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曝中國多省PM2.5超標 專家稱監測體系不同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2-6 0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2月03日 17:38     

    【僑報網訊】來自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PM2.5超過10微克/立方米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中國PM2.5的平均濃度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上。同時研究員發現,中國大多數省份PM2.5濃度值都超過世衛組織指標,山東和河南尤其高。

  比這則消息更令人關注的,是與此報道相應的一張中國大陸的PM2.5分布圖。圖中,用不同的顏色標註了PM2.5的濃度值。

  英媒這一報道有何依據?河南真的是PM2.5重災區嗎?環保專家如何看待這一報告?

  【英媒】

  PM2.5分布圖上,山東、河南成重災區

  英國《經濟學人》是一份擁有國際影響的老牌雜誌,創刊於1843年9月。從2012年1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開始,《經濟學人》雜誌專門開闢了中國專欄,這是70年來該雜誌首次為一個國家開闢專欄。上一次,《經濟學人》在1942年為美國開闢了專欄。

  從2日晚上開始,來自這份雜誌的有關中國PM2.5濃度的消息被廣泛關注。無論微博還是網路論壇上,那張中國大陸的PM2.5分布圖尤其引人關注。

  圖中,用不同的顏色標註了PM2.5的濃度值。報道指出,世界衛生組織PM2.5的標準是10微克/立方米。而在這張圖上,中國大陸僅有黑龍江、西藏、海南三省達標,其餘省份均超標。更為觸目驚心的是,山東、河南兩省的PM2.5濃度值達到或超過了50微克/立方米,在這張圖中,用鮮紅的顏色標出。

  山東、河南是PM2.5重災區?

  3日,除了微博轉發與「圍觀」,還有不少網友在網路論壇中進行熱議。有網友表示,《經濟學人》是一份嚴肅的雜誌,其報道應該可信。但也有人提出質疑:他們是如何監測出來的數據?從太空能看到地面污染的情況嗎?為什麼說數據是PM2.5而不是PM10呢?還有山東網友質疑:山東難道比山西污染還嚴重?

  【原文】

  監測數據來自衛星,此方法並不完美

  在相關微博中,有《經濟學人》的原文鏈接。記者找到了發表於2月1日的英文報道。

  同該雜誌的所有文章一樣,這篇名為《中國的污染:人為的,即使從太空也可以看得見》的報道,沒有作者署名。而且篇幅不大,僅千字左右。

  報道開篇說:「對於博客圈來說,PM2.5看起來似乎是個有點古怪的且上不來檯面的詞。但最近幾周,這個的確在博客圈吵得沸沸揚揚。」由於網民的熱議,目前北京等少數城市開始公布PM2.5的數據。迫於輿論壓力,其他地區不久也將會公布PM2.5的數據。

  報道中指出:「儘管污染數據採集源是近地面,但是通過衛星來觀察有多少光線被顆粒物阻擋,或者估測顆粒物的化學成分和各種大小不同的顆粒物的可能分佈,也可以得到貌似合理的數據觀測值。一份準備提交給《經濟學家》的報告就是這麼做的,這份報告由耶魯大學的Angel Hsu所領導的團隊完成,通過美國衛星採集的數據描繪出整個中國的PM2.5分布圖。」——這就是那則被廣泛關注的消息及PM2.5分布圖的由來。

  《經濟學人》在中國擁有許多讀者。新浪微博中,一個經過認證的「經濟學人中文網」2月2日也發布一條微博,翻譯了以上內容。並指出,「此方法並不完美,但仍反映出中國在清污方面還需走多遠」。

  記者注意到,在PM2.5分布圖的上方,有清晰的「溫馨提示」:「人口加權細顆粒物的濃度,每立方米微克數,2007」。——應該是2007年的數據。

  圖的下方,顯示該圖的出處:「來源:美國巴特爾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

  【專家】

  監測體系不同應該理性看待

  如何看待這份報告?河南是不是PM2.5的重災區?

  河南省環保廳宣教中心有關人士表示,按照環保部部署,河南各地將於今年起陸續開展PM2.5監測。此外,空氣質量包括PM2.5的監測,要有嚴格的標準和技術規範,目前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還在徵求意見中。

  這位人士表示,沒有PM2.5的監測數據,無法對這一報告作出評論。

  針對這一報告,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范相閣說,這應該是一份研究性報告,其監測數據來自衛星。而按照中國標準,我們監測的是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近地面空氣質量,監測設備都在「距離地面3~15米」。兩個完全不同的監測體系,監測方法,因此難以做出評價。

  范相閣表示,包括PM2.5在內的空氣質量狀況,不僅與經濟發展、工業排放有關,還與各地的自然條件、地理地形有密切關係,如河南處於黃河流域,風沙揚塵遠高於沿海地區,「應該理性看待」。

  范相閣還表示,PM2.5監測不僅僅是為了研究,「治理才是重點」。

  【聲音】

  提高空氣質量中國需要時間

  3日,記者找到了同樣發表在《經濟學人》雜誌的另一篇文章《凈化空氣路漫漫》。

  文中指出,世界資源研究所駐京辦事處顧問塞利格松小姐表示,中國已經取得了較中外評論家所認為的更大的成就。歐盟在2008年才開始採用PM2.5的標準,即便美國,也是6年前才採用的。外國專家認為中國目前的成績已遠超其五年規劃中的減硫目標。

  塞利格松小姐認為,施政成功不僅需要法規更需要公眾意識。她說:美國花了25~35年提高空氣質量。洛杉磯自打上世紀50年代開始治理,到現在也沒達到聯邦標準。雖然中國人手腳麻利,但因其起步較晚,更需時間。

  【鏈接】

  北京開始公布PM2.5日均濃度

  據《京華時報》報道,繼春節前公布車公庄站PM2.5研究性監測的小時濃度值后,2月1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開始公布該站點PM2.5的24小時(日)濃度值,以便公眾更好地評價這一站點的PM2.5濃度情況。

  春節前,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公布了車公庄站的PM2.5研究性監測小時濃度數據,其中包括該站點最近24小時的小時濃度數據列表和小時濃度曲線圖。除夕夜,受燃放煙花爆竹影響,北京市的空氣質量污染嚴重,車公庄站PM2.5研究性監測的小時濃度數據變化也反映了這一趨勢。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評價一天的空氣質量不應該以某個時段、某個點的數值,而應以24小時的平均濃度值作為評價基準,這是國際通行的慣例。

  記者注意到,從2月1日開始,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在公布車公庄站PM2.5小時濃度數據的同時,增加了24小時均值。均值的計算依據不斷滾動更新的最近24小時濃度數據,累計相加后再除以24,得出最近24小時的濃度均值,而不是自然日(0點~24點)的濃度均值。

  3日,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北京晴朗少雲,空氣質量優良,車公庄站PM2.5的濃度值並不高。截至昨晚6點,車公庄站PM2.5最近24小時(前晚7點至昨晚6點)均值為29微克/立方米,遠遠低於正在修訂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標準75微克/立方米。L

  河南省PM2.5監測時間表

  1月份,河南省環保廳發布全省PM2.5監測時間表:

  2012年,在省會城市鄭州及省環境監測中心建設並開展PM2.5監測工作;

  2013年,在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三門峽6個環保重點城市開展監測;

  2014年,在其他11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開展監測;

  2015年即「十二五」末,全省全面完成PM2.5工作,為2016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奠定基礎。

  按照環保部要求,在開展PM2.5監測的同時,河南省各市地還將按照這一時間表同步開展臭氧和一氧化碳環境監測工作。

(編輯:熊影)

沙發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2-2-6 13:03 | 只看該作者
老百姓更相信自己的感官體驗~~整天灰濛濛的,還說質量良好~~這就是莫大的諷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