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剝開余傑身上的狼皮

[複製鏈接]

4

主題

4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馬六甲 發表於 2012-1-22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大怪才」余傑在其第一部著作《火與冰》(經濟日報出版社)里寫過一篇「我來剝錢穆的皮」的文章,對國學大師錢穆進行了淋漓盡致的缺席審判,行文老辣,帽子一頂接一頂地壓將下來,且有「奴才」等謾罵之稱謂,讓人覺得國學大師錢穆老先生罪大惡極,已成「牛鬼蛇神」也,非批不可。

  初讀余傑,讓「剝皮之文」嚇了一跳,在《火與冰》一書里可以找出一大串被余傑任意品評、妄下斷語的知識分子,漢學在余傑的眼裡是文字垃圾,根本原因恐怕就是他們沒有在三百年內前赴後繼、拚死以爭。「因人廢言,因言廢人」在《火與冰》的文章中隨處可見。余傑借《火與冰》的寫作,想舉起一把鈍刀砍向傳統,砍向專制,以證明自己的力量,結果卻砍在了歷經苦難的中國知識分子身上。後來又讀到余傑的第二本文集《鐵屋中的吶喊》(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其中有「駁季羨林先生話中西文論」「王府花園裡的郭沫若」等篇章,依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式的鋒芒畢露;我於是想,余傑似乎特別喜歡解剖別人,彷彿天地間唯「己」獨「清」。
  余傑似乎厭惡所謂的「戰士的姿態」,於是他在評價作家張承志時如是說:「他越是擺出一副戰士的姿態來,越是表現出對無物之陣的恐懼。」對張承志的理想主義及清潔的精神大加撻伐。
  (《皇帝的新衣:關於張承志現象的思考》),然而我在讀了余傑發表於《北京文學》(1999年第1期)上的大作《昆德拉與哈維爾-我們選擇什麼,我們承擔什麼》(此文後來收錄在余傑的第三本文集《說,還是不說》),卻分明看到了:「一副戰士的姿態」,暫且不談他對昆德拉的誤讀,單就文中指責錢鍾書、王小波對「人生、對歷史、對苦難都有一種冷漠和遊戲的態度」,認為錢鍾書、王小波等人「喪失了責任感、喪失了尊嚴」,如此的獨斷性話語讓人大吃一驚,因為在余傑《鐵屋中的吶喊》中,對王小波有另一種說法:「王小波冒冒失失地闖進文壇,然後如流星一般消失。某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卻繼續對他冷嘲熱諷,羅織的第一個罪名理所當然的是『偏激』。這把利刃殺人不見血,表面上看是前輩對後輩的關心與愛護,實際上是以一種僵死的思維來克隆生機勃勃的思維。」
  看來王小波等人只是余傑手中的道具,需要時借王小波批判「老先生」的麻木與「僵死的思維」,不需要時又把王小波貶到「沒有責任感,沒有尊嚴」的被批判一類,但余傑忘了,他如此的寫作,卻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他在《昆德拉與哈維爾:我們選擇什麼,我們承擔什麼》文中對王小波的批判與指責,正像是「老先生」對王小波的「冷嘲熱諷」,只不過羅織的罪名不是「偏激」而是「喪失責任感」「喪失尊嚴」,其棍子的打擊力度比老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於對王小波的評價,我不想再說。《沉默的多數》已代表了王小波的聲音與良知,識者自可辨之。余傑以「年輕氣盛寫文章」自傲,但年輕決不是資本,寫作的力量在於思想,一種寬容與批判共存的思想。而在余傑的文章中,我們只看到他擺出一副「俯視眾生,唯我獨清」的姿態與立場,僅僅指責與解剖別人是不夠的,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必須時時地解剖自己。余傑對魯迅的評價極高,並以魯迅精神為自己寫作的根基,但他卻偏偏遺忘了魯迅先生的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在余傑與余秋雨論戰的過程中,余傑指責余秋雨為「文革餘孽」,這樣的用語與余傑的許多文章的用語類似,活脫脫地再現了「文革」語言與「文革」的思維方式,這不能不讓人心驚。批判者與被批判者皆是同一種聲音,看來啟蒙的任務任重道遠。在余傑的筆下,偏激已演變成「獨斷論」,然而現在的社會已進入了一個多元化、民主化的開放型社會,在眾聲喧嘩中,批評者更須自我批評。
  余傑對錢穆、張承志等人的評價極其苛酷,往往攻其一點而不及其它。然而對同道中人及導師錢理群等卻大加吹捧,頌歌盈耳,這是怎樣的一種圓滑?所謂的批判立場又跑到哪裡去了。昔年南京批評家王彬彬寫有《過於聰明的中國作家》一文,現在看來,「過於聰明的作家」不僅僅只是王蒙那一代的人。
  現在,余傑已從「抽屜文學」的邊緣寫作走到了「台前」與「中心」,他不再是主流之外的另類思想者,而成為主流系統:各種報刊雜誌的寫作者。那麼,在他走紅之際,我來剝余傑的「皮」,意在潑潑冷水,發出一點刺耳的雜音,讓人知道余傑文章的另一面。西諺有云:認識自己是最艱難不過的事了。當然對於余傑所寫的一些思想常識的文章,我還是大為佩服的,其中說話的勇氣,就是一般人難及的。因為在某種環境里,「說,還是不說」就成為一種良知的分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1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