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尚昆談萬言書:主席沒料到多數人挺彭德懷

[複製鏈接]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2-1-30 08: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1-29 15:14 四月網

本文摘自《楊尚昆談新中國若干歷史問題》,蘇維民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楊尚昆一生做了兩件違心的事:一件是1978年11月28日,為了儘快出來工作,違心地在留有尾巴的審查結論上籤了字;另一件就是在廬山會議上違心地批判彭德懷。對後者,他一直是心懷內疚的。他和我們詳細講述了廬山會議從糾「左」轉向反右,特別是批判彭德懷的情況。

7月23日,毛澤東在大會上講話,對彭德懷的《意見書》中的觀點逐條批判。他聲色俱厲地說,假如做了10件事,9件都是壞的,都登在報上,一定滅亡,應當滅亡。那我就走,到農村去,率領農民打游擊,造反。你解放軍跟不跟我走?我看解放軍會跟我走的。毛澤東把問題看得如此嚴重,會議氣氛驟然緊張。

7月26日,毛澤東又以《對於一封信的評論》為題批印了東北協作區辦公廳幹部李雲仲反映當時經濟生活中一些問題給他的信。這封萬餘言的長信,既反映了一些重大問題,指出在反對右傾保守思想的同時,忽視「左」傾冒險主義的侵蝕;關於農民和工農關係問題以及計劃工作中存在主觀主義等;也反映了一些具體問題,如指出鋪張浪費之風嚴重等。毛澤東對此信作了長達2500字的評論,指責信的作者專門搜集缺點方面的材料,而對成績方面的材料,可以說根本不發生興趣。他認為「現在黨內黨外出現了一種新的事物,就是右傾情緒、右傾思想、右傾活動已經增長,大有猖狂進攻之勢」。這一天,各小組又傳達了毛澤東講的幾句話:「事是人做的,對事,也要對人。要劃清界限,問題要講清楚,不能含糊。」話不多,但分量很重。一個文字評論,一個口頭談話,意思是明白的,同彭德懷劃清界限,反右!

7月30日,迫於當時形勢,我(指楊—作者注)在小組會上也不得不違心地批判彭德懷。我說《意見書》的政治方向,是反對建設時期總路線和1958年以來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

7月31日、8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兩次開會,在小範圍內清算彭德懷的歷史總賬和思想根源。但是會議情況都及時地向各小組傳達,推動了大範圍對彭德懷的鬥爭。

8月2日,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開幕。毛澤東在講話中把對彭德懷的批判提到路線鬥爭的高度,要求大家討論路線是非問題。同日,毛澤東寫信給張聞天,信中說「你陷入那個軍事俱樂部里去了」,說彭德懷同張聞天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軍事俱樂部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在會議期間,有人看見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曾經到彭德懷那裡去串門,這本來是同志間的正常交往,可就是有人把它當做問題煞有介事地反映給毛澤東,大概是表白自己同彭德懷劃清界限吧。毛澤東就說他們是軍事俱樂部。其實,張聞天、周小舟根本與軍事無關;彭德懷主持軍委工作,黃克誠是總參謀長,他們交往密切是很正常的。

當時給彭德懷戴了幾頂帽子,說彭德懷的《意見書》是「爭取群眾」、「組織隊伍」,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準備的反總路線、反黨中央、反毛主席的活動」,「代表右傾機會主義向黨進攻的綱領」。彭德懷是「漏網的高饒反黨集團的重要成員」,是「裡通外國」、「與蘇修反華相呼應」。彭德懷從維護大局出發,不得不違心地反覆檢討,承認「客觀上起了反對『三面紅旗』的作用」,「造成嚴重後果」,但始終不承認「高饒反黨集團成員」和「裡通外國」。

黃克誠是7月17日才到廬山的。19日,黃在小組會上發言,對「三面紅旗」的看法和彭德懷的觀點差不多。於是有人批評他,他懵了。當晚,他跑來找我,問我怎麼回事。我把前一段會議情況向他作了簡要介紹。他說不管怎麼樣,有些話我還是要說。23日,毛澤東講話后,黃克誠同許多人一樣,思想不通。當晚,周小舟、周惠、李銳一起到黃的住處,議論毛澤東的講話。周小舟說了一些過激的話,還說:「主席有沒有斯大林晚年的危險?」黃克誠勸他們,有意見應直接找主席當面談,不要隨便議論。這件事後來傳出去了,就成了他們背後進行反黨活動的證據。

7月21日,張聞天在小組會上作了長達3小時的系統發言。在這以前,胡喬木聽說張聞天準備發言,特意給張打電話,要他「注意形勢,少講缺點」。但是張聞天還是按照他準備的發言提綱講了。他在基本肯定了「大躍進」的成績以後,著重講了缺點、缺點的後果以及產生缺點的原因。他肯定彭德懷的《意見書》,說:「這份《意見書》提出了一些問題,中心內容是希望總結經驗,本意是很好的。但是從各方面的反映看,不少同志似乎對彭德懷同志這個出發點研究不多,只注意了他信中的一些具體說法,其實是肯定了成績的。他說,成績是基本的,這同大家說的一樣。至於個別說法,說得多一點少一點,關係就不大。」他強調,「現在的問題是防止驕傲自滿、麻痹大意的情緒。要更多地看到存在的問題的一面。」他指出:「總結經驗時,就不能滿足於說缺乏經驗,而應該從思想觀點、方法、作風上去探討。」張聞天的發言材料翔實、觀點鮮明,論述有理有據,講后反應很大。後來把張聞天的這篇講話說成是對彭德懷的《意見書》「全面系統地發揮」。

還有一個小插曲。按照慣例,與會同志在小組會上發言,都摘要刊登會議《簡報》。那天,刊登張聞天發言要點的《簡報》剛剛準備付印,他就打電話來要求撤回。我就去請示劉少奇。劉少奇說:「人家自己的東西,要求退回去,就退給他吧。」這說明張聞天在思想上也有顧慮。他在會上評說「大躍進」的缺點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他要求退還他的發言稿,對我來說也很為難,如果我不請示劉少奇就退給他,就會有人說我同「教條主義者」又弄到一塊去了。

周小舟那時有些年輕氣盛,加上他過去曾經當過毛澤東的秘書,在毛澤東面前說話不大拘謹。在廬山,開始他比較活躍。7月11日夜,毛澤東找周小舟、周惠、李銳談話,周小舟反映「大躍進」中下面幹部講假話的情況,還說「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毛澤東聽了不但沒有表現反感,反而談笑風生,氣氛輕鬆。這次談話后,周小舟就向人散布空氣,說毛澤東要反「左」,引起下面議論紛紛。周恩來聽到議論,問我這是從哪裡傳出的話。我告訴周恩來,聽說是周小舟講的。周恩來就讓我轉告周小舟,不要再傳這個話了。周小舟也把毛澤東找他們談話的情況告訴了彭德懷,並慫恿彭也去找毛澤東談談。彭怕當面談不好,就寫了7月14日給毛澤東的那封信。16日,彭的信印發以後,周小舟在小組會上表示贊同。23日毛澤東講了話,周小舟就成了重點批判對象。

8月10日,小組會上有人揭發周小舟在7月23日毛澤東講話的當天晚上,在黃克誠處講過「主席像斯大林晚年」的話。全場大嘩。後來又有人揭發李銳曾向周小舟轉述田家英說過:將來有一天他調離中南海時,準備向毛澤東提三條意見:(一)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不要百年之後有人來議論;(三)聽不得批評,別人很難進言。這又引起巨大震動。李銳當場咬定這話不是田家英說的,是他自己的想法。會議轉向批判李銳,被劉少奇制止,說李銳不是中央委員,他的問題另外解決。

廬山會議從糾「左」轉向反右,彭德懷的《意見書》是「導火索」,看來事情帶有偶然性,其實不然。會議前期,大家思想並沒有敞開,對形勢的估計一直存在分歧,一些不同意見遭到壓制。毛澤東原來估計,彭德懷的《意見書》印發后,會引起一些人的批評和反對,而實際情況卻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毛澤東懷疑黨內有人在颳風;一些「左」派人物感到批評「三面紅旗」的人越來越多,會使人泄氣。擔心「左」派隊伍守不住陣地,有人就到毛澤東那裡去告狀,要求毛澤東出來講話。與此同時,從中央到地方都不斷傳來對「三面紅旗」的尖銳批評;在國外,赫魯曉夫和東歐國家的一些領導人,也連續發表批評中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講話和文章。這一切都使毛澤東感到形勢嚴重,必須進行反擊。

會議從糾「左」轉向反右,事先並沒有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劉少奇對反右是有保留的。他曾找胡喬木談話,表示對彭德懷的《意見書》可以在小範圍內批判,總的部署還應繼續糾「左」,《記錄》要爭取發出去,讓下面繼續糾「左」。他要胡喬木向毛澤東反映這個意見,胡喬木說這已經不可能了。

周恩來擔心彭德懷對突如其來的嚴厲批判身心承受不了,就要我安排彭的夫人浦安修上山,從生活上照顧彭德懷。

8月1日,朱德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就彭德懷的《意見書》談自己的看法,言詞比較緩和,還沒有講完,就被毛澤東打斷,指責他「隔靴搔癢」,弄得朱德下不來台。林彪調子最高,說彭德懷「這回是來招兵買馬的」,「想當大英雄」,「是野心家、陰謀家、偽君子」;又說這次解決彭德懷的問題,消除了黨內可能出現分裂的隱患和避免了經濟上出現大馬鞍形。林彪的話得到了毛澤東的賞識。

鄧小平、陳雲因病留守北京,沒有參加廬山會議。

8月16日,八屆八中全會閉幕。全會通過了《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的決議和《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會後,從中央到基層全面開展反右傾鬥爭,錯誤地批判和處分了大批黨員和幹部。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沙發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1-30 09:37 | 只看該作者
應該讓雲海暖流看看,他一直堅持廬山會議是一個從頭到尾都是反右的會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3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2-1-30 09: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冬開梅 於 2012-1-30 09:45 編輯

廬山會議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和8月2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出席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有關負責人。會議原定的議題是總結1958年以來的經驗教訓,討論今後的經濟工作任務。會議前期,毛澤東在講話中對國內形勢概括為「成績偉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躍進」的重要教訓之一是沒有搞平衡,指標過高,要改過來。他還提出讀書、形勢、工作任務等19個問題要大家進行座談討論,以繼續糾正當時已經覺察到的「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在分組討論中,與會者出現了意見分歧。7月14日,彭德懷寫信給毛澤東,在肯定總路線和1958年工作的前提下,分析了1958年以來「左」傾錯誤及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毛澤東在政治局常委中提出要「評論這封信的性質」,並印發各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時,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許多人表示支持彭德懷信中的意見。7月23日,毛澤東在講話中指責此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向黨進攻。此後,會議發生轉向,開展所謂批判「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鬥爭。8月16日,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通過《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和《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等文件。廬山會議後期對彭德懷的批判和在全黨開展的「反右傾」鬥爭,不但使經濟工作中的糾「左」努力一度中斷,更重要的是,它使黨內正常的政治生活原則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http://cpc.people.com.cn/GB/33837/2534789.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