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青少年服用迷魂藥物案例上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1-26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僑報記者陸傑夫1月17日聖荷西報道】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聖塔克拉拉縣府展開宣導教育運動,告誡青少年遠離迷魂藥物,強調服用這類藥物對青少年成長健康帶來的危害。

在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縣議員妮絲(Liz Kniss)特別指出,有一種迷魂藥物名叫「搖頭丸」(醫用名字: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目前在南灣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中被大量使用。許多青少年認為服用這類藥物能讓他們壓抑的神經得到紓緩,卻忽視了這類藥物所帶來的危害。

縣府公布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全縣每四位青少年中就有一位至少曾服用過「搖頭丸」一次。更令當局擔憂的是,服用這類迷魂藥物的比率在全縣正在逐步上升,公共健康問題亮起紅燈。

聖塔克拉拉縣公共健康部門負責人弗斯特切伯(Marty Fenstersheib)醫生在會上表示,青少年服用「搖頭丸」,將給他們的健康帶來長期的破壞性影響,包括記憶力衰退、腦部損傷,嚴重的還會有生命危險,甚至導致猝死等。

他說,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服用「搖頭丸」,大多是在畢業舞會、同學聚會、期末考試前後、情緒出現波動,或是在其他場合等。他們認為這類迷魂藥能夠讓自己達到「忘我」的境地。

往年「搖頭丸」等迷魂藥物,僅僅在一些俱樂部或夜總會出現;最近數年,「搖頭丸」逐漸轉向滲透到普通家庭。

弗斯特切伯表示,由於這類迷魂藥物價格便宜(原每粒20元,現降至3-10元),又容易買到,關鍵是青少年們對這類藥物帶來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造成了「搖頭丸」等迷魂藥物在南灣青少年中流行。他稱,這類廉價的藥物,有不同的顏色並加蓋「可愛的圖像」,如笑臉和蝙蝠俠等,看似相對無害,「事實是騙人的」。

統計顯示,在2001年,全美國大約有 100人因服用「搖頭丸」等相關迷魂藥而奪去了生命。到了2010年,死亡人數上升到了500多。在南灣聖塔克拉拉縣,也出現了與此相關的死亡事件。從 2009年起,南灣就有5人死亡,其中有兩人因藥物反應而死於車禍。在2010年,還有兩名南灣的年輕人死於服用「搖頭丸」所連帶的事件中。

為了幫助社區提高對這種有害藥物帶來危害的認識,聖塔克拉拉縣從本周起全面展開教育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遏制服用「搖頭丸」等迷魂藥的運動,處理解決這個極為嚴重的、危害下一代成長的問題。

在會上,當局播放了名為「搖頭丸:生命的平衡」紀錄片的部分片斷,凸顯服用迷魂藥所帶來的危害。有關官員透露,這個紀錄片的DVD,現已發放到全縣各初中和高中,涵蓋的面希望能夠達到10萬名學生。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