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斥蕭平實胡說八道全集之1
看看蕭平實「正覺會」中每一位「親教師」都會的本事
蕭平實在《甘露法雨》中說:
他們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的經文作依據,也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的大菩薩婆須蜜多的故事。婆須蜜多是一位高級妓女,她所住的宅院是豪宅大院,亭台樓閣假山水榭,非常豪華;她不隨便接人,如果有人想求佛法就去見她(當然學費一定很昂貴,但是非常划算),有人跟她面對面談話,就可以證悟佛菩提;有的人跟她拉拉手,就可證悟;有的人得要跟她擁抱以後,才能證悟;有的人則必須跟她親吻才能證悟,乃至有的人必須跟她上床以後才能證悟,這已經是下下根人了。
她有這樣的能力,對於一般人來說,她一定是已經證悟的大菩薩;對於各位已經破參明心的人來說,這事兒並不稀奇,已經明心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當然我們的每一位親教師更沒問題。
此說真是下流............
看看婆須蜜多菩薩的境界: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離貪慾際,隨其欲樂而為現身。若天見我,我為天女,形貌、光明殊勝無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見我者,我即為現人非人女,隨其樂欲皆令得見。
「若有眾生欲意所纏來詣我所,我為說法,彼聞法已,則離貪慾,得菩薩無著境界三昧;
若有眾生暫見於我,則離貪慾,得菩薩歡喜三昧;
若有眾生暫與我語,則離貪慾,得菩薩無礙音聲三昧;
若有眾生暫執我手,則離貪慾,得菩薩遍往一切佛剎三昧;
若有眾生暫升我座,則離貪慾,得菩薩解脫光明三昧;
若有眾生暫觀於我,則離貪慾,得菩薩寂靜莊嚴三昧;
若有眾生見我頻申,則離貪慾,得菩薩摧伏外道三昧;
若有眾生見我目瞬,則離貪慾,得菩薩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眾生抱持於我,則離貪慾,得菩薩攝一切眾生恆不舍離三昧;
若有眾生唼我唇吻,則離貪慾,得菩薩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藏三昧。
凡有眾生親近於我,一切皆得住離貪際,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
蕭平實妄語道:「她有這樣的能力,對於一般人來說,她一定是已經證悟的大菩薩;對於各位已經破參明心的人來說,這事兒並不稀奇,已經明心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當然我們的每一位親教師更沒問題。」
既然這樣,就請親教師們出來演示一下,「若有眾生暫與於我語,則離貪慾,得菩薩無礙音聲三昧」。。。
欺師滅祖,蕭平實攻擊他師父聖嚴法師為常見外道網路上提供的信息是:「蕭平實居士過去在農禪寺學佛,剛開始時,他說聖嚴法師有印證他開悟,我們才去跟他學;後來聖嚴法師和果輝法師都證實沒有。我們去那兒學習,有得有失,勸後學的人注意慢心,不要跟著他毀謗法師,否則得不償失。」
蕭平實自述:「余當時亦將《無相念佛》書稿面呈余師(聖嚴法師),供作農禪寺接引學人之用;學人若能成就此功夫,得大受用,即不必舍農禪寺,再游他處。然余師藉詞推拖,無意出版;書稿於農禪寺三進三出,最後遺置於彼寺知客處十餘天,幾乎被丟棄於字紙簍。后因果權法師發現翻閱,知為余所繕,方以電話通知領回。然余於師不敢有怨言,后因林淑華來電佯稱召開幹部聯誼會,囑余必須參加;至已方知是幹部會議。會中余師當面否定余之悟境,謂非是悟,令諸幹部面聞。散會返家途中,餘思悟者行事不當如是,莫非師猶未悟?返家乃重閱師諸著作﹙悟后尚未曾檢閱,悟前先入為主之觀念,不曾懷疑師之悟否?﹚,方知師猶未悟。便發願:有朝一日助師證悟。此意於《悟前與悟后》書中曾明白記載,但未言師名爾。如是之願今猶不改,以俟吾師。是故此後凡有書出,必定贈與吾師,不曾漏贈一冊;以後仍將如是。余離開農禪寺后,出而弘法,亦盡量避免接引與吾師有關之人。然數年贈書以來,余師都無改變;乃至於傳戒大會對眾暗示:『陽明山下有個居士在弘法,他的法是不如法的。』﹙彼時余借陽明精舍弘法﹚抵制如故,唯不形之於文字爾。亦繼續以常見外道見出書不斷,誤導眾生如故。顯教中則有中台山惟覺法師,並處處抵制余法,禁止徒眾閱讀余書,乃至不許持有餘書,故於今年《楞伽經詳解》第三輯起稱名披露,不再隱其名諱。……」
「一般顯宗的邪見有十個部分:……三、我這一生的師父,九百多年前的師兄(把輩份扯平,在神通鬼通無邊的蕭平實那裡,豈不小事一樁!——引者注)——法鼓山聖嚴法師:他也是以這覺知心沒有妄想、放下一切、不執著煩惱,叫做開悟,這也是常見外道法。又以虛空粉碎稱為開悟;虛空粉碎在兩種狀況會出現:未到地定和初禪;在這兩種定境中出現時,還是不離覺知心,而且是生滅變異之法,不是恆常不滅的法,這也是常見外道法;他不敢公開宣示已經證悟,卻用巧妙的言詞,讓人以為他已經證悟:『開悟的人絕不會說他已經開悟。——師父我從來不曾說過已經開悟。——』多年以來,他一直以常見未悟之身,而暗中不斷抵制我法,私下誣指我法為『不如法』。」(《邪見與佛法》)
蕭平實欺師叛祖的言行到底如不如法,佛陀早在《善恭敬經》中做出了回答:「又復弟子於其師所不得粗言,師所呵責不應反報……阿難,凡有師者,隨在誰邊學四句偈,或聽或讀或問或咨一四句等,是即為師。時彼學者於其師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若不如是名不敬者,亦不名住正行之者。若於他邊說師過者,彼人不得取我為師,何以故?阿難,彼無敬心不愛佛故。彼無行人況愛法者,彼無敬人當不愛法。彼大惡人亦不愛僧,不入僧數(何況「勝義菩薩僧」!——引者注)。何以故?彼愚痴人不行正行……阿難,師實有過尚不得說,況當無也!……阿難,若有人等,於教授師所,施自在師所,教法行師所,教真行師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難,彼痴人輩,自余更得無量無邊苦患之法。阿難,若從他聞一四句偈,或抄或寫書之竹帛所有名字,於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闍梨等荷檐肩上,或時背負或以頂戴常負行者,復將一切音樂之具,供養是師。阿難,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報師恩,亦復不名深敬於師。」
有勞諸位善知識對蕭平實以及正覺同修會如下言論進行法義辨析並保持警惕論壇規則要求對事不對人,對某人的言論,是完全可以進行如法辨析的。
既然如此,末學自己才疏學淺,煩請論壇裡面有正知見、對經藏了解的諸位師兄看看如下言論是否如法,辨析一番。
「近年往往於定中觀見往昔世之弘法凈行,及無量世前之誤造謗法業而受報等等」(《宗通與說通》第2頁)
「看見未來世的我,也是在家時多,出家時少」(《大乘無我觀》第92頁)
「今生示現在家相,是佛所安排。」(《學佛之心態》第140頁)
「諸位今天一定是半信半疑的,不要說一生完成初地的道業,就算最簡單的一個明心開悟就好,諸位也是一定半信半疑的,那麼你要如何才能相信不疑呢?只有一個辦法:試著依照我這些書上所講的方法與知見去用功。」(《大乘無我觀》第68頁)
----------------------我們注意到其中說的是「只有一個辦法」,也就是說除了看他的書、除了按照他的方法和知見,其它的都是不可行的,別人的都排除在外了,劉版主一直強調要大家要自己學習經典,看經典究竟怎麼說,可這書裡面竟然說只能按照他的書和方法才行,除了他,再沒有其他善知識了(自贊毀他?)。
「那麼這個道理我們在《平實書箋》裡面解說了很多,諸位回去的時候不要客氣,每一種書都把它拿一本回去。不要說拿兩本三本不好意思,不會!我們印出來就是要送給大家的;既然今天結了這個法緣,那你就好好把它帶回去啊!那些書籍里所說的法,都是諸位在市面上沒見過的,你走遍了全球也見不到這種書的。」(《大乘無我觀》第112頁)
-------------全球都看不到。地球上目前有很多佛經,也有很多歷代祖師善知識言教,可這裡竟然說,他的書裡面的法走遍全球都看不到,言下之意就是說,他講的比佛經都厲害,比歷代祖師都高明。如此狂妄的言語,基本可以和lhz相比了。
「大乘佛法的實質,能不能夠繼續再延續下去,還要看我們這一代怎麼做;因為大陸現在沒有宗門正法,全球都沒有,目前只有台灣有。可是說一句不客氣的話,全台灣也只有正覺同修會有,目前確是這個樣子。」(《大乘無我觀》第89頁)
---------------全球都沒有宗門正法了,也就是說除了這位居士,其它的基本都可以回家休息了,弘揚正法的大任完全由正覺同修會獨自抗起來了。而且正覺同修會裡面好像其它開悟的也是因為受到蕭居士的指點才開悟的,那就是說在此之前,全地球就只有蕭居士一個人擔當著宗門正法重任。
「蕭老師今生示現在家相,是佛所安排,為完成護持正法的大業,必須以在家身,才能方便放手去做,出家身便無法做這個工作,所以今生示現在家相。」(《學佛之心態》第140頁)
-------------------今生示現在家相?佛所安排?這是哪位菩薩啊?經典裡面有預記嗎?有的話請出示經典依據。或許有人說,此文的作者非蕭居士本人,他本人沒這麼說,是其弟子發自尊重才這麼說的。真的嗎?這書可是正覺同修會出版的,不要說蕭居士從來沒看過這書,沒經過他同意能用正覺同修會的名義出書嗎?印光大師當年對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俗家弟子嚴加呵斥,禁止其對外公開,可蕭居士對此好像並沒採取印光大師的態度吧?
「雖然我是在打坐中破參的,但是我發覺用打坐的方法來參禪求悟,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我這一世的師父教給我的觀念和知見都是錯誤的,所以我才會在打坐中參禪求悟;所以在證悟之後,我反而勸大家參禪時不要在打坐裡面參。」(《大乘無我觀》第17頁)
-----------------有沒有感覺前後有些矛盾?而且證悟的人會說出上面那些狂妄的話來嗎?如果沒有證悟而說自己證悟的話,屬於什麼?叫做未證言證吧?屬大妄語吧?楞嚴經裡面是怎麼說得來著?
那麼關於出家與在家這一回事情,各位要了解:出家或者在家,只是一世的表相,一生而已;這一世你在家,也許上一輩子你是出家,無妨是一個大禪師,大法師,不一定啊!我過去生中也曾是大禪師,大法王啊!------------------《大 乘 無 我 觀》
這算不算明言、暗示、默認自己是佛菩薩再來啊?是否違反楞嚴經?法王這個詞可以隨便自己用在自己身上的嗎?
法王與法王子
http://bskk.com/viewthread.php?tid=124341
以上是末學的一些疑惑,所以才發帖請教諸善知識,對這些正覺同修會公開發表的言論進行如法辨析,為末學解疑釋惑。
如蒙指點,不勝感激。
附上印光大師一段開示,對照一下上面的言語:
未受戒人,犯大妄語,其罪極重。受戒之人,則更加重。如外道每謂彼等得佛法之真傳,六祖亂傳法,法歸於在家人,僧人皆無法,彼師乃某佛某祖師一轉,說此法者,總為求名聞利養故。受戒之人,亦有好名,或求利養,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是人縱有修行,以心地不真,必不得佛法之實益。而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罪,不知何年何劫,方才消滅也。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341頁·復常逢春居士書九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轉自:http://www.bskk.com/thread-338709-1-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