎麼看?

周瑞金:與二十年前、三十幾年前不同的是,今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社會改革、行政管理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需要著力破除的,主要不是「左」的純意識形態的「畫地為牢」,而是不徹底的市場化改革滋生的「特殊利益集團」的「步步為營」。

因此,能不能說,領導幹部今天是否擔得起改革重任,關鍵不在腦袋,而在屁股。腦袋清明開明並不困難,難在屁股是坐在利益集團那邊,還是坐在人民這邊,坐在中央政府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邊。

《華夏時報》:20年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也積累了許多問題,我們該如何認識和把握?

周瑞金:社會經濟轉型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市場化改革也積累了許多問題,使當前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題。

其一,大國崛起的煩惱。

其二,社會經濟轉型的困惑。三大社會經濟轉型帶來了四大問題:

一是貧富差距拉大,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危險趨勢。

二是社會事業嚴重滯后,民生問題突顯出來。特別是市場經濟所必然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至今沒有建立起來。

三是發展方式粗放,生態遭破壞,環境被污染。特別是水資源污染嚴重,全國七大水系都遭到污染,食品衛生問題更是十分嚴重。高投入、高消耗,帶來能源、材料、資源浪費嚴重,吃老祖宗和下幾代人的飯。

四是權力和社會腐敗嚴重。

其三,市場競爭的焦慮。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出現了權力精英和資本精英的勾結,形成特殊利益集團,堵塞了民眾的上升通道。這就產生了市場競爭的焦慮。

對目前中國改革面臨的態勢,我們可以做出一個總體的判斷:一是經濟保持快速發展;二是政治基本穩定;三是社會矛盾突出。也可以達成五點共識:一是現代市場經濟制度是發展經濟的最佳選擇;二是民主法治國家是長治久安的政治制度選擇;三是公民社會是社會治理最有活力的社會選擇;四是現代科學技術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主要選擇;五是以人為本、思想自由、多元發展、和諧共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人文精神。

《華夏時報》:當前繼續推進改革主要面臨哪些方面的阻力?如何選擇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找到改革的路徑?

周瑞金:從中國總體態勢判斷和五點共識出發,我認為要走出當前社會經濟轉型的困境,化解發展進程中的難題,必須要深化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四位一體的改革與建設。這就進入當前的改革攻堅階段。

《華夏時報》:您認為思想理論界正在或將會重點關注和探討哪些重大問題?

周瑞金:(當前各種)問題交織重疊,導致了與當年鄧小平南巡時頗為相似的社會背景:曾經整合各方力量包括國際因素形成的改革共識,不但面臨嚴峻的挑戰,甚至有陷入分崩離析的危險。但與當時不同的是,爭論各方的焦點不再是純粹意識形態的「姓社」、「姓資」之爭,而很大比重成了在改革進程中漸次形成的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角逐,這類博弈的激烈程度甚至超過了當年的意識形態之爭。

歷史註定了今天的中國改革,已經不可能再是一次「愉快的郊遊」了,或者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改革,再一次到了緊急的時刻。當前的中國,迫切需要黨內健康力量發出類似鄧小平南方談話那樣的登高振臂一呼,重新凝聚改革共識,凝聚深化改革的精神力量,打造和提升年輕人職業的安全感、營造人群的溫暖感、國家的歸屬感,錘鍊社會的向心力、凝聚力。

(編輯:姜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