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歐美清算金融危機罪魁禍首 "四大"子公司面臨分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業務拆分和縮短合作時間,能讓會計師事務所更「安守本分」嗎?當然,前提是:這種看似「過分」的監管要求,在歐洲能實現嗎?



    「審計不過是為了獲取巨額管理諮詢服務訂單而不得不提供的一種服務。」——身處會計界的專業人士幾乎每個人都聽過這句戲語。

    但會計師事務所賺得盆滿缽滿的好日子還有多久呢?繼投資銀行、評級機構之後,會計師事務所正成為歐美政府清算金融危機罪魁禍首的新對象。

    今年3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將就審計人員獨立性和會計師事務所強制輪換召開公共圓桌會議。無獨有偶的是,去年年末,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大規模的審計改革計劃,包括普華永道、德勤、安永和畢馬威在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歐洲分公司的審計公司和諮詢公司正面臨被分拆的可能。

    「從我們立場來看不建議進行這樣的拆分,因為如果希望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最好的審計服務,諮詢部門當然需要理解審計部門的方方面面。」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ACCA)專業事務總監艾蒙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說。

    雖然受到各方面的抵制,但是歐盟針對審計行業改革的決心卻顯得很大,不少會計師業界人士擔憂這是繼美國安然事件致使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倒閉之後,行業遭遇的最大危機,從草案來看歐盟委員會建議採取的措施比美國的更為嚴厲。


    「四大」遭遇十年來最大危機

    「投資者對會計師事務所的信心在危機中被動搖,我認為有必要改革這一行業,恢復投資者對公司財務報告的信心。」作為歐盟審計改革計劃的重要推手,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與服務委員巴尼爾在一份聲明新聞稿中說。

    事實上,這並不是歐美成熟市場的政府監管者第一次對會計師事務所動刀。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轟然倒下,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事後發現,安然事件最終爆發與其聘用的當時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對安然存在的長期假賬問題「視而不見」密不可分。

    長期以來,會計師事務所因既提供審計服務又提供諮詢服務而存在潛在利益衝突的問題並未受到重視。安然事件把這種「利益衝突」擺上了檯面, 在安然事件之後,安達信被肢解併入「四大」,監管者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在會計師業界的確存在為了保住諮詢收入而『放低』審計標準或『忽視』財務問題的案例,」安永一位高級合伙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1年,安然公司付給安達信的5200萬美元的報酬中2700萬美元是用來支付諮詢服務的,2500萬美元才是用來支付審計費用的。諮詢帶來的利潤比審計本身要高。」

    為了規範這種「利益衝突」,2002年7月,美國總統布希簽署通過了《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Sarbanes-Oxley Act),正式禁止會計公司向其審計客戶同時提供任何非審計服務,包括稅務諮詢、管理諮詢、財務諮詢、投資諮詢、人力資源管理、保險諮詢、法律諮詢、IT諮詢等多種新型服務。

    不過,當薩奧法案出台十年之後,仍有觀點認為,儘管該法案出台後對會計師事務所監管有所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漏洞讓會計師事務所可鑽,比如仍允許會計師事務所可相互為對方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四大」之間形成了穩定的壟斷利益聯盟等等問題。


    被利益纏繞的審計獨立性

    在2011財年的世界會計師事務所排名中,普華永道以292億美元的總收入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傳統審計業務收入增長乏力,只佔到了總收入的48.29%,而稅務和諮詢業務已經達到了26.03%和25.68%,德勤、安永、畢馬威的審計業務收入佔比更低,而諮詢業務已經成為這三家的第二大業務收入板塊,分別佔到了37.85%、27.57%和33.2%。

    數據表明,行業翹楚「四大」的審計業務已經式微,而諮詢業務正當欣欣向榮。作為「四大」歐洲業務重地的英國,包括諮詢在內的非審計業務卻佔到英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的2/3左右。

    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專業事務總監艾蒙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如何保證審計獨立性一直是問題關鍵所在,稅務和諮詢服務的高速增長,的確可能影響審計業務的獨立性。」

    越來越多的監管者擔心,如果當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諮詢服務時,無論其內部自我約束機制有多麼完善,都很難保證審計人員在需要對客戶財務運作進行嚴格審查時,不會因為擔心失去利潤豐厚的諮詢生意而放任不軌行為。

    歐盟官員認為,金融危機所爆發出的問題顯示出會計師事務所的所謂「失職」。據美國研究公司Audit Analytics的資料,截至2011年7月,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至少在24宗源自信貸危機的集體訴訟案中站在被告席上。

    其中,德勤正因被認為在雷曼破產案中「失察」而被美國證監會指控並遭遇了76億美元索賠。實際上,在安然事件之後,幾乎每一家「四大」都受到過「審計獨立性」的質疑。

    此外,歐盟針對「長期合作隱患」要求企業每6年至12年更換一次審計機構的計劃引發了爭議。「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不會輕易解僱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四大』,這會讓投資者產生不安全感,以為公司財務上出現了什麼問題。所以在歐美成熟市場,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幾十年都不會更換審計公司。」德勤審計業務一位合伙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在艾蒙德看來,歐盟最終未必會要求公司必須採取6年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但從金融危機來看,會計師行業的確有需要進行自省的問題,現有的對公司財務採取簡單的二元式而缺乏描述性的審計結論也應該有所改革。

    在中國國內,今年1月,財政部和國資委下發了《關於會計師事務所承擔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計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會計師事務所連續承擔同一家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計業務應不少於2年,不超過5年;進入全國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排名前15位且審計質量優良的會計師事務所,經相關企業申請、國資委核准,可適當延長審計年限,但連續審計年限應不超過8年。


    歐盟審計改革主要計劃


    1 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歐洲分公司分拆為獨立的審計和諮詢公司,以加強報表審查;

    2 要求企業每6年至12年更換一次審計機構,再次僱用同家審計公司須經過四年的冷卻期,結束歐盟企業和審計機構之間常見的通常長達幾十年的合作關係;

    3 資產負債規模超過10億歐元的公司,需要聘用兩家審計公司「聯合審計」,而其中一家必須是除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審計機構。記者 談佳隆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