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理美歐嚴厲制裁措施 印堅持進口伊石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5 2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2-4 13:14:51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駐印度記者王超:


      在美國和西方國家宣布了針對伊朗更為嚴厲的石油貿易禁運措施后,印度方面一直堅稱將根據自己的需要繼續購買伊朗石油。本月2號,一名印度政府高級官員表示,將會在月底派出一個代表團訪問伊朗,商討增加石油進口事宜。而此前,兩國又解決了支付方式問題。以往努力與西方國家交好的印度政府這次為何態度如此強硬?除了經濟利益,印度還有哪些考量在其中?詳細情況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駐印度記者王超:
  
  主持人:在美歐國家嚴厲制裁伊朗的背景下,印度卻表示不會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甚至還要增加進口。這方面的情況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記者:在美歐對伊朗推出了嚴厲的制裁措施后,印度政府的確是堅稱不會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規模,並且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提前給出了解決方案。比如說在伊朗方面最關心的支付方式上,由於目前兩國石油貿易的25%是通過印度盧比結算的,其餘部分通過土耳其的一家銀行用歐元進行結算,而美歐方面的制裁顯然將掐斷通過土耳其支付的途徑。就此,印度方面最近一直與伊朗方面進行磋商,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那麼在2號的時候,印度政府正式宣布說,伊朗同意印度使用盧比支付每年貿易總額的45%,剩餘部分可能會通過印度承建伊朗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等方式進行結算。另外,剛才你提到的印度政府代表團訪問伊朗一事,這個代表團就是印度財政部、石油部和央行官員共同組成的,他們會在2月底的時候奔赴德黑蘭,與伊朗方面就支付細節進行磋商。可以說,印度政府不但鐵了心要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而且已經在行動上開始落實,與伊朗方面共同應對制裁。
  
  實際上,在這之前,印度官員就多次在不同場合堅決地表示不會減少從伊朗進口石油。印度財政部長幕克吉上周末訪問美國的時候在芝加哥公開表示說,印度不可能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伊朗是為數不多可以滿足新興國家能源需求的能源輸出國的重要一員,美歐方面的制裁不會改變印度的決定。商工部長夏爾馬這個月1號的時候也表示說,印度政府不會因為制裁而對與伊朗的石油貿易設置任何限制。

  主持人:印度近年來一直在和美歐等國家拉關係,但為什麼在對待伊朗的問題上態度如此堅決呢?
  
  記者:印度方面最重要的考慮還是經濟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印度對伊朗石油依賴性確實很大。印度石油需求總額超過12%的份額都來自於伊朗,印度平均每天要從伊朗進口35萬多桶原油,每年的貿易額要達到將近127億美元。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短時間內確實很難找到合適的替代者。印度媒體就稱,假如制裁真的導致與伊朗的石油貿易全面禁止,印度可能會面臨油荒。從另外一方面說,善於做生意的印度人十分明白,伊朗此時面臨巨大的壓力,如果這個時候能保持與伊朗的正常貿易,未來的回報將是十分可觀的。  
  
  主持人:除了經濟原因,印度政府還有沒有其他考慮?
  
  記者:除經濟原因之外,政治因素也是印度政府的考量之一。儘管印美關係近年來不斷發展,但印度在面對美國的時候,一直抱以平起平坐的盟友心態。對於美國的任何決定,印度首先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而考慮的,對於美國方面將會如何反應,印度似乎並不是很擔心。這和印度一向的大國心態十分有關。比如說,我觀察到,在報道這次石油貿易事件的時候,許多印度媒體明確表示,印度決不能當美國的「應聲蟲」,而是應該堅決維護自己的利益。
  
  另外,印度輿論也一直堅持說,在美歐制裁伊朗這一事件上,新興發展中國家應該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能源問題上,新興國家對伊朗和中東的能源需求越來越多,所以在中東地區的相關事務上,新興國家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以保障各自的能源安全。可以說,印度對於在制裁伊朗這事上,儘管不可能改變美歐方面的決定,但它仍然希望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彰顯自己的地位。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