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詞紅顏故事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2-15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玉面狐 於 2012-2-15 10:58 編輯

卜運算元 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這首詞,連帶一個飲淚含血的故事。
詞作者嚴蕊為南宋初年浙江天台營妓,色藝俱佳,精通韻律、歌舞,琴書棋畫無一不通,通曉古今,能自作詩詞。因此聞名四方,受當地官員喜愛尊重,天台知州唐仲友宴請其他官員時,常請嚴蕊歌舞助興。
當時朱熹提倡理學,一批官員文人對此不引為然,其中唐仲友即其中之一。時朱熹擔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借審天台經濟問題,想壓服懲治抨擊他的唐仲友,由於罪名落實不了。就誣嚴蕊與唐仲友有私情為由將嚴蕊收監,嚴刑逼供其誣唐(當時官妓只可歌舞助興,不可私侍枕席,倘有苟且之實,則可向朝廷彈劾官員)。幾月以來,嚴蕊慘遭嚴刑拷打,幾欲死去。有人勸其誣言過關,嚴蕊言道:雖然身為賤妓,有太守有濫,罪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誣士大夫!寧死不誣。有官員將此事上奏朝遷,朱熹被調任,此案由浙東提點刑獄岳霖處理。
岳霖憐其遭遇,又敬其氣節,見其傷重,氣息奄奄,有心將其釋放,提審嚴蕊時命其作詞陳志。嚴蕊是略不構思,便吟就這首「卜運算元」。岳霖當即判嚴蕊從良,並無罪釋放。後來嚴蕊委身於宗室近屬為妾了以終身。
這首詞飽含血淚,從各方面都表達了作者不卑不亢、有理有節氣質。既陳述了自身清白無辜與嚮往,又予官員尊重與期望。且看: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不是我願意為妓,一切之是命中注定,又遭此冤。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就象花何時開何時落時賴東風,我的命運全仗大人決定。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我儘早要脫籍從良的,如果再做官妓,如今這樣怎麼能留?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若能象山姑一樣山花插滿了頭,我也知足,歸宿在哪裡,我不知你們也不用問。自內心深處發出渴望自由的呼聲。
那個時代政治官場鬥爭,競殃及一個無依無靠的無辜女子,作俑者還是一代理學宗師。可見那個時代之黑暗,婦女地位之低下。此詞應於「三•八」節貼出,歷經了幾千年,才掙得了今天婦女的自由與平等啊。:)

長相思令 吳淑姬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這也是一個民女以詞自救性命的故事。
宋教宗時期,湖州吳秀才有一女,貌美,自幼習文賦詞。因家貧,被富家子弟霸佔,后又誣她「姦淫」,送官收審入獄、逼供。吳女不服,被硬判刑。受刑時,大大小小的官員跑到法院去圍觀這位戴了枷鎖的美麗女犯。群僚宴飲,又命吳女「脫枷侍飲」。其中一位主獄者對她說:只要能寫上一首詞,就可替她向上求情解脫。這首詞必須按他們要求的命題、詞牌,即寫景又能自喻身份。這明明是刁難,不想這吳女略一沉思便出口成章,吟就了這首《長相思令》
時值冬末,院內積雪猶存,有梅花一株。吳女暗喻:梅花雖孤芳自香,但它無過,卻受「雪堆」之摧殘。寫過「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愛梅、贊梅的林逋先生現在何處?為何不睜眼看目的地這受難的梅花。上片表示了自己的身份與遭遇,下片以梅自喻,呼喚愛梅者護梅。這首詞令在場官員嘆服,也許此女本就無罪,於是,事情上報到知州王十朋,王下令無罪釋放。
令人悲酸的是,吳女雖無罪開脫,但從此遭到百般歧視,「無人肯禮娶」,最後被一富翁之子買去給兒子做了妾,並且改了原名,重新起名「淑姬」。

西江月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內進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麵常嫌粉(氵宛),洗妝不褪唇紅。高情憶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這是一首悼亡詞,所悼念的是追隨蘇軾二十三年的愛妾朝雲。
宋神宗六年(1073),三十七歲的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收留了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兒,名朝雲。
朝雲不識字,卻極聰明,不久就跟蘇軾楷書成形。后又學成歌舞,常能在蘇軾家宴上唱歌助興。朝雲又極勤快,最能泡「蜜雲龍」茶,每有客來,蘇軾便命朝雲侍茶。至此,朝雲已是蘇軾極喜愛的一個小侍女。一直追隨蘇軾南北奔波。
蘇軾被貶黃州時,朝雲已有18歲,自願隨同去黃州侍奉。蘇軾黃州五年,朝雲未離半步。后蘇軾仕途起起伏伏,至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貶至惠州,蘇軾仆婢星散,只有朝雲堅決隨蘇辦遠走嶺南(此時朝雲已是侍妾)。嶺南多瘴霧,常使當地人或外地人突然死亡。這時期,蘇軾復官無望,精神十分壓抑,唯有朝雲朝夕相伴。朝雲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料蘇軾,又時常吟詩唱詞為蘇軾寬心。不幸的是,兩年後,朝云為瘴霧所染,病重去世,年僅三十四歲。
朝雲之死,尤少了精神支柱,給時已六十高齡蘇軾沉重打擊。他連寫了《悼朝雲》、《縱筆》、《丙子重九二首》等多首詩及詞《西江月》等悼念她。朝雲葬於惠州西湖樓禪寺東南,墓旁建有「朝雲祠」,植梅花一株,蘇軾於祠旁建屋三間,時睡其中,並於此中賦詩悼念。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惠州瘴霧繚繞,常有人非病既死,但朝雲似有免疫力一樣,竟然無恙,令人驚奇。
「海內進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當時有一種名收「么鳳」的小鳥,綠毛紅嘴,喜倒掛樹上,蘇軾對朝雲說:「這是海仙派來查看你的身體的,你是什麼玉骨冰肌,不怕瘴霧。」不想此話競成讖語,瘴霧奪走了朝雲的命。
素麵常嫌粉(氵宛),洗妝不褪唇紅。——此句寫的是梅花,以梅喻人,可看出朝雲天生麗質,不用化妝,自然脫俗之美。東坡之友秦少游曾嘆其為「巫山女神」。
高情憶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朝雲什麼也沒給蘇軾留下。據載,來惠州前,朝雲曾與蘇軾生有一子,可惜不滿百日即夭折,這讓蘇軾更覺「空」,倍覺凄涼。
蘇軾29歲時,其妻王弗病逝,曾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悼之。可見蘇軾一向執情。朝雲在蘇軾身邊生活了二十三年,對其人品、才學、感情等肯定十分了解。日久便從一個小婢女成為蘇軾侍妾乃至知音。共患難中相濡以沫、生死與共這是人生中經歷中最難得的感情,也是真愛。

卜運算元•答施 樂婉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

這又是一個宋代歌妓的故事。樂婉是杭州歌妓,與一位姓施的酒監相愛,后施酒監奉調離杭,又毫無辦法將樂婉脫籍從良帶走,這種無望的愛情,只能使二人訣別。施酒監做了一首《卜運算元》贈樂婉,樂婉又和了一首作答。
施酒監的詞據載是: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識盡千千萬萬人,終不似,伊家好。別你登長道,轉更添煩惱。樓外朱樓獨倚欄,滿園圍芳草。
這說明施酒監的感情還是真誠忠貞的。正因如此,樂婉在答詞中才表現出痛不欲生之情及始終不渝的愛。從二人的詞中都看生離作死別的痛苦。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即使是事已如風,也永遠記住對方。
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樂婉的答詞的熱烈程度超過了施酒監。
要見無因見,拼了終難拼——忠貞不渝,終身不能相伴,也不中斷關係。
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現實殘酷,把希望寄託於來生。
從另一個方面看來,樂婉即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又渴望人身自由,渴望從良的願望。這詞,雖比不上歷代名家之作,但至今讀來,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衡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大觀三年(1109)辭官返蘇州定居,時年五十七歲。此時,他妻子已去世八年,獨居蘇州盤門南十餘里的橫塘。詞中所敘,應視為實有其事。
春末的一天,他看見一位女子朝著橫塘走來,此女美麗窈窕,走路如凌波,他越來越注意這個女子,希望她來到身旁,可是此女只是經過身邊然絕塵而去。望著女子遠去的背影,作者害起了單相思。
賀鑄筆下的單相思詞甚少,以此看出作者並無輕浮拈惹這意。這是很有特色的單相思詞作,對於賀鑄本人的身份、教養,一切只停留于思上,而無其它舉動。只有無盡猜想。
凌波不過橫塘塘路,但目送,芳塵去。——眼看此女走近又離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猜想她住什麼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或許是那女子氣質高雅,使人想他應住在這種「月台花榭,瑣窗朱戶」的華屋吧。
碧雲冉冉衡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從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來,寫了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心全亂了,愁緒滿懷。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喻情於景,愁如一川煙草,偏此時又下起梅雨,滿城飄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時確實使人惱啊。
賀鑄一生所識女子頗多,為何只對此女有這種情思,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產生「移情」心理;二是這位女子與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貼近,使用權他一見而鍾情。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謫黃州,「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因雨具先被取走,同行的人遭雨淋而感狼狽,唯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不被自然界的風雨煩擾,仍然「吟嘯且徐行」。在這種松馳的心態下,「竹杖芒鞋」也「輕勝馬」,這是表面上的意思,暗裡也喻自身「無官一身輕」,「一蓑煙雨任平生」,活得輕鬆坦然。等雨過天晴,回首,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足現其超然的曠達心態。以景喻志。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以儒、釋、道為三大支柱。至唐代,這三教都處於兼而未融的狀態。到後來三教合一,由相互爭衡到彼此融合成為一代思潮。爾後,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二者不調和的價值觀念與處世方式,在宋代士大夫進行重新整合和定位。
因此,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大多是健全的,他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也追求個性自由與人格獨立。
儒家積極入世的想法使他們熱於參政,道家的任自然與佛家追求自我解脫的思想又使他們能超然面對人生的榮辱得失。富貴不淫,貧賤不屈,窮達升沉。居官時勇擔道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罷黜也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遇而安,蘇軾尤為其中代表。
既能通過事功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與生命意義,也能通過內心的適意與自足求得。有了這種人生態度,才使他們不會為一些蠅頭小利、個人虛名而患得患失。官運亨通,還是仕途坎坷都能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態處之。
站得高,望得遠。宋代士文人的思想是有相當的進步意義的。不似一些前古偽隱士,為圖清高虛名而隱逸;又不似當代人,蠅營狗苟於個人得失,活得不勝其累。

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這首詞是唐婉為和陸遊的《釵頭鳳》而作。
眾所周知,兩首《釵頭鳳》是如此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歷來被不斷考證、不斷演繹、品評,如果前者一個原因是詞作者陸遊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後者,詞本身就蘊含了作者本身的深情。也牽引出陸遊與唐婉纏綿曲折、至死不渝的愛情悲劇。
陸遊二十歲時與唐婉結婚。婚後兩人一直情投意合,感情甚篤。這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古時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家居應有種種「規矩」,恩愛夫妻亦不能過於親密),不久,陸母便逼陸遊與唐婉離了婚。此後,陸遊續娶王氏為妻,唐婉奉家命改嫁趙士程。
若干年後,陸遊到紹興城南禹跡寺南的沈園游春,意外遇到唐婉和趙士程,唐婉即命人將黃酒和果饌送到陸遊面前,請他食用。心中戀情未斷,此時故人相見,佳人已作他人婦,無限悵惘,痛悔當初,於是題寫《釵頭鳳》於沈園牆上: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讀這首詞后,當即便和了這首詞,不久便鬱郁而亡,時年不過三十。
此後的陸遊呢?一直從事抗金事業,直至六十六歲的花甲之年罷官回鄉。在他六十七歲時又重遊沈園,看到當年題寫的詞,已事隔四十多年,字跡模糊不清了,感慨之餘,作小詩一首記事:「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七十五歲時又游會稽城,登上禹跡寺眺望沈園,再次情不自禁寫下絕句《沈園》:「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跡一泫然。」
八十歲那年,又寫詩悼唐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直至去世前一年仍題詩: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入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可見,前前後後,陸遊只要「近城南」便會想起「沈園」種種,為此傷情,勾起對唐婉的無限追思。唐婉身雖死,魂猶在,讓人念念不忘到老死。如果說《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是傳說,那麼陸遊唐婉活脫脫的演繹,誰又能說這世上沒有堅貞不渝、生死不移,用盡一生去和封建禮教抗爭的愛情呢。
陸遊一生做詩詞近萬首,其中寫給唐婉的有幾十篇。卻無隻言片語於其母親,也沒有一篇是給續妻王氏,可見陸遊自始至終心中只有唐婉一個人。可見用情之執著。
現在回過頭來年唐婉的這首《釵頭鳳》。可以說,他們的愛情悲劇給了唐婉致命的打擊。這是個性情女子,可以說一生為情而生,為情而死。
唐婉雖人嫁趙士程了,但始終心若磐石,只屬意陸遊,和趙士程是同床異夢。沈園重逢前,她鬱鬱寡歡,有淚只能在夜闌偷偷流,「曉風乾,淚痕殘」,心中便有多少情感,也只能「欲箋心事,獨語斜闌」,正和陸遊的「錦書難托」相呼應。人前還須「咽淚裝歡,瞞,瞞,瞞」,在煎熬中渡日,長年累月,便鬱郁生疾,「病魂常似鞦韆索」,命懸一絲。在沈園見過陸遊后,便如絕堤之洪,身心俱毀,終於香消玉殞,撒手人寰,這首詞可以說是唐婉的絕命題。
致唐婉而死的不是陸遊,不是那份強烈執著的感情。唐婉冰雪聰慧,知道是「世情薄,人情惡。」導致他們離散的是封建禮教。古時丈夫休妻的七條原因,其中一條是:「子甚宜其母,父母不悅,出。」也就是說父母不喜歡的兒媳,兒子必須休了,不得違命。這是整個社會的法律,無以抗衡,只有以死明志。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40

主題

133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沙發
燦若煙花 發表於 2012-2-16 22:44 | 只看該作者
自古紅顏多薄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